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血不足

 梦q0g1zmcac9sn 2021-02-19

简介

气血不足,中医病机,指气与血两者都不足。又可称“气血亏虚,气血两虚”。气是运行在人体内的一种有活力的精微物质,血是流动于血管的红色液体,如果把人体比作生长植物,气就是无形的阳光,血就是有形的雨露,气血贯穿人体五脏六腑,维持机体正常生长和运转。当受到饮食不调、心理失衡、过度劳累、久病等影响,脏腑气血不足,就会出现系列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差,乏力,胸闷气短,说话没有力气,头晕目眩,心烦心慌,失眠等。常见于现代医学的神经性头痛、贫血、内分泌失调、月经不调、失眠、更年期综合征、轻度心律不齐等。

就诊科室

中医科

临床症状

精神不济、乏力、胸闷气短、头晕目眩、心烦心慌、失眠等

治疗原则

气血不足的患者,应咨询专业的中医医师,进行辨证论治,根据具体的证型症状等用药。在中医临床上对于该病治疗原则一般是气血双补。除了用药治疗,也可以通过按摩、食疗等方法进行自我调理。

气血不足在中医疾病中较为常见。好发于年老体弱者。

严重性

1、儿童气血不足若未及时纠正,生长发育就会迟缓甚至停滞。2、妇女气血不足会影响月经、白带、怀孕和生产等一系列生理功能,甚至导致早衰,更年期提前到来。3、老年人容易形成气血不足,出现各种功能障碍,如肢体麻木、疼痛、活动不利等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偏瘫。

病因

气血主要来源于先天储存和后天运化吸收。当这两个过程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时,都会出现气血不足的情况。若机体患一些消耗性疾病,自身气血不停损耗,也会出现气血不足。1、先天因素先天体质虚弱,储备不足。2、饮食不节饮食不规律或饮食不健康,导致脾胃受损,运化功能下降,无法将饮食所含的水谷精微转化为气血,日久气血不足3、情绪不调忧愁思虑太多,影响食欲,久导致脾胃受损。(1)喜伤心:暴喜过度则会导致气血涣散,心神失养,出现神志混乱或言语、举动失常。(2)怒伤肝:如果怒发冲冠、大怒而不能自制,会伤及肝气,促使气血大乱,表现为面色赤红、吐血甚至昏厥。(3)思伤脾:苦思苦虑最伤脾气,脾气一伤,运化气血的功能减弱,运化功能下降,无法将饮食所含的水谷精微转化为气血。(4)忧、悲伤肺:忧、悲过度可导致肺气郁结,进而气伤阴损。(5)恐、惊伤肾:肾是先天之本,伤及肾气,可引起机体各种异常。4、劳累过度劳累,导致身体透支,耗损自身。5、疾病因素长时间的患病,不断耗损自身正常的气血,日久导致气血不足,或曾因某些疾病失血,后期没有得到很好的恢复,导致气血不足。6、年龄老年人,气血运行缓慢,代谢能力下降,也容易形成气血不足。

