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顾景舟紫砂壶品鉴浅谈

 新用户1398XocJ 2021-02-20

  1960年,工艺行业低潮时期,顾景舟专事产品设计和打样,改进紫砂专用工具。60年代遍访北京、上海、广州、苏州等地博物馆,寻觅珍品,并带领技术人员到其他兄弟陶瓷产区考察。

  顾景舟(1915-1996),原名景洲。别称曼希、瘦萍、武陵逸人、荆南山樵。自号壶叟、老萍。宜兴紫砂名艺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他在壶艺上的成就极高,技巧精湛,且取材甚广,是近代陶艺家中最有成就的一位,世称“一代宗师”、“壶艺泰斗”,作品为海内外各大博物馆、文物馆珍藏。

  顾景舟(1915-1996)原名景洲,早年别称瘦萍、武陵逸人、壶叟,宜兴川埠上袁村人。顾景舟出生于紫砂世家,18岁随祖母邵氏制壶。20世纪30年代到上海仿制历代名作,临摹时大彬、陈鸣远、邵大亨之作。

  影响顾景舟紫砂壶市场价值的重要原因:1.顾老制紫砂壶,重质量尤甚,不满意的作品全部毁掉,有时好几年才做一批壶。成套的作品更是难得,多为定制作品。2.顾景舟大师的紫砂壶精品,目前存量不多,尤其是文革至上世纪90年代之间的作品,存世量少、料工皆精,还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因此价格尤其高。

  顾景舟(1915~1996),原名景洲,别称曼晞、瘦萍、武陵逸人、荆南山樵,自号壶叟、老萍,可以说是历代陶艺名家中名号最多的一位,是紫砂一代宗师、壶艺泰斗。

  顾景舟先生的紫砂壶创作,概括起来就是早年仿、中年创、晚年变。顾老的早期作品,基本都是仿制老紫砂壶式样创作,以方器居多。自中期开始,顾景舟先生开始带有鲜明自我色彩的创作,期间创制了十余种新壶形制,代表作有雪华、鹧鸪、提壁、僧帽、石瓢等。这一时期,顾景舟先生的紫砂壶多以素光为主,整体造型古朴端雅,壶身线条流畅灵动,色泽柔润内敛,具有雅韵深远、谨严与放跌兼备、雄健与秀美并存的艺术风貌。晚年时,顾景舟先生在紫砂壶创作中融入了更多的现代美学元素,对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再次进行变法。更重要的是将自己毕生总结的紫砂陶艺经验著述成书、讲座授人,对后世的紫砂艺术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顾景舟先生作为近代紫砂的壶艺大师,以深厚的文人底蕴,高超的技艺为人所称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