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眼明手快有思意

 青诗白话 2021-02-20

高伯谦是北京市崇文小学五年级学生,他的这篇“感受‘青诗白话’中的精彩人生”是以东城区青少年科技馆科技小记者的身份写的。我为他点赞,是因为作为小记者,他的报道文章体现了“眼明手快有思意”的特点。

我讲课的题目是“借助媒体平台,展现人生精彩”,结合自己一年半来在《科普时报》开设“青诗白话”栏目写的诗文,谈了人生的一些感悟和创作的几点体会。高伯谦小朋友观察仔细,准确叙述了自己最感兴趣的三个方面的听课内容——讲解“蝴蝶效应”而创作的诗歌《蝶恋花·蝴蝶效应》,介绍地雷发展史及相关国际组织禁止地雷的科普文章,以及针对“2018年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所撰写的评论文章,认为自己从中感受到了文字背后的力量,可谓“眼明”。

我是331日下午讲的课,当天晚上八点多,高伯谦就把写好的报道刊发在科学+APP的“科学通讯社平台上了。作为小记者,高伯谦小朋友确实“手快”,使得文章拥有很强的时效性,符合科普新闻报道的特点。“手快”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把采访到的新闻马上写出来,不容易失真;毕竟,过了一段时间后,有些东西就不一定记得那么准确了。

一篇好的报道总应该有点记者自己的所思所感。高伯谦小朋友报道的结尾部分就很“有思意”。他说:“这次活动丰富了我对写作的认知,明白了写作中力求真实十分重要,同时要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善于反思,勤于做笔记。苏老师的一句话也让我顿悟——‘做诚实人、讲实在话比写好文章更重要’。”而他的这些感悟和所思,正是我讲课希望达到的目的。我感到很欣慰。

希望高伯谦小朋友在今后的科技小记者报道中,始终践行自己的诺言,“追求实事求是,向广大青少年朋友报道真实的事件,传播真实的科学。”

    长江后浪推前浪,喜看伯谦文烂漫。

附:

感受“青诗白话”中的精彩人生

东城区青少年科技馆科技小记者 高伯谦

你是否阅读过“科普时报”?或者知道什么是 “青诗白话”?你又是否用诗歌来讲述过我们身边的故事呢?2018331日,中国科技馆党委书记兼副馆长苏青老师为我们带来了《借助媒体平台, 展现人生精彩》的精彩演讲。

本次讲座中,苏青老师围绕自身借助媒体平台所撰写的诗歌向我们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读。他的诗歌题材包罗万象,内容丰富多彩,涉及人生哲理、科普知识、科技人物、社会时弊、自然之美、思想感情等不同角度,给我们以生活中的感悟和启迪。

在上述内容中,令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借助媒体平台,传播科普知识’这一版块。在这部分,苏青老师为我们呈现了许多耐人寻味的诗歌。例如,通过介绍“蝴蝶效应”而创作的的诗歌《蝶恋花.蝴蝶效应》,提醒管理者要注意及时化解矛盾,防止社会热点问题不断积累,产生“蝴蝶效应”,引发重大社会事件发生;撰写的《话说地雷》诗歌,介绍了地雷、水雷、天雷、太空雷发展历史,以及国际组织禁止地雷等知识,祈愿未来地球再无杀伤性武器,世界各地充满和平。此外,在“借助媒体平台,抨击社会丑恶”这一版块,苏老师为我们分享了针对“2018年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所撰写的诗歌和文章,向大众传递了加强修养、慎独慎微、对人包容、尊重礼让的重要性,劝诫世人遇事要理性平和、克制冲动,面对不良现象要挺身而出,果断出手,方能避免悲剧不再重演。苏老师的作品饱含深情,语言生动,尽管有些内容我尚不能完全理解,但依然能感受到文字背后的力量。

讲座结束后,苏老师还与现场听众进行了互动,结合如何保持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如何引导孩子探求科学的本质、怎样培养孩子进行科普写作等问题,为大家做了耐心地解答。

这次活动丰富了我对写作的认知,明白了写作中力求真实十分重要,同时要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善于反思,勤于做笔记。苏老师的一句话也让我顿悟---“做诚实人、讲实在话比写好文章更重要。”而我身为一名科技小记者更应该追求实事求是,向广大青少年朋友报道真实的事件,传播真实的科学。

(指导教师:北京市东城区青少年科技馆  牛广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