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散原创】沈岩作品 | 西溪三相祠

 梅雨墨香 2021-02-21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黄海西,有一处高台,一条小溪。台为东台,溪名西溪。

溪边,有一座山,泰山。其实,仅是个土墩而已。宋代的泰山寺筑于其上。

溪虽不宽,却有无数运盐的白帆飘过。山虽不高,然寺门前有一座千年的通圣桥。

时兴怀古,古镇又新建一座宋城。城墙高且厚。垛楼上几尊古炮,几十面迎风招展的皇家龙旗。内城,方方正正。东边月亮门里有一家晏溪书院。西边有一处古色古香的小楼,便是西溪三相祠。

祠内,陈列了宋代晏殊、吕夷简、范仲淹三位名相的画像、生平、成就和在西溪任盐官的简介。

千年之前,西溪为淮南盐场税源重地。除泰州设盐监机构外,朝庭直接委派盐官监守。

三相,任西溪盐官最早的是晏殊。虽家境贫寒,幸有神童之誉,十四岁赴京会考,为宋真宗赐进士。到西溪时年仅20岁左右。从繁华到清冷,“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诗句透着心境。但並未消沉。始有了晏溪书院,荒凉之地书声朗朗。

继而,吕夷简来到西溪。其为豪门出身,北宋名相吕蒙正之侄。孤身荒野,心在京城。在西溪留下传说的是他栽的一株富贵牡丹,花开百枝。

公元1021年,年已35岁的范仲淹来到西溪。幼年孤苦,寒窗苦读。西溪之东,常闻狂潮中百姓的寒号,范公亲率四万民工筑堤,全长二百余里,六年而成。后人感恩,谓之范公堤。

弹丸小镇,十几年间,出了三任名相。他们在小镇虽然时间都很短,但留下的痕迹,足以窥见他们之后仕途的内心世界。而后几十年同僚的和而不同,竟演成北宋历史难忘的一页。

走进三相祠,有些走进一个时代的幽思。只是觉祠内似缺少了一人:宋仁宗。

宋仁宗,宋朝第四位皇帝。13岁即位,皇太后主政,至24岁始亲政。宽待下属,广开言路,经济文化繁荣,史上称之“仁宗盛治”。

其时,吕夷简早任宰相。晏殊提出太后"垂帘听政"之策亦受重用。仁宗19岁那年,欲率百官在朝上为太后贺寿,独职务轻微的范仲淹谏言是为家事,并谏劝皇太后还政。但先遭有提携之恩的晏殊指责,后被贬出京城。

1033年,仁宗亲政,召回范仲淹为右司谏。又因呂夷简所为而激烈谏争,再次被贬出京城。

其实,吕夷简并非唐朝李林甫那种口蜜腹箭的奸相,其对皇室亦忠心耿耿,执政22年之久。只是唯上,权欲强,视时弊为常,安成守旧。而仁宗虽屡贬范仲淹,但内心欣赏,其实也是一种保护。

到1040年,北方边境危急,西夏屡屡入侵。仁宗钦点范仲淹前往西北边境。范公整顿军备,修筑堡垒,安抚人心,几年功夫边境安定。范仲淹返京升任副宰相。

此时的范仲淹,可以说功成名就。只要谨言,继而“转正",再执政十余载,应无疑义。

然而,少年即有"不为名相即为名医”志向的范仲淹,到底未曾忘"名医"的初衷。针对朝庭时弊,与时任宰相的晏殊合力推行庆历新政,核心内容为吏治,革除贵族世袭种种弊端,也就是而今的干部制度改革。仅一年多时间,触犯豪门利益,被诬指为“朋党”,再次去职离京。

五代十国剑光血雨,是中华历史上最黑暗旳时刻。仁者贤士多不愿入仕,或装醉,或隐居。到陈桥兵变,宋太祖黄袍加身,为防他人仿效,始重文抑武,一批经世之才方脱颖而出,造就宋代几百年文化经济之灿烂。

纵观这段历史,看庆历新政失败,其实不仅仅触犯权贵利益,恐怕更深层的原因还是触犯宋朝的祖训忌讳。其时的范仲淹已不是一介文士。经过几年边塞征战,范仲淹已胸有雄兵百方,军营亦有人脉和威望。如此引起激烈纷争的改革,种种涉及废立的流言,难免不让宋仁宗心生警觉和顾忌。至此,从支持转而叫停。

其实,范仲淹还是那个一介寒士。在他第三次因谏言被贬饶州时,妻子病死,自已重病险亡岭南。一个人遭贬一次,或许会消沉一生。连遭三贬,当会心如灰烬吧。那豪情万丈的酒仙李白被贬夜郎,也曾有过"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的悲吟。有友梅圣瑜以《灵乌賦》规劝范公不要直言,再召来灾祸。范公以《灵乌赋》慷然回之,"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虽几经挫折,仍无退隐南山之意。在邓州,又奋然写下了流芳千古的《岳阳楼记》,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表明自已一生的理想。62岁那年,病逝于又一处赴任的途中……

我想,宋仁宗听到这个消息时,内心一定悲伤且复杂,应有一丝悔意。

呜乎!晚矣,八十三年后,京城一片大火。北宋偏安为南宋,风雨飘摇中,最终,只留下岳元帅胸怀壮烈的《满江红》而已……

我迈着沉重的脚步,走出三相祠,远眺西南角的唐代古塔,那夕阳之下直面范公堤遗址的身影,极像一位忧虑而沧桑的老人。

其实,朝代更迭亦为平常之事。一个民族,只要常存屈原、范仲淹这样的浩然正气,这样的文化传承,无论多少艰难困苦,仍会自强,仍会辉煌!

念及此处,回望三相祠,心亦欣然了。


作者简介:沈岩,江苏东台人。有散文、小说刊于《散文百家》《中国文艺家》《文学世界》等刊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