症状

典型症状

气贯穿五脏六腑,激发和推动机体器官的功能活动,主要作用是温养机体和抵御外邪侵入,同时参与脏腑功能的新陈代谢。当出现气虚时,脏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差,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主要表现为畏寒肢冷、自汗、头晕耳鸣、精神萎靡、疲倦无力、心悸气短、发育迟缓等症状。血遍布全身血管,调养脏腑各组织,血气充足则形体健康、面红润、皮肤光滑、毛发润泽、关节灵活。血也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血气充足则神清气爽、思维敏捷。当出现血虚时,面色无华萎黄、皮肤干燥、毛发枯萎、指甲干裂、视物昏花、手足麻木、失眠多梦、健忘心悸、精神恍惚等症状。1、头发头发的生长速度跟肝血相关,如果肝血不足,头发长得慢、干枯、发黄、掉发、开叉,表明气血不足,肝血肾气衰落。2、眉毛眉毛长粗、浓密、润泽的人,气血旺盛,反之眉毛稀短、细淡、枯脱者,则是气血不足的表现。3、眼睛眼白的颜色变得浑浊、发黄,有血丝,表明气血不足。4、牙龈牙龈与胃肠相关,牙龈萎缩代表气血不足。5、耳朵在中医学里,耳朵是健康的一把标尺,通过耳朵的形态、色泽等可以判断一个人的气血充盈状况。耳朵呈淡淡的粉红色,且光泽、无斑点或皱纹,表明气血充足。若耳朵黯淡无光、枯燥、萎缩、斑点丛生,可能存在气血不足等情况。6、面色/皮肤面色红润有光泽是气血充足的表现。气血不足时,患者面色不佳,皮肤粗糙,发白、发黄甚至长斑。7、手掌(1)温度:气血充足手是温暖的,如果手心偏热或者出汗或者手冷,都是气血不足的表现。(2)皮肤颜色和状态:掌心白、指尖红表示目前肝气恰当,血脉旺盛,健康状态良好。手背血管不明显,有时血管部位呈凹陷状态,说明气血不足,血液流量不足。(3)手指:手指指腹饱满,肉多有弹性,说明气血充足;手指指腹扁平、薄弱或指尖细细的,则代表气血不足。(4)指甲:指甲上没有半月形或只有大拇指上有半月形,指甲上出现纵纹,说明体内寒气重、气血两亏,出现透支,是肌体衰老的象征。

其他症状

1、累及心脏常会导致心悸、心痛、心烦、气短、胸闷等症状。2、累及大脑神经常会失眠、多梦、头晕、记忆力下降或意识模糊等。3、累及肝脏可出现脸色青灰、面部长斑、皮肤白眼球发黄等。4、累及消化系统肠胃功能变差、腹胀、消化不良等。5、累及女性生殖系统气血不足,女性体内循环就不会顺畅,更易导致气滞血瘀,影响月经,常见症状为月经推迟、月经量偏少,甚至出现月经稀发、闭经的情况。

诊断

诊断依据

医生一般根据头晕眼花、口唇、眼脸色淡、手足麻木、神疲乏力等症,以及舌脉所见,即可辨为本证。

相关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基本的望闻问切,必要时会建议患者做一些常规的西医学检查。1、体格检查(1)医生观察患者整体气色,并询问症状、体征,该类患者往往精神差,乏力,胸闷气短,说话没有力气,面色淡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唇甲淡白,心烦心慌,失眠,手足麻木,月经量少、色淡。(2)医生会观察患者的舌头,并进行脉诊。该类患者往往舌淡,脉细弱。2、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确认有无贫血等情况。(2)尿、便常规:排除有无泌尿系、消化道出血,协助诊断。(3)血液生化检查:主要是肝肾功能等,明确身体基本情况。3、影像学检查腹部CT对明确诊断有帮助。4、病理检查胃肠镜:对于消化道症状明显者,为排除器质性病变,医生会建议行胃肠镜检查,以明确病因。视情况可作病理检查。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饮食宜富有营养并易于消化吸收,如瘦肉、鱼类、豆类、大枣、桂圆、山药等以补益气血,增加抵抗力。2、选用适量莲子、红枣,或适量花生、山药,或适量黑米、核桃做成粥,煮熟即可服用。3、平时选用党参5g、西洋参5g做代茶饮服用。

饮食禁忌

忌食生冷油腻、辛辣刺激的食品。

预防

1、坚持睡前泡脚(1)泡脚要掌握住水温,水不宜过烫,40~50℃是最佳温度。(2)泡脚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泡到全身发热、微微出汗就可以了。2、避免过劳伤气血(1)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每工作一段时间,适当做眼保健操或眺望远方。(2)劳逸结合,久坐后注意活动颈椎、腰椎。(3)合理安排作息时间。3、注意保暖、避免寒湿(1)不要贪凉,夏天过度吹空调。(2)根据气温,及时添加衣物。(3)避免长期大量食用寒凉之物。(4)不要经常淋雨。(5)洗完头及时吹干,避免吹冷风。(6)游泳注意水温。(7)保护容易受凉的部位,如口鼻、胸腹部、肚脐、后背、脚心。4、其他(1)学会自我释放情绪、调节心态。(2)戒烟限酒。(3)避免过度纵欲。(4)日常注意锻炼,强身健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