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味

 济宁文学 2021-02-19

济宁文学

「济宁作家原创作品 文学爱好者交流园地 」

孔孟之乡 | 礼义之邦 | 物华天宝 | 人杰地灵



年  味

作者:王子清


每逢年关,心里没了童年盼春节的冲动。

记忆中小时候,进了腊月,年味就变浓了,在那物资匮乏的年代,农村没有电,凭借着月光,小伙伴们成群活跃在大街小巷里,穿着一冬不换的棉袄棉裤,开始在黑夜里的游戏。编花捞、杀羊羔、投坷拉仗,手里拿着噼里啪啦的滴滴筋、摔着响炮,过着童味十足的大年。

每逢十里八乡的大集,早晨老早起来,喝碗白粥用袖子擦一擦嘴,手里攥着母亲给的五毛钱,与小伙伴一路小跑到十里以外的大集上买鞭炮、买年画。

离集市三里地,就听到震天响的炮仗像炸了锅炒料豆似的,噼噼啪啪,诱惑我的心跳。

匆匆忙忙跑到年集上,赶集的那人山人海相互拥挤着,地摊上的年货应接不暇,吆喝声不断,辛集市南头的鞭炮市里,一挂接着一挂地燃放。两毛一百头的,五分一把二起脚,一毛钱买上十把滴滴筋。剩下一毛钱攥湿了,不舍得喝一碗胡辣汤,回家交给在街头打着眼罩盼儿回家的母亲。

在土墙上划满盼年的印,终于盼到了大年三十,这是一年最心潮澎湃、欢天喜地的时光。母亲、嫂子、姐姐都忙着调馅子、包水饺、蒸花糕,父亲还有哥哥端着一碗拌好的菜肴,揣着一瓶地瓜干换来的酒,到邻居二叔家凑酒场了。

二叔在村里是位有头有脸的人,半拉村的人每逢过年都凑他家,点上从大队里借来的汽灯,比煤油灯亮百倍,把漆黑的夜晚照的一片明亮。

“五魁首、六六六、巧七个、八匹马”的划拳声,响彻半个村子,婶子大娘小媳妇,踮起脚尖拥挤着看热闹,不胜酒力的老赵哥,输了拳醉得钻桌子底下打起了呼噜;文海哥醉得蹲下就解小便,引得婶子大娘捂着眼哄堂大笑。“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拎着滴滴筋像茧火虫一样大街小巷乱跑。夜半三更依然有守岁人的欢笑和划拳声。

蓦然间,儿时的年味己如云如烟遥遥飘远,当下的年,没了鞭炮的硝烟味,没了划拳的吆喝声,没了夜欢哗的相守,没了天不明就走街串户给长辈磕头拜年声……剩下的,没滋没味的春晚,大千世界的手机,淡薄如水的人情,金钱至上的社会。年味,早己断层。

老祖宗留下的传统己渐行渐远。

年味,还会传给我们的后代么?



作者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