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管你身在几线,我都建议你看看这篇文章!

 楼面 2021-02-22

这是这篇文章的第二次修改版,以后还可能会有第三版第四版第五版,甚至更多版,我会把不同阶段的心得和观点融入到最新一版中,来和大家探讨,来供大家参考和思考。

在开始正文之前,我要强调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那就是概率,你我都是普通人,生活这一辈子遇到的99%的事件都是符合随大流的大概率事件,只有极个别时候可能是那个百里挑一的万里挑一的个例。

如果你认同你是普通人,你认同你的人生遵循大概率事件,请再继续读下去,如果你自命不凡,自认为万里挑一,那这篇文章并不适合你。


关于工作

关于工作:大多数人请不要创业,安分的打工才是最好的选择。

抖音刚火的时候各种成功学,网红店铺,鸡汤文把看客都洗了脑。许多人只看到了表面,却没有看到内里。好在慢慢的开始有正确的声音,我们现在还能看到一些人在抖音讲真话,劝大家不要创业。

但我相信,还是会有很多人非常反对这个观点,这就要重复开头说的问题,就是概率。即大多数人,大概率是很难创业成功的。

特别是真的不建议那些底子薄的,家里条件弱的朋友去创业。你运气好成功了,你是全家人的功臣,若你一旦失败,你将成为全家人的负担。

不是说一定不要创业,因为你可能很聪明,你可能在某一方面要比身边人强,但不代表你就可以跨行去创业,特别是所谓的加盟网红店、各类实体店,因为你的认知大概率是不够的。

那些所谓的加盟能赚钱的,大多数都是来赚你加盟费的,不然你看那些足够牛的企业为什么都是直营不加盟?你可能会举例一些大企业也加盟,你深入了解你就知道,那些门店平时的每一分钱品牌都要抽成,而风险却是你担。

图为多家山寨鹿角巷加盟商被骗

你只看到了贼吃肉,没有看到贼挨打。那些光鲜亮丽的成功背后,是无数赔得倾家荡产的人,一层一层沉在下边,成为仅有的那一小撮成功者的基石。

而这些成功者,大多数是有足够高的认知和对于这个行业事业的经验,靠运气成功者的占比,跟所有成功者在创业者中的比例一样滴,都是百分之几甚至千分之几。

在深圳,创业之都,你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有想法、有见识、有能力,创业我也支持,如果这些条件你大部分都不满足,只是一腔热血,只是想赚钱,那请你还是安分打工。

安安分分做一个能晋升、有技能的工作,那才是普通人最应该做的事业。翻译、编程、设计、会计、写作、竞技、演讲,哪怕销售都是一门技能。这些技能就是你的本钱,任何一个技能做久了做精了都能成为专家。

不要在端茶倒水、喝茶看报、打杂凑人头、领导司机、收费员之类的岗位上越走越远,未来你被替代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再学习,要比年轻时候难的太多。

图为某收费站撤销时的新闻

更不要划水摸鱼,不然你会发现,你慢慢的会把自己划出团队的核心,甚至划到调岗辞退。只是时间长短问题,即使有些传统单位、岗位不是那么容易辞退降职,在越来越紧张社会竞争中,别说是你,你的单位都可能会被逐步的淘汰

而这次疫情,谁在一个岗位有没有存在价值,更是一眼就被看透。当你在这个阶段被选择性裁员的时候,你不应该去吐槽老板,吐槽公司,更应该思考自己的工作贡献够不够大,技能够不够强。

只有当你的技能足够强大时,你更不需要创业。优质的写手、运营,优秀的销售,牛X的翻译,有能力的设计师、音乐人、讲师,当能力才华被证明后,即使辞职躺在家里,都会有人邀约,业务收入自然而来。

当你做到足够强大,你的收入甚至要比创业更高,更关键的是,他是一个长线稳定的收入,人总要成家立业,只有落魄的那一天你才能体会到:让妻儿老小过上稳定舒适的生活,远比出人头地更有意义。

另外,尽可能让自己跟得上时代,当你的同行在抖音上一天可以卖到你一个月甚至一年的销售额时,你不应该去嘲笑他不够脚踏实地,虚头巴脑,而是应该思考,为什么每个时代的红利,自己都白白错过。

