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坪坦风雨桥3:普济桥、坪坦侗寨、廻龙桥

 木香草堂 2021-02-19

    离开阳烂,行走在风景优美的田间,一切都是怡然自得。

    远处就是普济桥。
坪坦风雨桥3:普济桥、坪坦侗寨、廻龙桥

    沿河岸走,有小孩在洗澡。过会有个妇女喊他们回家吃饭,他们应着,妇女自己先回去了。
坪坦风雨桥3:普济桥、坪坦侗寨、廻龙桥

坪坦风雨桥3:普济桥、坪坦侗寨、廻龙桥

 

    来到坪坦村,公路两旁分布着大片侗寨,感觉左边的是新建的。
坪坦风雨桥3:普济桥、坪坦侗寨、廻龙桥

 

    从公交站牌下走过,来到普济桥前。
坪坦风雨桥3:普济桥、坪坦侗寨、廻龙桥

    桥前一条弯曲的小路,两旁是稻田,景色非常美。

    普济桥位于坪坦村,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为单孔伸臂梁式廊桥,桥全长31.4米,宽3.8米,单孔拱券,净跨19.8米。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复修,民国三年(1914年)维修。
坪坦风雨桥3:普济桥、坪坦侗寨、廻龙桥

坪坦风雨桥3:普济桥、坪坦侗寨、廻龙桥

坪坦风雨桥3:普济桥、坪坦侗寨、廻龙桥

    从另一侧出来,进了村子。

    坪坦侗寨始建于宋,至今各类古建筑保存完整。鼓楼、戏台、古水井、萨岁坛、飞山宫、南岳庙、孔庙、风雨桥、城隍庙、百越民族干栏式吊脚楼民居历史悠久且保存完好。坪坦侗寨自然环境优越,绿水、青山相互映衬,田园、水系、林木、侗民和谐相处,构成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画卷。坪坦村文化底蕴深厚,语言、建筑、饮食、服饰、仪礼、信仰、节令等保留传统遗风,曾被文化部命为“文化艺术之乡——芦笙之乡”。2013年11月17日,坦坪侗寨入选国家文物局发布更新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4年3月10日,坪坦村被住建部公布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坪坦风雨桥3:普济桥、坪坦侗寨、廻龙桥

    以前去过的古村落,尤其被列入重点保护的古村,都是收费的。而坪坦村作为一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居然没有圈起来收费,在我看来非常难得。

    村中鼓楼前的广场,应该也是演出场地。

坪坦风雨桥3:普济桥、坪坦侗寨、廻龙桥

 

    不知道这个建筑叫什么。
坪坦风雨桥3:普济桥、坪坦侗寨、廻龙桥

 

    广场旁有一商店,买了饮料,问店主村里有没有租民族衣服的?让我去鼓楼里问。又问了村民,那人也说要问村长,吹芦笙的人家有,但并不知是在鼓楼还是在家里。那人在说着时,还引领我去鼓楼找村长,让我深切感受到他们的朴实与热情。原来并不是每家都有,也就没去找村长,几句感谢后离开。

 

    村里的孔庙。
坪坦风雨桥3:普济桥、坪坦侗寨、廻龙桥

坪坦风雨桥3:普济桥、坪坦侗寨、廻龙桥

坪坦风雨桥3:普济桥、坪坦侗寨、廻龙桥

坪坦风雨桥3:普济桥、坪坦侗寨、廻龙桥

    来到前方村口,从此处离开。
坪坦风雨桥3:普济桥、坪坦侗寨、廻龙桥

    回望普济桥。
坪坦风雨桥3:普济桥、坪坦侗寨、廻龙桥


    公路另一侧的侗寨也简单看了下,有新建的普济楼。
坪坦风雨桥3:普济桥、坪坦侗寨、廻龙桥

坪坦风雨桥3:普济桥、坪坦侗寨、廻龙桥
 
    很快来到了乡镇中心,仍旧有大片的侗寨。从昨天的芋头,到今天的坪坦,这几个村子我更喜欢坪坦,有文物古迹,也有当地人真实的生活,如果时间充足,一定要在此住一天。
坪坦风雨桥3:普济桥、坪坦侗寨、廻龙桥

坪坦风雨桥3:普济桥、坪坦侗寨、廻龙桥

坪坦风雨桥3:普济桥、坪坦侗寨、廻龙桥
 
     离开坪坦,前方还有座廻龙桥,因距离坪坦较近,也就遇上一伙游人。
坪坦风雨桥3:普济桥、坪坦侗寨、廻龙桥

坪坦风雨桥3:普济桥、坪坦侗寨、廻龙桥

 
坪坦风雨桥3:普济桥、坪坦侗寨、廻龙桥
 
    有当地人骑摩托车来桥上睡觉,只觉得他们的生活太悠闲了。
坪坦风雨桥3:普济桥、坪坦侗寨、廻龙桥

坪坦风雨桥3:普济桥、坪坦侗寨、廻龙桥

坪坦风雨桥3:普济桥、坪坦侗寨、廻龙桥

    前面还有横岭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