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今天没有书法大师?专家:不该继承传统!

 二小书法 2021-02-20

以前,从事书法的人,成“家”的凤毛麟角,成大师的寥若晨星。而如今,从事书法的人,成家的多如牛毛,成大师的不计其数。

之所以会这样,不是因为今天的人好学,而是因为今天对书法家和大师的要求太低。会用毛笔的就是书法家,稍稍有点儿作为的就是书法大师,且多是自称、自封,思之令人发笑。

这些人自称书法家、自封书法大师,目的是什么呢?
是为了掩盖自己的“伪大师”之名,从而达到某种利益的目的,并非水平真的高。书法家和书法大师是能够继承传统的,是能够影响十世百世乃至万世的,如张芝、钟繇、王羲之等人就是如此。
可以肯定地说,今天的书法界没有书法家,更没有书法大师。
为什么没有大师?
历史原因使然。科技发展到今天,毛笔退出了历史舞台,书法也从实用性变成了艺术性,不要说用毛笔写字了,就是用钢笔写字的人都很少。
人为原因使然。大环境下一切向“钱”看的思想,使得从事书法的人不再专心研究书法,而是想着如何出名如何将作品卖出去。
如何才能成为大师呢?
问我?我又不是孙悟空,没有七十二般变化,也不是教授,能够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所以不知道。再说了,我要是知道,早就是大师了,还有必要在这里写文章吗?
不过,最近倒是听说有个人知道。这个人不但是中国首位书法博士,而且还是人大艺术学院的教授、中国书协秘书长。想必大家已经猜出是谁了,没错他就是郑晓华。
艺术大师是什么样的?
郑教授:要具备三个特质——一是高超的技术。技术上的简单或低水准,绝不是艺术大师。
二是富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即你的高超的技术必须是原创的而不是抄袭的。
三是能够为大家所共享。实际上是指你的独创性并没有偏离人类理性和长期审美实践形成的审美共同性,独创不是脱离人类审美规律的闭门臆造。
特质又是从何而来?
郑教授:培养大师是艺术院校的责任所在,有了艺术教育以后,如果大师少了或没了,那只能说明我们的艺术教育出了问题。
但是,现在的艺术教育给学生提供了什么呢?在技术的传授上,虽然不同艺术院校水准不同,但理念都是一致的,即要给学生最好的技术。
这也是众多艺术院校在努力实践的。症结在于我们严重缺乏独创性教育,我们目前的艺术教育基本上是技术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探索性教学环节太少。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郑教授: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一条是我们在小农经济时代延续下来的保守的文化艺术观念,即崇尚小心翼翼恪守传统,小步履的“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创新”这个几乎“固化”的思维定式。
我们一直被“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口号影响和制约,使我们不敢大胆创新。
“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创新”是可以的,但往往这种创新变相沦为模仿和抄袭。不敢打破传统创新,是阻碍我们中华民族重新焕发创造力、创造世界一流文化、跻身文化引领国家行列的最大障碍。
如何培养大师?
郑教授:思维要反过来,倡导“在不继承传统基础上创新”,“在反传统基础上创新”。
有可能100个学生反传统,99个都反错了,有一个反对了,他就是大师。他颠覆了传统——已有的技术、艺术样式,但吻合了大众审美期待,创造了潜在艺术规律支撑下的新样式,大师因此诞生了。
总之,如果模仿的教育不中止,我们的艺术学院不可能培养出大师。
郑教授所谈的内容,我用一句话总结:我们都是古人的搬运工,不敢迈出创新的脚步,所以不会出现大师;而想要成为大师则必须打破传统,否则永远不会出现大师。
其实郑教授观点非常好,以逆向思维考虑也比较罕见,只是她用“不继承传统”和“反传统”作为培养大师的方法,让人有点儿理解不透。
俗话说:“源远流长。”传统是源头,如果不继承源头,而是与它反之来,那如何才能远流长呢?
还有,“100个学生反传统”的假设也让人不能理解倘若都是错的,最后岂不全落个不伦不类?即便有1个对了,那99个岂不成了没用的试验品,他们又招谁惹谁了呢?
我并不是有意抬杠,只是认为这种假设有点儿荒谬。其实让人最最不解的是——创造了潜在艺术规律支撑下的新样式。
潜在艺术规律需要的是发掘,不是创造,单纯创造出来的新样式往往不能吻合大众的审美——邵岩的“射书”、王冬龄的“乱书”、张强“盲书”就是鲜活的例子。
实际上,这些人自身是具备传统技术、掌握已有样式的,可偏偏不被大众接受,难道不是创新失败吗?因此,“不继承传统”和“反传统”是否是创新的不二法门,还有待进一步商榷。
写在最后: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倘不继承传统,不以传统为镜,其结果是什么样,不言而喻。师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忘古,这才是正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