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理:实务篇》第十六讲:“寡妇制造者”岗位

 彭信之管理识堂 2021-02-22
以职称代替职务
还有两项内容,我们接着说

六、职称不应该成为当酬劳,或掩盖功能不彰的缺陷。以职称代替加薪,不比“以职称代替职务”更糟糕,也不比后者更普遍。以美国及德国的大型银行为例,美国银行每个主管的职称都是副总裁,德国则是部门总监。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有些银行的客户是中小企业老板,他们只愿意跟银行的主管讨论财务问题,因此,银行中与客户接触的部门,职称都做了调整。

职称调整的美意后来却在组织内部变质。业务以外的部门因为没有机会接触到客户,无法享有调整职称的福利,渐渐心生不满。而很早就做到副总裁的人则发现,此后他们的生涯都锁在单调的例行工作中。

组织滥用职称的理由之一是,企业(或政府)在传统上采用部门职称(如市场研究经理)做为组织位阶的标志。另一个原因是薪资的等级缩小,层级变多,使得一般人可以因为绩效良好而获得小幅升迁,安抚人心。

但是,企业管理阶层的职位毕竟有限,到最后,这套快速升迁的制度就会在职称上做文章。组织会发明一些看起来像管理阶层的职称(如资深资材采购专员协调人),给资深、但一直从事某些专业工作的组织成员。

调整职称的工作原则应该是:企业给与真正的高阶经营层优厚的报酬,但只有在工作者的功能、位阶及责任都调整时,才改变职称。

职称带来期望,也暗示阶级与责任。一旦滥用职称,组织将后患无穷。
德鲁克的会客厅,其很多的采访视频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寡妇制造者
七、没有人做得好的工作(俗称Widow maker,意指“寡妇制造者”的工作)应该这重新规划。

目光回到一八五〇年的大航海时代,每家船公司旗下偶尔会出现俗称寡妇船(Widow maker)的灾难船只。这种船因为某些未知的原因,船上成员很容易失控杀人。如果在同一艘船上重复发生喋血事件,谨慎的船东会不计成本将问题船销毁,否则,他很快就会发现自己雇不到船长及船员。

公司中的某些工作,因为不明原因,就是容易折兵捐将。这些工作看起来有逻辑、组织严密,似乎可以让经理人一展所长,但就是没人待得住。如果公司中某些工作,已经连续换了两个过去表现优异的经理人,这个工作的内容一定有问题。

在美国的大公司中,典型折兵损将的工作是国际副总裁。没有人知道这个工作哪里不对劲,但是高手一个个败下阵来。通常一个跨国公司会自然衍生国际部门的业务,态度就像是对前夫(妻)的子女一样,等到工作重组、找到人上任接手后,才发现这种方式行不通。著名日用品公司宝洁(P&G)就是一个例子。宝洁内部设有行销经理及广告促销经理两个职位,两者皆属高阶经营团队。理论上来说,这两个职务应该合而为一,因为促销、广告正是行销的环节之一。但是宝洁过去的经验显示,这两个职位合而为一时,再优秀的人都会无法持久。一名日用品高阶主管分析,行销的重点是物流、促销的重点是人潮,两者所需的人格特质及工作绩效评估方式不同。
本书浓缩了德鲁克几十年的知识经验与管理思考,以其简洁的书名道出了管理学的真谛:使命、责任和实务,被誉为“管理的圣经”。最后一部《实务篇》持续更新中

德鲁克印象 故居图片展
主讲:彭信之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