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脚心发热是怎么回事

 竹舍山人任学堂 2021-02-21
婴儿发热怎么退热
婴儿发热可以适当增加饮水量并进行物理降温(如擦浴、冷敷),若体温超过38.5度,物理降温效果不明显时,可考虑应用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对于处于低热(肛温在38℃~39℃,腋温在37.5℃~38.2℃)状态的婴儿,一般不必用药,可多给婴儿补充水分,并进行物理降温,物理降温方式主要为头部冷敷和温水擦拭。冷敷是用柔软的毛巾浸入30摄氏度左右的温水,充分弄湿,拧干后叠好放在额头上,待毛巾变热后又再次浸湿拧干,一般5分钟左右换一次。温水擦拭是用温水浸泡后拧干的柔软毛巾擦拭孩子的额头、颈部、腋下、腹股沟和四肢,促进温度的降低,在夏季,可以直接洗温水浴。目前已经不推荐对婴幼儿使用酒精降温,需要注意。对于肛温大于39℃的高热儿童,常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退热,2~6个月的儿童一般选择对乙酰氨基酚,6个月以上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均可,2个月以内小婴儿谨慎用退热药物,具体用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李丽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小孩晚上发热白天正常是怎么回事
小孩晚上发热白天正常,如果只是晚上体温比白天高一些,而不超过正常的生理波动范围,孩子又没有明显的不适表现的话,是正常的现象,与小孩的生理特点有关;如果体温波动较大,小孩又伴随出现明显的乏力、头痛、精神状态差等表现时,需警惕病理性因素所致。白天小孩饮水较多,活动多,容易散热,体温上升不显著,并且与成年人相比较,小孩对于发热的承受力更强,即使有轻微的发热症状,亦不影响玩耍和食欲,因此白天症状被家长忽略。到了晚间,小孩处于相对缺水状态,更易发热,温度可升到37.5℃以上,白天被遮掩住的很多症状也会展现出来,故可表现为晚上发热。此外,白天小孩活动频繁,身体分泌的相关糖皮质激素水平也较高,机体各个器官都在有效运转,免疫系统活跃,神经系统亢奋,对于感染的病原体能够加以有效抑制。晚间机体处于休眠状态,神经系统休眠,体温调节中枢也处于休眠状态,进而身体各个器官机能都相对下降,有利于病原体复制,产生毒素和释放致热源,发生炎症反应,所以容易出现晚上发热的情况。对于小孩发热,不伴有明显的乏力、头痛、肌肉酸痛、食欲下降、精神状态差等时,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及时关注体温波动即可。若小孩伴有明显不适,或出现持续的反复发热或高热,建议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
李丽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小孩积食发热症状有哪些
小孩积食在现代医学上应该归类为消化不良,一般是不会出现发热的。主要症状是饮食减少、口臭、大便酸臭、腹胀、腹痛、腹泻、口渴。积食如果出现发热,也是低热。主要是由于过饱,或饮食不洁,使肠胃损伤,影响消化而致发热。小儿会出现肚子胀、吐奶、不吃东西、精神状态不佳、睡眠质量不好等一系列的反应。积食不能够及时解决,有可能会出现低热;只要积食的情况被解决,低热会自然而退。在小孩积食的时候,饮食上要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米粥、面片汤等;不宜吃高油、高脂、高糖的食物;可以适当吃些具有促进消化的蔬菜、水果,如山楂等。积食低热,无须服用退热药,要从根本上进行治疗,促进小孩的消化。
李丽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儿童细菌感染发热一般几天
儿童细菌感染发热几天需要根据细菌的类型和感染的严重程度来决定,普通感染一般积极治疗后发热3~5天,病程7~10天。普通的上呼吸道细菌性感染,如化脓性扁桃体炎热程多在3~5天。如果合并下呼吸道感染,发热时间可能会长一些。感染的严重程度不同,发热持续的时间也不同,而且因为治疗是否恰当,抗菌药物应用是否合理,导致热程不同。如果引起血液感染,例如败血症、脓毒血症,发热的时间可能较长,持续1周甚至更长时间。儿童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是因为细菌感染没有得到有效控制,需要加强抗感染治疗。在抗感染治疗时,切忌停药过早,应足量、足疗程用药,以免反复发热,加重病情。对于儿童来说,发热是临床非常重要的症状,如果合并咳嗽、嗜睡、精神萎靡、抽搐等症状,要考虑是否存在肺炎、脑膜炎。如果持续发热或合并脏器损害,病情严重,需要特别注意潜在的先天疾病(如免疫缺陷、遗传代谢病、内分泌疾病、染色体病),细菌感染往往难以控制,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需要高度重视病因分析。因此如果孩子高热或发热超过3天,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正规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吴冬梅 主任医师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