分享

圆梦南极:(4)中国长城站

 美在旅途 2021-02-19
中国长城科学考察站不是说去就能去的,起码要过五道关。
第一道关,自然资源部的批文。
北京的朋友原来报名前一期,因没有拿到自然资源部的批文,改投我们这一期了。
第二道关,必须是双休日。
平时工作日是不接待的。这好办,掐着日期走。我们在南美巴西、阿根廷转啊转,就是为了到长城站的时候正好是星期六。
第三道关,不能超过额定人数。
我们船小,就100多人,分4批登陆,应该没有问题。
关键是不要和其它大船撞在一起。
第四道关,提前36小时确认。
德雷克海峡没有风浪,航行没有延误。
科考站没有加班,没有临时任务。
第五道关,看老天的脸色。
风稍微大一点,浪来了,只能停摆。
功亏一篑。
险啊!
要过五关斩六将了。

老天真的很帮忙!
派出去的探险队员回来报告,风平浪静,可以登陆。

鸥鸟在天空中领路。

企鹅在礁石上欢迎。

我们的冲锋艇向着中国长城站驶去。

码头这么简陋?
就这么一个长26米、宽6米、深3米的水泥墩子?
可当初建的时候,很不容易。突击队员们轮番连续作业,在海水中抡锤打桩的10个人冻得不行了,就上岸入帐篷暖和一下,另外10个人跳下水接替。
3天,72小时,简易码头建成,为紧接着的卸货重任赢得了先机。

至今,这仍是岛上唯一的码头。
其他国家的科考站装卸大件物品,有时不得不来借用这码头。

波兰人建科考站,用了3年。
中国人建科考站,只用了46天。
这就是中国速度!

1984年12月30日15:16,我国第一支南极科考队登上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五星红旗第一次插上南极洲。
1985年2月14日,长城站基本完工。

1985年2月20日,中国南极长城站举行落成典礼。
为什么选择这一天呢?
因为那是农历正月初一,牛年春节。
中国人,牛!

这是长城站打卡的地方。
2019年12月21日,海上游侠到此一游。
包括中国在内的北半球冬至日,包括南极洲在内的南半球夏至日。
昨晚22:50日落,今晨02:57日出。
黑夜只有4个小时。
如果在南极中心点,就没有黑夜了。
极昼,24小时可见不落的太阳。
拿着指南针转一圈,360度,全是北。

此地日落后的4个小时,天也不黑。
这是我凌晨01:35透过舷窗用手机拍的照片。
外面的景色依稀可见。

右下角山坡下的小白点是灯光。
我以为是长城站的灯光,激动了好一阵。
天亮后上顶层甲板一看,方位不对。应该是其他国家科考站的。
乔治王岛上,有9个国家的科考站。
也有说12个、13个的。
未实地考证。

黄色的是地衣和苔藓,只有在夏天才裸露出来。

南极,地球上最后一块净土。
必须保护,好好保护。
1959年12月1日,12国签署《南极条约》。
条约于1961年6月23日生效。
该条约规定,南极洲是指南纬60°以南的所有地区,包括冰架,总面积约5,200万平方公里。
条约的主要内容是:南极洲仅用于和平目的,促进在南极洲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自由,促进科学考察中的国际合作,禁止在南极地区进行一切具有军事性质的活动及核爆炸和处理放射物,冻结目前领土所有权的主张,促进国际在科学方面的合作。

中国于1983年6月8日加入南极条约组织。
同年9月,郭琨等3人以观察员身份代表中国出席第12次《南极条约》协商国会议。当会议讨论到实质性内容并进行表决时,会议主席拿起小木槌一敲:“请非协商国的代表退出会场!”
当时中国还没有在南极建立科考站,只是缔约国,而非协商国,所以不仅无权参与表决,甚至在表决时需要回避。
批准或加入《南极条约》的国家统称为缔约国。
协商国是指在南极开展了诸如建立科考站或派遣科学考察队等实质性科学研究活动,有权委派代表参加南极条约协商会议的缔约国。
协商国与非协商国的区别主要有两点:一是协商国有权委派代表参加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并参与表决。会议的各项措施和决议,须经所有协商国一致同意才能生效。非协商国只能应邀参加协商会议,不能参与表决。二是协商国有权指派观察员开展南极条约所规定的任何视察,而非协商国则无此权利。
憋屈。

我们要有自己的科考站。
我们要有大国的担当。
我们要在国际重大场合发声。

1985年2月,中国长城站落成。
同年10月,中国成为《南极条约》协商国。
从此,我国对南极事务拥有了发言权和决策权。

1986年,中国被接纳为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AR)正式成员国。

钢铁的意志,
成功的桥梁。

五星红旗,
迎风飘扬。

长城和钟,
钟声响亮。

和钟系苏州寒山寺所赠。
和,好啊!
和谐,和合。
和为贵。
和而不同。

这是1号栋,可以入内参观。

室内有长城站模型、长城挂毯。
可以盖长城站的邮戳。

这是长城站宝钢楼。

采用了宝钢当时新研发的氟碳彩钢聚氨酯夹芯板和高性能耐火耐候钢。
多年来,不仅无脱漆和锈蚀,颜色也鲜艳如初。

看看这特殊的汽车轮子。
聪明吗?

这是直升机的停机坪。

面朝大海,
怀抱雪山。

小红旗插着的地方,就是不能往前走了。

可以驻足观望。

经过多次扩建,长城站规模已今非昔比。

除了宿舍楼、办公楼、实验室、活动室外,甚至还建了蔬菜温室,可以实现少量的蔬菜培育,既补充队员身体营养,又为科考站增添一抹绿色。

长城站是座小小的科研城。科研人员在这里从事气象、固体潮、卫星多普勒、地震、地磁等观测,在生物、无线电波传播、地质、地貌等实验室和微机房里进行综合研究、实验、分析和数据处理。

来看看您的家乡离这里有多远。
上海离长城站16559公里。
不是千里迢迢,而是万里迢迢呀!
怪不得当年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乘“向阳红10”号和“J121”号从上海港起航,足足航行了40天,才来到这里。
首次南极考察,没有任何经验,出发时队员们都签下了“生死状”。
遇到大风浪,队员们晚上睡觉把自己绑在床上,防止因船摇晃掉下来。
太不容易了。

接我们返回的冲锋艇已经来了。

互相抓住对方的手腕,叫“水手握”,不容易滑脱。

上下船都是先坐在船沿上,然后一条腿、一条腿地移动。

再见了,小企鹅!

再见了,长城站!

您这是来欢送我们吗?

谢谢!

如果您觉得这篇游记还可以,请点右下角的“在看”。谢!

如要看海上游侠以前或以后的文章,请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免费订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