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副司令被授中将军衔,引陈赓不满,找到主席:我愿给他一颗星!

 甄言无醉 2021-02-20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5年的发展,1954年我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已经有了政治和物质的坚实基础。因此1955年举行了授衔仪式,战争年代做出贡献的将军们都得到应有的荣誉。但是名额有限,难免一些将军有意见,陈赓大将也找到伟人表达不满,但他不是为自己,而是为陈康将军。

陈康,1910年出生于湖北省广济县的一个农民家庭,他们兄弟姐妹一共8人,经济很是困难。他没有上学,7岁的时候就在地主家当放牛娃。

陈康在耳濡目染中对有着传奇色彩的红军充满了向往之情,在大人们的指点下,陈康参加赤卫队,绑上绿绑腿,背上绿书包,扛上长梭镖,风风光光地担负起周围苏区的治安任务,等待着参加红军的那一天。

1930年彭老总率红五八军四纵队驻扎在余川干仕,他终于等到了机会,于是瞒着家人、躲过封锁前去加入了第4纵队,成为了一名红军,并参加了第一次反'围剿'战役。1931年,陈康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他参加了双桥镇、磨角楼等战斗。在战斗中,他永远冲在第一线,硬是打出了一个'不怕死班长'的荣誉。

他随部队参加开辟鄂豫皖、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斗争,也经历了三过草地、两越雪山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他不断得到成长,逐渐升任为29团营长、274团副团长,276团团长等职,一次次大败敌军。

1938年,陈康任调任386旅772团团长、太岳军区第四军分区副司令员等职,参加了百团大战、设伏七亘村、神头岭伏击战等,其中神头岭伏击战中他引诱敌人进入伏击圈,成功全歼敌人。

1943年他在太岳军区司令员陈赓的指挥下,积极组织群众,开展阵地战、伏击战等,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歼灭敌军三千多人。陈康将军参加了百团大战、设伏七亘村、神头岭伏击战等,其中神头岭伏击战中他作为设伏部队引诱敌人进入伏击圈,全歼敌人。

在这些战斗中,他的军事深得陈赓赏识,因此经常受到表扬,战友们都调侃说:“772团的陈康是陈赓司令员的拳头。”

解放战争时期,陈康参加了临汾、晋南、南昌、淮海等战役。1947年陈康配合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在陈赓的指挥下拖着敌人主力到处转圈,歼灭2万余敌军,打了个大胜仗。

1955年中央军委决定授予陈康中将军衔,陈赓得知后立即来找伟人。伟人笑着说:“评为大将不满意么?”“怎么会不满意呢?我还觉得有些高呢。”陈赓回答说。

“那你有什么意见呢?”

“我一个部下只评为中将,太低了。”

“你的哪个部下?”

“陈康!”

“哦,原来是他啊!”伟人笑着说:“我知道他,你手下的常胜将军,打过很多胜仗。”

“没错,按照他的资历和功勋评个中将低了,我愿意摘一颗星来给他!”

“军衔不是我说了算,是评审组共同评定的,众口难调,不可能人人都满意。再者不是只有军衔能证明他的能力和贡献,人民群众也会记在心里的。”听伟人这样说,陈赓将军只好作罢。

虽然陈康很感激陈赓将军,但他倒没有太为军衔感到困扰,因为真正的“军衔”在他身上呢。有人去拜访他,谈及当年的往事,他就会豪爽地掀开衣服,指着那些伤疤,一一介绍:这处是当班长时留下的,这处是当连长时留下的,这处是当营长时留下的,这处是当团长时留下的……我负一次伤,升一级官,当年的副司令就是这样一级一级打上来的!”

性格决定命运,豪爽乐观的将军身体也一直很好,退休后他每天6点多起床,吃完早饭看看新闻,就出去散步,回来后撰写军史、材料。下午午休后再找几个人打麻将,吃完晚饭看看新闻联播,八点半准时上床休息。陈老将军一直活到了2002年,享年92岁高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