即使那些昙花一现的风口,别人抓住了,意味着他们就有更多的资本去迎接和筹备下一个风口。

例子很多,不一一列举了,像近几年的数字货币、抖音、公众号、直播、淘宝都是。 

关于买房和负债

买房的观点至少10年不会改变,有能力买房就一定要买。轻松买60平,垫垫脚买80平 ;轻松买郊区的,垫垫脚看看市区,中国的大政策不变,能买就买的小建议也不变。

但请注意,两个点,一不要好高骛远,二不要去碰小城市和商铺公寓写字楼。

好高骛远怎么理解呢?一个是死要面子,非要超出自己的能力去选择一个自己短期内很难承受的房子,另外一个就是眼看别人在房产中赚到了钱,也想进场赌一把大的。

最近,你无论是在微博、微信、知乎还是贴吧,都能看到无数的人说自己的收入断了,月供、信用卡、花呗、金条还不上,那些套用水库理论炒房的人,放在过去可能吃香喝辣,但放在当下,很有可能越陷越深。

今天我还看到一个博主,说自己首付款一半套自信用卡,每个月在艰难的还完月供之后,还在卡套卡的还首付。而此次疫情收入骤减,月供已经无力还上,已经从各处挪钱来还,信用卡还面临着逾期的问题,在线求助怎么办。

这样的负债,其实就是赌博性负债。疫情不来岁月安好,一旦经济或者社会有个变故,债来如山倒。

所以,请合理负债。买一套自己能承受并需要住的房子之外,给自己留几个月的储蓄,以应对各种经济意外。

对了,足额的车险和大病险也一定要买上,他可能在某一天能救了你的命或者房子。 

图为中国核心城市群变化

建议负债,但不建议无脑负债。

三四线城市的房产,全国绝大多数商铺公寓写字楼,对于普通人来说,就是垃圾负债。

言简意赅的说,当中国的城镇化,大城市的虹吸效应已经这么明显的时候,你还要甘当韭菜冲向镰刀,冲向泡沫的核心。还冲向三四线城市甚至是贫困县县城,我真的替你感到可悲。

一个城市的:教育、医疗、创新能力,商业零售状态,人口流入数量,新生儿数量,小学生在校人数,房子的供应需求比,空置率,城市半径的瓶颈值,支柱产业年利润,虹吸能力。

当你弄清楚这些系列指标的时候,你再回来站出来反驳我,我虚心接受探讨。

 

图为中国核心城市群变化

如果你这些都没弄清楚, 只是看着家门口开了个万达,开了个吾悦,开发商最近两年也涨价了,这种心态,活该你赚不到大钱。

涨价和增值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你要不明白,去研究研究这些城市绝大多数的二手房就明白了,这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公寓、写字楼和商铺。

但绝大多数公寓、写字楼、商铺相对住宅更没有价值,因为他和住宅不一样,反而和前边说的品牌加盟是一样,优质的写字楼、公寓、商铺,都是开发商自持,开发商根本不对外卖。一铺养三代,已经慢慢的变成了一铺坑三代。

很多人在疫情期,对于房地产很悲观。但我们从过去这个2020年来看,北上广深涨价一个没跑,杭州东莞合肥西安,二线城市上涨的也比比皆是,分化才是未来的趋势,而非像过去,整个行业共同辉煌共同深渊。

相反其他经济,如工厂、企业、实体店,前期沉淀下来的资金,甚至借贷而来的资金,都化为乌有。

总结来说,关于房产在有能力的情况下,请不要把资金浪费在三四五线小城。

升级城市去置业:县、市升级去省会,更有能力去一线去大湾区去长三角,能安家就安家。能买住宅,绝不买别的产品。

关于认知和亏赚

网上有段很火的视频说:

你永远赚不到超出你认知范围以外的钱,除非你靠运气,但是靠运气赚到的钱,最后往往又会靠实力把他亏掉。

你所赚到的每一分钱都是你对这个世界认知的变现,以所亏的每一分钱也都是你对这个世界认知的缺陷。

其实我想补充一下:

你所有的困难,无论是创业,还是自我负债过高也好。都是你对自己认知的不全面不清晰。哪怕你觉得可能我很清晰自己,这是想搏一把。

其实都是认知不够清晰,对可能遇到的困难无法预料和应对,所以才会出现困难。

举个例子,最近几天股市基金突然一波拉升,如果你对股票和基金完全没有概念,你并不会去把自己赚来的钱,放到这样一个池子里。

比如最近的特斯拉股票,如果你对model3国产对于特斯拉这样一个和燃油车完全是异类的产物,不够了解。你不可能去选择特斯拉的股票,也就不可能去赚到股票疯涨的那桶金。同时,蔚来、小鹏,以及产业链里的宁德时代、比亚迪估计你大概率也不敢去碰。

