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扶贫故事】沈晓园​:爱心化丝雨,润物细无声

 最爱那抹书香 2021-02-20

爱心化丝雨,润物细无声
小坡小学  沈晓园
校长常说: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教,教育扶贫是脱贫攻坚八个一批之一,更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把手。细细品味与思索,确实如此。作为教师,我告诉自己要爱孩子们,希望将来能够桃李满天下。这是我选择这个职业时,就下定决心要努力的目标。教育和帮扶学生,让孩子被人关爱,让她们在关爱下健康、快乐地成长,也希望他们可以爱别人,并且可以把爱心一直传递!
说实话作为一名年轻的老师,接到扶贫任务的时候我非常兴奋,同时也有些许忐忑。兴奋的是我可以用我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学生,为教育扶贫工作尽微薄之力;忐忑的是扶贫经验不足,不知道如何才能真正帮助到学生。但经过一段时间努力,我明白了虽然扶贫方式千万条,但唯有“用心呵护,用爱帮扶”才能达到心与心的沟通。

入户家访  用心沟通
我帮扶的学生叫小宇,依稀记得第一次家访时她还在上四年级,同她妈妈交谈中得知,家有共3口人,父亲在外打工,母亲照顾小宇的生活和学习。小宇显得很腼腆,不怎么爱说话,感觉是个缺乏自信的男孩,但是两三年下来,我们的关系就如同好朋友一般,从陌生到熟悉,再到无话不谈,在帮助他的同时也让我体会到做老师的价值和“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美好。

宣讲政策,扶志关爱
几年里,每一周我都会和小宇的妈妈联系,宣传学校的"三帮"教育帮扶政策以及帮扶措施,征询他们对"三帮"政策的意见;介绍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询问孩子在家的学习、生活状况以及存在问题,并给小宇妈妈分享了一些家庭教育的方法。学校里,我经常找孩子谈心,帮助他树立远大理想和确定近期学习目标。了解他生活、学习中的困难,利用课间及闲余时间帮他复习英语学习中的重点知识,给他讲一些励志小故事,和他一起读书。发现他的点滴进步立刻表扬。隔一段时间就送给他一些本子、铅笔和课外书,"六一"送他节日小礼物,"端午节"送他粽子和绿豆糕,给他讲屈原的故事;复习阶段,买来复习资料送给他;考完试了,和他一起分析存在问题,并且确定下一阶段努力的目标及方向。

励志教育 感化心灵
在全面深入了解小宇的基本情况后,我详细制定帮扶计划和措施。利用课余时间,我经常给他讲一些名人的故事,讲一些生活中的常识,让他明白生活中不仅仅是学习,还有很多的乐趣,要充满阳光和自信。鼓励他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通过一段时间的教育与鼓励,他变得开朗起来,在学校的曳步舞练习中还经常被老师选中当领舞的。一步步的自信中,让他有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念,有了正确的目标和方向。现在,他正朝着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和奋斗。我想,他是长大了。并且我坚信今后他定会一如既往地努力奋斗,成就美好的未来。

学习辅导 帮助成才
在五年级时,我虽然没教孩子英语,但我通过班主任老师了解情况,知道他那一段时间学习积极性不高,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生性胆小,做事情没有勇气。这种情况我也意识到了,他的这些问题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于是我制定了长期的计划,每天给他一点小小的鼓励和惊喜,有时候不会做的题耐心地指导他,有时候还会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给他辅导没有掌握的知识。小宇也非常懂事,那段时间他学的格外认真,并且不懂就问,我们也讨论的不亦乐乎,孩子也很有成就感,
现在到了六年级,我发现他学习有了自觉性,成绩进步也越来越大了。尤其在语文方面进步,在班级都是前几名了,我为他感到高兴。现在他每节课都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上课的知识点,他都能够掌握。回家后,家庭作业也能按时、认真完成。他进步了,我也笑了。

生活资助 传递温暖
通过家访和平时的了解,我知道,他喜欢学习,爱上了学习,我给他送一些他自己喜欢看的书籍,给他送了一些与课本同步的资料。每到一些重要节日,我还送他一些好吃的,还有文具,围巾,帽子等等。通过这些小小的爱心,我发现孩子性格开朗了,对生活也充满了信心,对老师也有礼貌,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我希望他以后对生活充满阳光,越来越好。

疫情期间 网上帮扶
上学期由于疫情影响,学生不能进入校园学习,但是我们的帮扶工作并没有因此而中断。网课期间,我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询问孩子上网课情况,有时候也和孩子妈妈唠唠家常。前段时间孩子妈妈真诚地说:“老师,说实话,我的孩子成绩不太好,你这么热心的教他,这么不厌其烦地和我们沟通,真的是令我非常感动,谢谢您!”听了这番话,顿时我感觉自己的付出是有价值的,也更加坚信的认识到:只要用心呵护,必将收获温暖!
爱心化丝雨,润物细无声。转眼间和孩子相处将近三年了,看着他从不善言语到现在充满自信,学习成绩也一点点的进步,我们之间的关系由陌生到熟悉,再到互相信任。教育扶贫是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只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点亮爱的灯盏,唤醒学生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才能让人性发出最灿烂的光辉。只有对孩子多一份爱心,我们的教育就会少一份遗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