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一书生某甲,提着一条鱼去问相士老徐,...

 龙在深渊iw0as3 2021-02-23
古代一书生某甲,提着一条鱼去问相士老徐,据说老徐逢断必准,某甲问相士说,你看我能吃这鱼不。老徐看了一鱼,再看一下某甲,说:不能。某甲立刻把鱼煮了,放在相士面前,准备开吃时,又问相士:我能吃鱼吗?老徐依然说:不能!

某甲可就乐了,这鱼放在我面前,都做好了怎么不能,这下老徐可是要砸招牌了,正开心拿着筷子要夹鱼的时候,忽然房梁上掉下来一条大蛇,

这蛇一下就砸中了桌子,正中鱼盘,可惜一条美味的大鱼就散落在一地。鱼真的没吃成。某甲见此,非常佩服老徐的本事,就向老徐抱歉,并且拿出了酬金说,刚刚是一个玩笑,

我可是有事而来,老徐就谦虚地说:我那里有什么本事,你跟我开个玩笑,我就回你一个玩笑而已,我那里懂相鱼呢?

某甲就正色到,你看我能不能高中。

老徐上下打量了几眼,犹豫地说,嗯,我怕直接告诉你,会吓倒你,不敢说出了。某甲以为他还在生自己的气,就多次赔礼,很诚恳地让他说吧,你说什么我也不怕的。

老徐就说,你还是三天内赶紧回家的好,看你现在的气色估计过不了三天后的三更,更不要说什么中举人了。赶紧回去吧,再不会去怕就晚了。

某甲一听后就是心里就担忧起来,到了晚上辗转难眠,第二天就拿着盘缠和行李回家,这时很多同窗都劝他,老徐都是乱说的,想劝他不要回去,毕竟大家读了这么几年书,也不容易。

可某甲想想也是,就留了下来,可是晚上睡不着,就起来沿着树林走,这时听到了树林里有妇人痛哭的声音,

他既趁着月色好奇地走过去一看,见一个妇人在做傻事,他连忙过去救下妇人。便问她你为何要做此事,蝼蚁尚且偷生,何况是人。

妇人一看他是个书生,就说出自己遭遇,原来她夫君和人一起经营,但是却因为光景不好,合伙之人却借着丈夫喝醉的时候,让丈夫欠下了五十两的账目,那人却自己一走了之,等丈夫反应过来的时候,可家里怎么也不够还上这个数目。

这时有个媒婆上门,说服了丈夫,让她再嫁与十里外一户人家,那户人家正缺续弦人,正好出五十两,虽然夫妻情深,可是丈夫无奈啊,只好答应了,

可是她知道后,心中气愤,想着如此一来,还不如自己一走了之,就到了树林里做傻事,此时丈夫闻声而来,发现这个情况,立刻拖着妻子手说,你不要再做这样的事了,两人抱头痛哭起来。

某甲见此,心中不忍,就想想,之前老徐不是说自己也就这几天吗,

如果他说准了,钱财不过是身外物而已,即便是不准,我以后也可以慢慢积回来,现今帮他们二人一把,行一桩善事。

就让两人在这里等着,他去帮他们想办法,某甲返回客栈拿出了七十两银子,放入一个包裹里面,赶紧回到树林给了两人。

妇人丈夫打开一看,发现里面还多了二十两,就问某甲这是什么意思?

书生就说,有多余的,其实是想让你们再做点生意糊口,免得再遇上这样的情况了,

丈夫就说,先生的高义,对陌路之人都能如此,要我们怎么才能报恩。

某甲就说:还说那么多干啥,赶紧还了回去,免得多生事端。

夫妇两人想想也是,拜谢之后,问了姓名,就匆匆地回家了。

某甲也就回到了客栈,此时已经是天明了,他心中忐忑,想到今晚夜间老徐这话准不准,就没有心思看书,就这样迷迷糊糊的他过了一天,

到晚上的时候,他坐卧不宁,此时大家都出去看大戏,房间里空荡荡只有他一人,他也就去想休息一下,正迷糊的时候

忽然有人敲门,并且喊他的名字,他就很奇怪,大半夜谁找自己,打开门一看,原来是夫妇两人,原来来人清了账,就一路地找他,找了许多地方才最后找到这里。

三人正寒暄的时候,忽然一声的轰隆声,某甲床榻的墙忽然塌了下来,此时某甲一阵虚惊,如果不是夫妇两人,自己估计就给老徐说中了,

他就换了一个房间休息,第二天,恰好遇上了老徐,老徐就说,你这几天发生了什么事,真没见你红光满面的,这可是高中状元的富贵相啊,肯定是做了大善事,

某甲就一五一十地都说了,老徐就感叹到,一时之善念,却有如此之效,天佑善人啊!

不久果然,某甲连连得中,最后成为了翰林。家道渐旺起来。

本文来自《坐花志果》阳羡生

作者评语:“这位相士的确算是一个神人。能够看‘一鱼之微,何关于相’,很明显,这是他用来推脱某甲的委婉掩饰之词。

正心之人,见到巨蛇毁盘,就知道一饮一啄都是定命,不可强求;看到危墙压床,就知道死生有定时,不能幸免。慷慨解囊,救出狱中苦囚,门外来人,奇祸不觉顿消;成全人家骨肉,也就是保全自己的身命。善与恶,穷与通之变,只在一瞬之间,真是迅速快捷如声响!

福祸无门,惟人自召,难道还不信吗!
 
 
 
 #读书跨年季##那些年追过的书和剧##文化大拜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