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潜阳封髓丹加味治疗痤疮医案案例

 潇湘之子玄黄 2021-02-20

1.张某,女,33岁。痤疮二三年,唇周痤疮点点,甚者有脓疱,口腔溃疡和齿龈肿痛反复发作,足凉过膝,口和,尿稍黄,便可,既往胃病多年,月经错后1周。舌淡赤胖润,脉滑软左寸浮。此一派阳虚之象,痤疮、口疮、牙痛皆阴火所致,治以扶阳潜纳,潜阳封髓丹加味:

附子10 g,砂仁15 g,龟板10 g,黄柏10 g,炮姜10 g,牡蛎30 g,蜂房10 g,生地15 g,竹叶10 g,炙甘草15 g。

3剂后口腔溃疡愈合,余无改进。守方继续调理,减去生地,加连翘,治疗1个月,痤疮消失,足膝转温,迄未复发。

按:以前治痤疮,多按风热毒火论处,用些枇杷清肺饮之类套方套药,疗效并不可靠。此案系余初学火神派后,接治的第一例痤疮病人。当时想郑钦安论述阴火时提到好多病症,但未提及痤疮,今按阴火论处有些踌躇。转念想医家不可能什么病都遇到,只要理论上符合阴火认识,就可以按阴火议治,由是此案成为第一例以扶阳法治好的痤疮病人,此后用此法治愈很多同类病症。

2.刘某,女,25岁。痤疮2年,颜面丘疹呈硬结状,不痒,口疮反复发作,口苦,头痛昏沉,每月发作一二次,现正值发作,便秘而干二三天一行,手足不温,腰酸乏力,舌淡胖润有痕,脉滑软寸弱尺沉。此证手足不温,参考舌脉显出阳虚本象,痤疮、口疮、口苦乃因虚阳上浮所致,便秘而干则系阳虚失于运化,肠胃蠕动减弱引起,不应误识为阴虚阳热之证。治宜温阳潜润,方选潜阳封髓丹合济川煎加味:

附子15 g,龟甲10 g,黄柏10 g,砂仁10 g,川芎20 g,肉苁蓉30 g,当归25 g,牛膝15 g,升麻10 g,枳壳10 g,桃仁15 g,蜂房15 g,连翘15 g,石决明30 g,牡蛎30 g,炙甘草10 g。

5剂后,头痛未作,痤疮皮损缩小,大便较畅,守方加减调理17剂,痤疮仅遗痕迹。

3.王某,女,43岁。痤疮年余,布于满脸。舌头灼热,手足心热,均以夜间为甚。

两眼、牙龈亦感灼热,尿黄,便干如羊矢,足凉,耳鸣,不渴。舌略赤胖尤润,脉滑尺弱。各大医院治遍,屡服知柏地黄丸、一清胶囊等无效。今按虚阳上浮论处,潜阳封髓丹加味:

附子30 g,龟甲10 g,黄柏10 g,砂仁25 g,肉桂10 g,炮姜30 g,元参20 g,川牛膝15 g,木蝴蝶10 g,炙甘草60 g。7剂。

复诊:痤疮已轻,手足心、两眼、牙龈灼热亦减,便干缓解,尿黄亦清,继续守方调理,出入药物尚有麻黄10 g,蜂房10 g,荆芥穗10 g,桃仁10 g,红花10 g,磁石60 g 等。

服药4周,大致痊愈。

4.卢某,女,17岁。前额、唇周散发痤疮2年,伴有口疮,口臭,鼻如冒火,牙龈时有出血,便干夹血,足冷,手足心热,曾服牛黄解毒片无效。舌淡胖有齿痕,脉沉弦缓。考其舌脉已知阳虚,足凉更见阴盛真情。逼阳上浮而见诸般阴火之症,齿衄、便血则属阳虚失于固摄,拟温阳潜镇,方选潜阳封髓丹加味:

砂仁20 g,附子15 g,炮姜15 g,肉桂10 g,黄柏10 g,木蝴蝶15 g,连翘15 g,蜂房10 g,大黄10 g,牛膝15 g,泽泻20 g,茯苓30 g,甘草10 g。7剂。

二诊:便血、齿衄及口疮消失,但额头丘疹似有加重,手足心热减轻,鼻如冒火减轻,足凉依旧,便干减轻。附子增至30 g,余药稍作调整,7剂后,诸症皆减。守方调理2周,痤疮各症消失,唯手足仍凉,不愿再服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