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朝被尊称为诗家老师的人是谁?

 乾訸书苑 2021-02-22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在几千年的文坛上都占用非常重要的地位。人们不但喜欢诗歌,还喜欢写这些诗歌的诗人,还给很多的诗人封了雅号。象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白居易被称为诗魔,王维被称为诗佛,还有李贺被称为诗鬼之类的,这样的封号非常多。

        那有没有人被称为诗师呢?就是诗坛的老师呢?答案是有的,唐朝时候有一个诗人,特别擅长写绝句。后人评价他的绝句和李白的水平不分上下,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并且他在世的时候,被当时的天下人尊崇为“诗家夫子”。夫子这个词,狭义上是指至圣先师孔子,广义上就是老师的意思。所以呢,“诗家夫子”的意思就是诗坛老师的意思。这个人是谁呢?大家可能想象不到,他就是王昌龄。

        那王昌龄真的有这么厉害吗?他真的能和李白相媲美吗?下面我们就拿一首王昌龄的诗来比较一下。

        王昌龄是一个有军事才能的人,年轻的时候曾经到过边关,所以他的诗歌中有大量描写戍边将士的作品,最有名的就是《从军行七首》,因此王昌龄也被称为边塞诗人。今天我们就拿他的《从军行》中的第四首诗来看下他的水平到底如何。《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要想读懂这首诗,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唐朝时期的战场是怎样的。那时候,李唐王朝主要防范的敌人有两个。一个是西北方向的,就是现在的新疆一带的游牧民族;在汉朝时,新疆和蒙古一带主要的势力就是匈奴。后来随着匈奴势力的逐渐衰落,到了唐朝的时候,新疆一带的鄯善国势力逐步强大起来,经常侵犯边境。当时唐人把鄯善国叫做楼兰。也就是这首诗里面的楼兰。唐朝需要防范的另一个目标就是来自西方“吐蕃”国的进攻,也就是现在的西藏。

        为了防御西北少数民族的侵略,汉朝的汉武帝下令,在现在的甘肃省敦煌市一带,建立了一个屯兵的重镇。因为新疆出产的和田玉进入中原必须要经过这个重镇,所以取名为玉门关。从建立以来,玉门关就成立抵御西北方向少数民族侵略的重要关口。到了唐朝的时候,为了预防西方的吐蕃国的进攻,从青海省的青海湖,一直到甘肃省的玉门关,绵延几千里,就成了大唐王朝的边塞防线。为了防止吐蕃和楼兰联合起来进攻大唐,唐王朝还在青海湖的北岸建立一个军事重镇,就是这首诗中的“孤城”。而在孤城和玉门关之间的就是绵延千里被诗中称为“雪山”的祁连山。明白了这个关系之后,我们就可以看懂这首诗了。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在这两句诗中,诗人用高空俯视的视角,把绵延千里的边塞军事防线一下就描绘了出来。翻译成白话文就是:青海湖上蒸腾而起的漫漫云雾,把连绵千里的雪山遮蔽成一片黯淡,青海湖边的边塞孤城和玉门雄关,远隔千里,却遥相呼应。其中这个“暗”字用的非常巧妙。雪山是白色的,这个暗字则表达了青海湖上升起的长云是黑色的乌云,暗雪山就是说千里防线乌云压顶。非常形象的刻画出了边疆军事防线的压力。

黄沙百战穿金甲

        玉门关外就是戈壁大漠。当远方的敌人来进攻的时候,守关的将士就要出城到大漠上去和敌人厮杀。数百次的作战,大漠上的黄沙都把将士们的铁甲穿透了。所以诗人说:“黄沙百战穿金甲”。仅仅用了七个字,就把边关战事的频繁、战争的艰苦和战士们的英勇描写的淋漓尽致。通过这一句,也让我们领略到了“诗家夫子王江宁”超人的文字驾驭能力。

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是身经百战的将士们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的艰苦,战事的频繁写得越突出,这一句就越显得更加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关于这一句,很多悲观的人,把他解释成:“不能彻底打败楼兰,边关的将士们是回不了家的。”说这是作者厌恶战争所发出的激愤之情。我个人赞同《唐贤清雅集》里面的注解:“清而庄,婉而健,盛唐人不作一凄楚音”。意思是这一句在句法上很清奇,结合整首诗显得非常端庄,表达的意思非常委婉,但是体现的意志非常刚健,因为盛唐时期的诗人不会发出任何一声萎靡凄楚的声音。

        整体上评价这首诗,前两句境界阔大,含蕴丰富;第三句用词奇妙,寓意深远;第四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突出了王江宁诗作的一大优点。如果说李白是人在地上,视角望向天空的诗人。从这首诗中让我们感觉到,王昌龄却是人在天上,俯视边关的大战略家。所以后人评价王昌龄和李白的绝句不相上下是有道理的,王昌龄确实不愧于:“七绝圣手”的称号。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里是乾訸书苑,这里有文学,有历史,有远方,还有诗。


乾訸书苑          每日不同

周一    易经      周二    儒家

      周三    道家      周四    儿童蒙学

周五    诗词天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