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中国要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项目可兑换,而非一步到位 | 金融小百科

 中山春天奏鸣曲 2021-02-19

第一,什么是货币国际化和资本项目可兑换,两者有何关系?

第二,为什么要稳步推进,而非一步到位?

第三,何时推进算得上最佳时机?

第四,如何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项目可兑换?

什么是货币国际化和资本项目可兑换

先来解释下货币国际化和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定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货币国际化是指货币能够在国际上流通且被其他国家和区域普遍认可和使用。货币国际化的标志即该货币在国际社会上发挥其货币职能:在国际结算活动中是计价结算货币、在国际经济交往中被频繁使用、在国际社会上被其他国家作为外汇储备持有。只有三项条件全部满足才能称其为国际货币。

资本项目是记录资产所有权在国际资本市场流动的账户,反映以货币表示的债权债务在不同国家之间的流动。资本项目开放也可以叫做资本账户自由化或资本账户可兑换。

IMF将资本项目分为七个大类,其中又包含四十个子项目。资本项目的开放不可能一蹴而就。纵观全球发达国家,没有一个国家实现了资本项目的全部开放,都有着某种程度的管制,不同的是开放程度较高的国家管制的资本项目较少。

资本项目开放和货币国际化概念完全不同,但是两者又密切相关、相互促进。

具体来说,一方面资本项目开放可以促进货币国际化。当资本项目开放时,资本可以自由流动,对外投资渠道变宽,货币的使用规模得以扩大,这些都有利于货币国际化功能的发挥。

另一方面,货币国际化也会推进资本项目的开放。货币国际化通常包含离岸金融市场的建设,这将提供更多的资本流通渠道,增加资本的自由流动,从而进一步推进资本项目的开放。

放眼全球,美元资产相对安全,这是美元作为储备货币与生俱来的特征。但是这并不代表全世界对美元的信心在增强。从一定角度来说,提供人民币这一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的经济增长强劲,正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好时机。近些年来,我国在人民币国际化方向上做了很多努力,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尽管出现了逆全球化的潮流,但是国际经济联通交往仍然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货物贸易和投资方面与世界联系密切。在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我们需要通过制度性开放,吸收境外优势资源和先进管理理念,推动国内高质量发展以及实现现代化。

为什么需要稳步推进,而非一步到位?

1、资本项目开放的现状

我国对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评价方式与以负面清单为基础的国际标准存在差异。如果按照正面清单评估IMF划分的七大类四十个资本交易项目,我国仅有五、六项是不可兑换的,其他项目都是不同程度的可兑换,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较高。但是按照负面清单式的国际标准衡量,我国仅有七、八项是完全可兑换的,其他项目都是不同程度的资本管制,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任重道远。

资本项目开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同时涉及相关领域的多项风险防范和配套改革任务。从国际经验来看,许多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金融对外开放以后发生了国际支付危机乃至金融危机、经济危机。

诚然,资本项目开放会削弱我们应对危机的能力,但如果因此便止步不前,不仅无法满足实体经济以及境内外主体跨境资产配置的需求,与我们开放的大国地位不相匹配,长期还将削弱我国的潜在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所以我们需要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2、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

中国人民大学自 2012 年开始,每年公布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并对人民币的国际化进行总结和展望。《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0》测算称,截至2019 年底,用来度量人民币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实际使用程度的综合指标人民币国际化指数(RII)达到3.03,十年前这个数据只有0.02。

虽然人民币国际化指数不断提升,但是很多方面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相对落后。CF40学术委员会主席、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认为,人民币国际化需要经历三个层次:

第一,国家的经济比较稳健和强劲,规模较大,开放程度高。这样的国家货币,被国际上需要或者使用的可能性较大。

第二,必须有资金存放的地方。如果仅仅将渠道打开,钱进来了只能放在银行,这并非机构投资者想做的。我们需要提供满足他们的资产组合配置,这对资本市场有较高的要求。

第三,要建立公平的宏观环境。如果持有很多人民币资产的投资者,需要担心资产的流动性等问题,就很难有长期的信心持有人民币。

目前我国已经具备第一层次的基础,正在努力做第二件事。要具备上述三个层次的确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人民币国际化也需要稳步推进。

推动资本项目开放的时机问题

过去国际金融界存在一个共识,即在宏观经济环境比较稳定时推动资本项目开放是较好时机。在相对良好的经济金融环境下,资本项目开放必然会吸引大量的资本流入,短期内经济增长强劲、资产市场繁荣、货币不断升值。

与此同时也很可能导致经济过热、资本泡沫、货币高估等问题。一旦出现风险因素,形势逆转,就很容易发生金融风险甚至金融危机。过去很多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危机就是在大量的资本流入后又大量流出,最后引发危机。

因此也有观点认为,可能并不存在最佳的开放时机。如果现在要推动基本实现资本项目开放,需要对未来几年全球量化宽松政策的退出做好预案。

疫情冲击下,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实施了无限量化宽松政策,中国和美欧日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维持了较高的息差,叠加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改革开放红利对全球资本形成的强大吸引力,全球资本持续流入。但随着全球疫情得到控制,美联储、欧央行等发达经济体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时,我们要面对资本外流和汇率贬值压力。

如何做好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顶层设计?

第一,推动资本项目管道式开放向制度型开放转变。虽然管道式开放风险更为可控,但也容易带来开放分割化、碎片化的现象,不利于外商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度。制度型开放的核心,就是在学习规则和参与规则制定的过程中,更多用市场化和法治化手段来推进开放。

人民币可兑换和国际化的国际标准通常采用负面清单列示,在负面清单模式下,开放是原则,限制是例外。只有基于负面清单的制度型开放,才能为支持一种货币成为全球避险货币提供重要的体制保障。还要做好制度型开放路径的顶层设计,既要避免功利地根据资本流动形势的预判来决定我国的开放进程,也不能因为要应对资本流动的波动就把制度性安排当作调控性工具。

第二,统筹协调相关领域的改革。对内改革的进展决定了对外开放能够走多远。如果对外开放逼不出相应的对内改革,那么,金融开放就很可能会以金融危机收场。这也是许多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的重要教训。

第三,坚持底线思维,做好危机发生时的应对政策框架。随着可兑换程度的提高,面对内外部各种不确定、不稳定因素,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可能彻底消除的。我们要全面、辨证地看待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坚持底线思维,切实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储备,尽可能地减少各种风险隐患。一旦风险或者危机发生,我们也应有一整套完整的政策框架,对风险做到尽早识别、妥善应对。

责编:孙思琦 小野菌 | 视觉:李盼 东子
监制:卜海森 李俊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