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老师治疗胎前产后咳嗽验案一则 -- 马氏妇科

 用户08204546 2021-02-20

董南希

初诊:2019322。汤某,32岁。因“咳嗽咳痰3月余”就诊。

    2019年2月28日顺产一女,体重5.8斤,产前2月开始咳嗽,咳痰,无发热。偶有咽喉肿痛。产后1日胸部CT检查:诊断肺炎。曾多地就诊,口服各种西药(具体不详),仍反复发作。现咳嗽,痰白,难以咳出,质粘,咽痒,难以接触刺激性气味及食物。多汗,口干。无恶寒发热,无咽痛,无鼻塞。胃纳可,夜寐欠佳,二便调。生育史:1-0-1-1。过敏史:否认过敏史。舌淡红,苔薄腻,脉濡。

治法:化痰止咳,清热生津。

方药:温胆汤加味。

姜半夏9g  陈皮9g  茯苓10g  甘草6g  炒枳壳10g  鲜竹沥2  浙贝母10g  海浮石30g  瓜蒌皮10g  海浮石20g  炒莱菔子10g  桔梗6g  芦根15g3剂。

二诊:2019325。偶有咳嗽,痰不多,较粘,舌脉如上。

方药:温胆汤加味。

姜半夏9g  陈皮9g  茯苓10g  甘草6g  炒枳壳10g  川贝(吞服)5g  海浮石30g    天花粉12g  芦根20g  木蝴蝶5g5剂。

三诊:2019330。咳嗽减轻,舌脉如上。

方药:姜半夏9g  陈皮9g  茯苓10g  甘草6g  炒枳壳10g  川贝(吞服)3g  桔梗9g  天花粉10g  南沙参15g  芦根15g5剂。

四诊:201943。咳嗽近愈,躁热,出汗已除。

方药:中药守上方加枇杷叶12g7剂。

按语:温胆汤本为理气化痰,利胆和胃之剂,却鲜少有用来治疗咳嗽者。温胆汤以二陈汤为基础,燥湿健脾。《韩氏医通》说:“痰分之病,半夏为主。”方中以姜半夏为君,燥湿化痰。且既有橘、半、姜之辛温,又有枳壳破滞,茯苓渗湿,甘草和中,培土生金。马老师又加海浮石咸寒以祛顽痰;桔梗为舟楫之剂,载药上行,宣肺利咽;浙贝母、鲜竹沥、天竺黄清热化痰;咳嗽之病机乃肺气上逆,故又加炒莱菔子降气化痰,又可消食;患者口干汗多,又加芦根清热生津,又防诸药温燥伤阴。纵观全方,化痰与理气并施,温而不燥,凉而不寒。二诊三诊咳嗽好转,加花粉、沙参一类养阴生津之药,既可防咳嗽后期气阴两伤,生津止渴,又可促进痰液咯出,四诊加枇杷叶,“保柔金而肃治节”,清肺止咳。近四月难愈的咳嗽痊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