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香奇遇——读肖复兴《我的读书笔记》有感

 zcm1944 2021-02-19
0.1852019.05.19 19:32:22字数 1,093阅读 871

        这个暑假,我畅游在书的海洋中,时而穿越在古代坐上轻舟在三峡的激流中前行,感受着李太白“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喜悦与豪情;时而穿梭在现代的书香楼阁中与肖先生的《我的读书笔记》相遇。在书的带领下,品味着“茶亦醉人何须酒,书自香我何须花”的唯美意境。

      我顺着肖先生的墨迹,去聆听那朗朗的读书声。踏上作者的第一辑“青春阅读”,这是作者青春阅读的故事。读了才知道,原来作者的阅读之旅也并非一帆风顺的,让我记忆深刻的便是作者与曹大肚子的“借书奇遇”了。每每借书都要秘密进行,几经周折才能传达到作者的手中。这种情景,用作者的话来说:“颇似电影里看到过的地下工作者在秘密地传递情报。”也许,是因为作者对读书的执着与偏爱,使他不论是在文化荒芜的插队阶段,还是“文革”的特殊时期,还能延续读书的奇缘。作者的阅读之旅给予我的不止是阅读精美文章的机会,还给了我读书的乐趣、做人的真知。   

      书之声悠远,书之声激昂,书之声清脆 ,我顺着书之声来到肖先生的第二辑“书边拾穗”,这是作者的阅读笔记。肖先生读书很杂,在他介绍的阅读书目中,有知名作家,也有不被大家熟悉的。不管怎样,却让我们读者有与作家们“邂逅”一次的机会,真是难能可贵。其中,陪伴过肖先生度过那段寂寞孤独时光的,便是庞薰琴画家的著作《就是这样走过来的》。这本书的内容很真实,常常让肖先生“读着读着眼泪止不住湿润了眼睛”。我想,也许是庞先生走过的路长了,遇见的人多了,经历的事杂了,不经意间让读者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头脑的睿智与清醒;人生最奢侈的是拥有一颗不老的童心,一个生生不息的信念。

      书香使我充实,书香让我陶醉,书香伴我成长……轻轻地,我翻开这本书的最后一辑“读写之间”。这一辑是肖先生写关于阅读对写作的帮助与思考的体会。以前,我总会认为读书就是读书,生活就是生活,他们不是一体的。但读了肖先生写的这一辑,我才明白,生活与读书是相辅相成的。例如,作者讲《写作入门三步曲》;其中“一招”是“细一点,再细一点”。举了汪曾祺小说《鉴赏家》中的例子:一个水果贩子,一眼就可以看出大画家画的画作“紫藤”上有风,画家问其原因,他说,你画的画是乱的。肖先生想借此例子来告诉我们只有对生活的仔细观察和思量,才能够做到写作时写得细。也让我明白了,生活与读书是息息相关的,读书源于生活,却又始于生活。

      在书的海洋里,我与李太白“相遇”,是他告诉我在前路阻碍重重时,仍要坚守“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抱负;我与肖先生“相遇”,是他告诉我在读书时,永远要牢记“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读书座右铭。在夏日炎炎与书香作伴,我不禁大呼:读书真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