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弟子规 | 这个不良习惯,能惹来杀身之祸!

 乾訸书苑 2021-02-22

/有奖读书,请从公众号菜单进入/

        《弟子规》中强调了很多礼仪细节。这些细节也是我们经常容易忽略的。今天我们就讲一个很重要的细节——敲门的细节。进别人的房间需要敲门,这一点看起来无关紧要,但是如果做不好,很多时候能给自己带来很大的麻烦。为了讲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讲两个真实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现代。在一个单位里面,有一个部门经理和董事长关系很熟,因为关系好,所以每次进董事长的房间,这个经理从来都不敲门,都是直接推门而入。董事长也习惯了,对于他的不敲门也没有说些什么。可是有一次,这个经理推门进董事长房间的时候,意外撞见了董事长正在做见不得人的事情。这一次,董事长大发雷霆,第二天就把这个经理解雇了。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到:不敲门就进入别人的房间很容易撞见别人的隐私。即使是那些关系很好的朋友,撞见了人家不想展示给你的隐私,也很容易朋友反目。如果对方是小肚鸡肠的领导,就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麻烦。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晋国的公子重耳四处流亡,当他到了齐国的时候,齐国的国君把自己的侄女齐姜许配给了重耳。齐姜美丽贤淑,重耳就掉进了温柔乡,再也不想回去复国的事情了。跟随重耳逃亡的那些大臣非常不高兴,几个人躲进一片树林开会,商量着怎么把重耳弄回晋国去。他们的谈话被齐姜的一个婢女听到了,回去就报告了齐姜。没想到齐姜胸襟很开阔,他也希望重耳能回到晋国去做国君。所以齐姜就找到那些大臣,和他们联手把重耳灌醉,然后带离了齐国。但是在此期间,他们担心那个婢女去告密,就把这个婢女杀了。这个婢女就是因为知道了别人的秘密,惹来了杀身之祸。

        现在是法制社会,很少有这个婢女的遭遇了。不触及国家机密一般不会被判刑。但是,知道别人的秘密总之不是一件好的事情。知道别人的秘密越多自己的麻烦也就越大。这也说明了一个社交定理:不要去打听人家的秘密。古时候有句话叫做:“察人隐私者不详。”意思是说:“知道别人隐私的人不吉利。”如果,我们因为不敲门而意外撞见了别人的隐私和秘密,那更是得不偿失了。

        在古代的教育中,对于进门要敲门以防惹来麻烦有着专门的规定。在《弟子规》中明确规定:“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意思是说:将要进入别人的家门的时候,要先问家里谁在?将要进入别人房间的时候,一定要大声说话,给房间内的人一个思想准备。这样做还有一个目的,以免被认为是偷窥偷听

乾訸书苑有奖读书活动

增加"学力"可兑换奖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