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1年第23篇:读文随笔∣文本解读的理论范式

 豫北闲人原创馆 2021-02-22

文本解读的理论范式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高中语文教与学》2020年第12期全文转载了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荣维东教授发表在《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0年第7期上的论文《文本解读理论范式发展与教学路径》。作者在这篇文章里梳理了文艺理论史上四种较为常见的解读范式,并对每一种范式的教学路径进行了探究。读研期间,我的专业就是文艺理论,因此对作者提到的文本解读的基本范式以及各家各派的理论主张都比较熟悉。如果对文学理论缺少基础性了解的老师,可以通过阅读这篇论文,弥补自己的学术缺陷。

首先,就是文本解读的内涵以及意义。文本解读为什么不叫“作品解读”呢?两者实际上是一回事,但文本解读更强调读者对作品意义的发现与建构,“文本”强调的就是其“读者创造物”的特征。“作品”一词强调的是其“作家创造物”的特征,意味着其意义是客观的甚至唯一的,那就是作者的写作意图。作者认为,从作品分析、阅读教学到文本解读,不仅仅是词汇的简单替换,同时也蕴含着阅读观、阅读取向、阅读原理与方法的转变。其实,对“作品”和“文本”进行区分,是审美现象学、接受美学等理论流派的学术主张。我认为,“文本解读”除了凸显读者的地位外,还有重视理性分析甚至批判性解读的含义。“解”字就意味着,文本解读不是对作品进行简单的分析或鉴赏,而是对作品进行理性的剖析。当然,这种剖析并不否认作品整体观的存在。至于文本解读的意义,作者提到了三点:一是当代教育崇尚个性自由与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价值诉求,二是新课改以来出现的“泛人文”“反文本”现象,三是文学理论等相关学科最新进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我认为值得关注的是“泛人文”“反文本”的现象,那就是将课文当作“话题引子”,阅读教学成了“抛开文本”“怎么都行”的意义狂欢和胡乱拓展,这是一种不正常的教学风气。阅读教学,还是要引导学生回归文本,对文本进行透彻的解读。

其次,作者梳理了“文本解读”的理论发展以及范式转型。所谓“范式”,实际上就是文学理论历史上出现的四种倾向,即社会中心、作者中心、文本中心和读者中心,这些内容并无新意。我所思考的内容是,将文学理论的方式直接等同于“文本解读”的范式,这是否恰当?不论是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里提到的文学四要素,还是我国某些学者提出的作者中心论、文本中心论、读者中心论等,都是针对文学作品的解读。而中学语文教学领域的“文本解读”主要是教材文本解读,是不能直接套用文学理论的相关知识的。比如《大自然的语言》之类的事理说明文的解读,究竟该用哪种范式呢?因此,我觉得有必要建立新的范式,即适合于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文本解读的范式。

再次,也是我比较关注的问题,即文本解读的教学转化,用作者的话说就是“基于不同文本解读理论的阅读教学路径”。“路径”不同于“策略”,多种策略可以并列存在,而“路径”意味着有先后顺序。作者在论文中提出了四种路径。第一种是“细读文本:阅读从触摸文本形式开始”,这一点我是基本认可的。我初次接触文本解读的领域,用到的也是“细读”的概念。英美“新批评”学派提出的“细读”,强调文本是一个独立的存在,要求读者寻找文本中的矛盾与缝隙,从而发现作品的意义。所谓“细读”就是通过朗读、吟诵、默读、品味、涵咏等方式,从重音、停顿、节奏、韵律、形式等角度去体会作品的内容感情。由此可见,“细读”的对象依然是文学作品,像说明文、新闻、商品说明书是无法进行这种形式的细读的。第二种是“语境还原:回到语篇的原始语境挖掘文本的真实含义”,这一点对于中小学语文教师并不陌生,基本上等同于“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但“语境还原”的含义要更广、更学术化。“还原语境”就是要“回到创作背景”“找回生活真实”进行“考据论证”“互文现义”“知人论世”,这是发现文本艺术价值和认识价值最可靠、最科学的方式。“语境还原”究竟出现在课堂教学的哪个环节?这也是需要回答的问题,当然答案不是固定和唯一的。而那种一上课就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的做法,至少可以抛弃了。第三种是“分层解读:从不同层面出发规定教学内容”。文本是一个由表及里的多层次审美结构,各层次间的内容、特点和意蕴是不一样的。古人所说的“言象意”就是文本层次的划分方法,而文学理论教材则划分为“言语层”“形象层”“意蕴层”。作者是将文本划分为“形式层”“再现层”“表现层”三个不同层面。“形式层”着眼于文章的语音、语段、句群到篇章结构、整体营造的秩序与形态;“再现层”主要关注文本所描绘的人物、事件、情节、环境、景物等形象体系;“表现层”所关注的是教材文本负载的情感与理思、精神与思想、灵魂与生命,也就是文本的深层意蕴。应该说,这种划分是有学理依据的。第四种是“基于接受反应文论等,将阅读教学看做是‘多元对话’的过程”,这一点很多教师是不陌生的。“对话”,不仅仅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还包括学生与作者、教材编者的对话等。不过这个问题不论对于文学理论还是教材文本解读,都是十分复杂的话题。

荣维东教授这篇论文,视野宏阔,涉及到的理论问题比较多,作为了解教材文本解读的基础知识,这篇文章是很好的文献资料。但如果深挖“文本解读”和“教材文本解读”以及文本解读的教学转化等问题,这篇文章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细化。而如何依据不同的文本类型建构解读范式,是进行教材文本解读的首要问题。目前比较流行的是“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文学类文本”的划分,国际上也有划分为“文学体验类”和“信息类”的。不对文本进行划分,笼统地按照文学理论的套路进行教材文本解读,我认为是不太恰当的。当然,论文的内容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读与教学而言,还是具有很强指导作用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