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虹野:不要认为留学就能摆脱应试教育

 虹野小书馆 2021-02-21

虹野:不要认为留学就能摆脱应试教育

文/虹野

昨日看到搜狐大咖赵刚的一篇文章《2017年中国留美学生就业白皮书:惊爆“裸归”内幕》,文中谈及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就业的现象,有74%的中国留学生没有实习经历,而重视技能和经验的美国企业的员工有70%是从实习生中选拔的。所以说中国留学生想在美国找到合适职位是比较困难的。

应试教育下,高考独木桥的竞争越来越大,高校的性价比比较低,所以很多稍微富裕一些的家长都会选择把孩子送出国门留学,希望学成之后在国外有段实习经历获取经验之后回国就业。可惜的是,中国在外的留学生们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干扰。在留学期间,课堂上依然习惯于教师的“满堂灌”,很少主动提问、交流。甚至没有把“交流和提问”当做学习的一部分。

在我们讨论这种学习现象的时候,很多人把其归因为“语言障碍”,这里不得不说的是,我们国家对英语的重视程度并不小,无法交流的“罪魁祸首”毫无疑问是“应试教育”,而且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师也相当多没有用英语和人沟通的的能力。

如果仅仅是语言能力也就罢了,毕竟在英语环境中,只要愿意沟通和交流,语言障碍并非是不能克服的,韩国、日本、越南等国家的留学生在克服语言障碍上明显要做的比中国的留学生好的多的多。因为中国的学生没有把“团队合作”、“交流”、“提问”、“查阅资料”等当做学习的一部分。在中国学生的心目中,学习的内容仍然是封闭的、课本上的和老师传授的。我们的学生更喜欢倾听别人讨论中获得的结论,而没有把获取这些结论的过程当做是知识的一部分。更少把和别人交流过程当做学习的过程。

可能有些非常优秀的中国留学生,在学习和实习中非常擅于从他人中吸取经验,或许实习下来个人的水平已经非常高了,但是由于缺乏对这些知识和经验的产生过程的认知,所以很难宏观把握一个公司的运转,大都只能从事一些具体事务。

应试教育的危害随着时间我们会认识越来越准确。每个人都应该为解决应试教育的问题而努力,千万不要认为把孩子送出国外留学就万事大吉了,因为基础教育影响的是人的成长。即便是把学生送出国门,但根深蒂固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依然会牢牢的掌控着他们的行为,无数个留学生都在证明这一点,所以说,千万不要认为留学就能摆脱应试教育。

 虹野    中华教育改进社理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