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站桩启示录(六十七)习之愉快

 悠悠淘228 2021-02-22

今年春节给自己放了个假,省掉了一篇周记。但,每日不敢不站。毕竟,耗时近2年半,终于摸到了“试之甜蜜,习之愉快”的边缘。来之不易,倍加珍惜。

“试之甜蜜,习之愉快”这句话来自崔瑞彬师父集50年练功实践的《螺旋宝塔》一书。他用最通俗的语言,解释意拳站桩的美妙和质朴,值得泼墨。

崔师父在书中写到:意拳重在健身和实用两个方面。养生方面,站桩是意拳的基本功,也可以说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锻炼方法。所谓独立守神,神游物初,至善至美至乐也。独立者,形式也;守神者,心法也;神游物初者,练法也;至善至美至乐者,境界也。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锻炼方式让我们的身心愉悦。如跑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跑者的行列。因为,只要让自己全身的细胞活动起来,就能释放大量的多巴胺,而多巴胺多少就是你的幸福指数。

除了多巴胺,还有内啡肽。表现为专注某事某物时的心理状态,在心理学中叫“心流”。如艺术家在创作时将自己的精力神完全投入后,心流产生的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体现为一种幸福的心理状态。再如静坐,入静后也可以增强“心流”,升起安详愉悦感。

反观自己站桩时,越来越体会到这样一种“试之甜蜜,习之愉快”的感觉,站桩的幸福感越来越强烈和充实,“要我站”转变为“我要战”,在不知不觉中量变积累中转变为质变。站桩兼具多巴胺和“心流”的愉快感,个人幸福指数的体会明显升高。

这种“习之愉快”的幸福感,决定站桩的可持续程度。同时,也可以测量你的气感的覆盖面程度。

当下的个人体认,“习之愉快”的幸福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体内气体对身体的覆盖程度。换言之,人体的气感本来存在,站桩时会更加强烈。由于身体多年形成的各种杂质、不良情绪等等的积累,使得大脑对身体每一个地方的知晓程度产生了偏差,有些地方感觉很弱,甚至是感觉不到。只有当气感对身体基本实现全覆盖,才能逐步将这种站桩的幸福感渗透出来。

气感之所以无法应答大脑对身体的支配,原因在于身体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加上无法抗拒的时间效应的顺周期,个人体认,眼下站时出现身体僵硬现象,是源于体内正气不足,无法实现有效地流动,更无法实现脑子想哪气体就走哪,指哪打哪的效果。正能量的短缺,让体内气体无法游刃有余地流动,出现僵硬之现象是必然。

好在一切都是过程,都是当下的体认和遐想,都是实际发生和当下的想法,无所谓对错。只要在站桩的舒服中逐步触摸到幸福感,身心日渐康复,就没白站。

继续阅读(剩余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