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孤立海岛:曾关押拿破仑和上万囚犯,自生自灭饿死一半人

 行走在陌路 2020-03-04

南大西洋圣海伦娜岛(亦称圣赫勒拿岛),以距离南美3656公里、距离非洲安哥拉1900公里、方圆数百公里都没有人烟的地理位置,被世界公认为“最孤立的海岛”,孤立到从最近的大陆坐船要12天才能到达。

有趣的是,这座海岛在欧洲地界的知名度却相当高,因为它曾经关押过欧洲最著名的“军事天才”,几乎征服整个欧洲的拿破仑。

第一个发现圣海伦娜岛的是葡萄牙航海家诺瓦,1501年从欧洲前往印度途中发现,恰巧当天是“和平女神”海伦娜的生日,因此命名为圣海伦娜岛。由于位置过于偏僻无开发价值,葡萄牙和后来到达的荷兰海军都没有殖民计划。

但眼光更胜一筹的英国人却不这么认为,在苏伊士运河尚未开建的年代,南美和欧洲前往亚洲的船只都得走南大西洋航线,期间有1500-3000公里是毫无补给站的空白区。

因此,英国海军从非洲俘虏了大量黑人,送到圣海伦娜岛修建码头和补给设施,随后向全球船只收取费用,据说当时一桶淡水的价格等同于一头牛。

圣海伦娜岛很小,加上两个附属岛礁的总面积也才121平方公里,由于纬度和气候的关系并不适合大规模农业种植。再加上本身是火山岛,矿物岩土壤难以供应香蕉、甘蔗等植物所需养分,被滞留在岛上的黑人奴隶几乎都是被饿死的。

在19世纪前,英国殖民者在岛上赚了难以估量的财富,最早发现哈雷彗星回归运动的天文学家埃德蒙·哈雷,也花了一大笔钱才被获准登岛观测,最终才得以完成世界上第一张南半球星图的绘制。

但真正让圣海伦娜岛被世人熟知的,却是十九世纪大名鼎鼎的军事家、法兰西第一帝国开创者,率领使用12种语言、57万大军远征俄罗斯,差点就一统欧洲的拿破仑。

1814年,由英、俄、普、瑞四国组成的联军反攻并占领了法国巴黎,拿破仑被迫宣布投降签署《枫丹白露条约》并即时退位,先是被软禁在意大利中部的厄尔巴岛上,结果因拿破仑有卷土从来的迹象而被放逐圣海伦娜岛,由当时掌控整个大西洋的英国皇家海军严密监视。

拿破仑刚上岛时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只能寄居在仰慕他军事才华的英国商人朗伍德家中,几个月后才搬入关押他直至终老的贝拉西斯囚室中。

现在的拿破仑故居之所以设在朗伍德家中,是因为拿破仑给了他一笔钱,要求死后给他留一块墓地。英国政府考虑到贝拉西斯过于简陋,因此在拿破仑死后干脆把朗伍德一家逐出岛屿,将财产充公并设立旧居来平息拿破仑追随者的愤怒。

岛上的博物馆中记录了很多有关拿破仑的趣事儿,其中被广为流传的就是拿破仑改变了岛民的饮食习惯。

原来,拿破仑虽然出生在科西嘉岛上,但一生车马纵横反倒极其厌恶海鲜,长期的戎马生涯养成“十分钟吃饭”和“喜食咖啡、烤饼”的习惯。但岛上别说咖啡,就连面粉和肉都是“奢侈品”,为了让自己吃得更好,拿破仑教会本地人如何种植咖啡、小麦,以及牧养牛羊等技巧。

对于繁衍好几代、被封闭式管理的非洲黑人后裔来说,拿破仑所说的就跟“天书”一样。好在朗伍德经过斡旋将农作物种子和牛羊送到岛上。

虽然最后只有咖啡和羊活了下来,但确实改变了岛民们的饮食习惯,日常饮食从早期单一的海鲜鱼类增加了各种精致又营养的欧式吃法,如今一年一度的美食大赛连米其林厨师都来参加,圣海伦娜岛的咖啡售价一直居高不下,这些都被归功于拿破仑。

拿破仑死后被葬在后山上(几年后骨骸被运回法国),岛屿的所有权也被转到英国王室名下并对外开放,因为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导致圣海伦娜岛失去军事和经济意义。从此每年都有追随仰慕者前来凭吊(包括英国海军),直至1899年南非布尔人对英国宣战。

为了征服60多万南非布尔人,英国先后投入40万士兵,期间有上万名布尔人被送到圣海伦娜岛关押。长达3年的战争令经济日益下滑的英国损失巨大,在签订合约后将圣海伦娜岛上的士兵也全部撤走,留下上万布尔人和黑人后裔在岛上自生自灭。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座孤岛一半人被活活饿死,朗伍德儿子托贝特闻讯后又回到岛上,将积存的咖啡卖到欧洲换回生活物资,岛民们才从困境中走出来,为了感谢朗伍德一家自发选举托贝特为“总督”,此后对英国十分抗拒。

为了惩罚岛民们,英国王室将圣海伦娜岛列为当时唯一的“海外属地”,和“海外领土”的区别是岛民没有英国居留权,此举令圣海伦娜岛彻底沦为孤岛,没有任何交通、医疗和教育福利,但该缴纳的税收却一分都不能少。

好在善良的安德鲁王子听闻岛民处境于心不忍,自费购买了一艘圣海伦娜号客货轮,从此来往于南非开普敦和圣海伦娜岛之间,才让岛民生活状态逐渐正常。

如今,圣海伦娜岛虽然开通了机场航线,每年接待的游客量也就6000-7000人,主要原因是从南非坐船要六天六夜才能到达,而航班一周只有一班且售价高达两千美元,岛上至今没有手机和网络,唯一能与外界交流的电话电缆,还是二战期间美军铺设并无偿转送给岛民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