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发热相关的几个问题

 rongma 2017-06-03

人的正常体温保持在37℃左右,当细菌毒素,病毒等进入人体时,体内产生致热物质,而引起发热。一般认为:37.5~38℃为低热,38.1℃~39℃为中度发热,39.1℃~40.4℃为高热,超过40.5℃以上为超高热。很多研究显示适度发烧可以提升免疫系统的效能,人生病的时候发烧,算是一种保护性的本能反应,目的在加强我们对于疾病的抵抗力。但有时人们对小儿尤其是婴幼儿发热往往有些误区。以下介绍与发热相关的几个问题。

1发烧真会烧坏脑子?

小儿高烧会烧坏脑子,很多家长对此深信不疑。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发烧本身并不会对脑子造成损伤,之所以很多人认为发烧会烧坏脑子,是因为一些病毒、细菌等感染会引起发热,而这些感染,可以引起脑炎、脑膜炎导致损伤脑部,甚至会引起神经系统的后遗症。这种损伤是因为损伤脑部后产生的,并不是所有的发热都会造成脑损伤。像低血糖、中毒、代谢性疾病等不一定有发热,但也会引起脑损伤,因此,靠体温来判断是否会造成脑部的伤害也是不科学的。不过这并不意味发烧就不用注意,因为持续高烧易引起反复的高热惊厥,对孩子的脑部是有影响的。一般来说,如果孩子体温没超过38.5,可以采用物理降温或给孩子服用退烧药物。一旦发烧超过3天不退,或服用退烧药后仍不好时应及时就医。

2高热惊厥 会有后遗症吗?

孩子出现过高热惊厥,家长最关注的是孩子是否会智力受损。绝大多数惊厥对智力的影响都不大。而且,多数孩子在一次发烧的进程中只会发生一次惊厥,很少有孩子在一个热程中反复惊厥的。此外,热惊和体温也不是正向相关,孩子以前发生过高热惊厥,下次再发热即使体温比上次更高也有可能不会出现惊厥。因此,有热惊史的孩子,只不过是惊厥发生概率相对高些而已,家长也不必过于焦虑。实际来看,惊厥是一个急重症的发作。幼儿发生惊厥持续的时间并不长,绝大多数在13分钟内都能得到缓解。有可能救护车抵达的时候,孩子的惊厥已经发作完毕。这种情况也建议家长带孩子前来就医,检查是否为单纯高热惊厥所致,因为幼儿神经系统感染也是高热惊厥的原因之一,应该及时排除。

3.发热时通过“捂热”或洗澡退热?

     孩子在发烧的时候,末梢循环变得较差,手脚摸起来可能会有些凉凉的,但这并不是因为孩子穿得不够多。有人过“捂热”出汗来退热,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正确的做法是,当孩子发烧时,把孩子的衣服略微解开,使其充分散热,并注意室内空气保持流动,但要注意宝宝手脚的保暖。小儿发热是否能洗澡?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发烧了,不能洗澡,洗澡的话很容易着凉。实际上,发烧的孩子可以洗温水澡更有利于散热,如果洗澡不便的话,用温水擦浴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降温方法。用温水洗浴或擦浴后要迅速擦干全身,并换上干爽的衣服,以免着凉。

    4.如何慎用解热镇痛药?

发热应给予积极处理,但要掌握好应用退热药的原则。遵循这几个原则使用退热药有助于更好的保护急性发热的患儿。

非高热不用退热药

一般认为38.5℃以上,需考虑应用退热药,而对于中低热,以物理降温为主。

注意用药间隔 

 药物一般通过肝脏代谢,退热药应用间隔应>4h,每次用1种,1天不超过4次。如果超过4次,换用另一种药物也需最少间隔4h。两种退热药不要同时应用。

用量尽量少 

儿童用药,多数需根据体重计算,不可超量使用,在起效的情况下,尽量用量少,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

小婴儿尽量避免使用退热药 对于<6个月的小婴儿,应尽量避免使用退热药,因为其肝脏解毒功能不完善,更易发生毒副作用,松开包被,温水擦身等物理降温一般有效。

推荐的药物选择

急性发热的退热处理措施如下:①≤3个月的婴幼儿发热,建议采用物理降温方法,不用退热剂;②>3个月的儿童常用退热剂为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体温≥38.5℃和(或)出现明显不适时,建议采用;③安乃近、尼美舒利、复方氨基比林、地塞米松等,不推荐使用于儿童;④中药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解热止痛药,但临床应用可起到清热解表作用,有助于机体抗感染和减轻患儿的症状如低热应用牛磺酸、清开灵等。

    如果孩子已经发烧到38.5以上了,就诊前,就应该积极先给孩子降温,尤其是已经高烧的小儿,如果长时间高烧不处理的话,容易造成孩子高热惊厥、晕厥等的发生。在家退热处理,不影响就诊时的检查。还需要提醒的是,3个月以内的婴幼儿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不能自行抵御感染,一旦有发烧时,还是建议带去医院给医生看看,最好不要自己自行给孩子用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