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长沙尚德街东汉简牍》的问世

 星河岁月 2021-02-19

正反面均有文字的木牍

长沙因为其特殊的地理环境,考古发现的简牍较多,最为有名的如走马楼西汉简牍、五一广场东汉简牍、走马楼吴简等,数量巨大,前后延续时间长,是颇为难得的史料。2011年,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长沙尚德街(现长沙国际金融中心工地位置)考古发掘一批简牍。该批简牍出土于多口古井中,共有300余枚,其中170 余枚有墨书文字,近70 枚在正、反两面写有文字,简牍写于东汉后期的灵帝时代(有熹平、光和年号)。虽然该批简牍数量不多,但总体而言文字较清晰,有一些非常值得关注的内容。

从简牍材质而言,均为木质。从简牍的尺寸来看,除少数尺寸较宽外,其余均是长条状,其中保存较好的长度在23 厘米左右,大多残断,有一些只残存为薄小的片状。从书体来看,主要有隶书、草书两种;根据陈梦家先生《由实物所见汉代简册制度》分析,隶书多用于中级的官方文书和一般的经籍,草书多用于低级官府文书和一般奏牍草稿。从形制来看,有木简、木牍、封检、名刺、签牌及异形(人形)简等多种。从内容来看,可以分为公文、私信、药方、杂文书、习字简等五大类。在书写格式方面,大多是从上至下分两列或多列书写,少数是分上下两节多列书写。

这批简牍所承载的信息十分珍贵,兹仅列举几例。如颇多内容涉及皇室诏书,常以“诏曰”开头,大部分都能与汉代的传世及出土文献对读,也有史载所未见或不尽相同者。涉及法制的木牍,对于研究当时的立法、司法及中国古代法律的传承有重大意义;如简牍中有“不道”“大不敬”“当斩”“弃市”等多种罪状的记述。简牍中有常用账簿,记载的内容除官方的外,还有许多为百姓日常生活所需的记载,这些都是了解东汉长沙经济和社会民生的新资料。“治百病通”药方简所见有“甘草”“弓穷”“当归”“地黄”等多味中草药,并且简牍基本完整,是保存至今难得的东汉药单。还有一些具有填补历史空白的发现,如一枚封缄上写有“乌桓”,“乌桓”在西汉初被匈奴击败,迁移到乌桓山,因而得名,其在简牍中出现,尚属首次。另外,简牍中记载了不少人名,有的姓氏有传世文献明确指出见于长沙,如“区”姓,《广韵· 虞韵》中有“区,姓,后汉末有长沙区星”的记载,为研究东汉晚期的姓氏提供了新的资料。

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专业人员在简牍发掘之后,及时进行了清理、释读,并邀请了专家审读。在出版社经过历时两年的编辑工作后以《长沙尚德街东汉简牍》为名出版。

该书分为考古发掘报告和简牍释文两大部分,考古发掘报告部分全面系统介绍了简牍出土的情况;简牍释文部分以出土简牍的古井为单位,分类展示简牍的高清图片、红外线扫描图片,并对简牍文字内容进行了释读与注释。全书约270 面,精装,全彩印刷,对于黑白的简牍红外线扫描图片,同样使用了四色印刷,以期达到最好的效果。在编辑出版的过程中,岳麓书社及长沙市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多次赴深圳雅昌艺术集团就图片的调整、图书的印刷等进行协商。

诚然,这些简牍的记载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只言片语,却能够使我们见微知著、管中窥豹,每一片简牍、每一个文字都蕴含丰富的信息,将它们公布发表无疑具有重大的学术文化价值。

《长沙尚德街东汉简牍》

岳麓书社201612月出版

定价:880.00

古籍新书报

ID:gujixinshubao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