当你被“白酒永远涨”这个口号被彻底洗脑,大年三十,二十六万一手冲进去拿茅台想赚个开门红的时候,开门的一波大跌告诉你,你已经成为了“准韭菜”。是不是“韭菜成真”就看你的心态能不能抗到下一波拉升。

这就是认知带来的亏损。

再比如说,最近比特币暴涨到近6万美元,但中间高低起伏没有上下线、停板,一大波人赚的盆满钵满,另一些人亏的倾家荡产,这其中的风险是巨大的。

但是如果你认知够了,哪怕只是认知到它的风险到底有多大,直接不进场,也不至于亏的血本无归。

买房也是,自己的认知足够高,才能选择好的标的,合理的负债,反之则被割韭菜。

在房地产上被割韭菜的总金额、总案例远远比股市、基金更多,只是楼市是温水煮青蛙周期短,持续亏,而没有基金股市那么粗暴周期短。

这又绕回一个问题,如何提高认知?

你的起点已定,你只能在后续内外兼修,才有可能弯道超车。

你要明白,土地不值钱,人的劳动力不值钱。

值钱的是,土地上的产品和周边配套。

值钱的是,人在劳动力以外的思考力,行动力,创新力。

再重复一遍,要提高认知你需要:

内在多学习技能。外在改变自己的环境,比如通过更换城市,更换朋友,更换工作等。

请别着急结婚

再说一个看似家庭,实则是个人轨迹的问题,有争议但很现实。

一个是别着急结婚,二是要门当户对。

不妨回忆一下你的身边,从县城到地市省会再到一线城市。你身边的朋友,是不是认知越高的人结婚相对越晚?别杠,我在大概率事件。

当你在小城市已经早早结婚,家庭大概率成为你的牵绊,拖家带口的状态下自己为事业调整、城市提高阶层的可能性就会打折。

这个对于家庭来说不是坏事,毕竟工作家庭要平衡。但对于一个年轻人的无限未来,他可能就上了一把锁。

因为问过太多太多人为什么不来一线城市闯闯。他们告诉我,有老婆有孩子的还是算了。

另外一个就是说门当户对的问题,这个绝大多数人认可的东西,但我今天要说的是另外一个角度:

同你的认知在不断升级的过程中,你所接触的人也在不断升级,从县城的高中毕业在家里看摊收银的姑娘,到省会的银行女职员,再到企业骨干海龟硕士女白领。

你的认知决定了你未来另一半的圈层。

你不够高的时候,你门当户对的另一半也不够高。

你足够高的时候,你门当户对的另一半才可能够高。

所以,在自身没有提高到一定高的高度时,当你还年轻还小时,不要那么贸然结婚。

否则,本文前3段的内容,你理解起来、执行起来会比其他人更有难度。

而圈层、门槛将决定了你后半辈子的起点,这一点绝对不危言耸听。

以今年过年腾讯为例,每个人发放了一手股票,折合人民币七八万元,这仅仅是除了正常收入、年终奖等等以外从天而降的钱。

单看这七万块钱并不算很多,但你不知道他们未来还有多少个凭空出现的7万,你更不知道我们和他们这后半辈子,每年的收入差距会有多少个7万。

更不知道,人脉资源都优秀的别人,拿着这7万去投资,能变成多少个七万。

这才是最可怕的。

当每个人起点都差不多的时候,城市、工作、认知,决定了收入的复利、增量,未来是成什么样的曲线。

结尾

中国在变,社会在变,我们的城市我们的金融都在变,务必不要拿20年前、10年前的规则,和认知来定义如今的当下,父母的教诲要听,但要选择性的听,除非父母的自学识和认知见解,完全跟得上时代。

而重点是,提高自己的学识、认知、见解。

中国当下的格局,和世界其他经济强国不一样,但也有相同点。

大城效应,大城虹吸是一定不可逆的,你可以把我前边大部分的话都当做笑话,但请一定要把大城效应理解透彻,能做出反应尽快做出反应。

换工作、搬家也好,购房也好,换一个更高的起点,不仅仅为自己,也为下一代。

少去创业,提升技能。用好杠杆,合理负债。选好城市,推迟结婚。

这是这篇文章我提炼出最核心的30个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