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混沌大学第二曲线复盘

 申鹤 2021-02-23

很怀念小时候,那时报纸、杂志、电视和广播是我们的灯塔,图书馆是我们的星辰大海。那时我们的记忆力好于体力,没有云存储,只有脑回路。

这是申鹤公众号第187天的第187篇原创文章


周末两天,每天朝七晚十,跨越好几环来到混沌大学上课。

刚从得到大学毕业,又报名了混沌大学,一方面因为每天的公号输出,倒逼着自己要不断输入;一方面最近在研究知识付费,所以想着来知识付费领域做到很头部的公司学习模式;另一方面,最近在公司战略规划方面还是有一些困惑,混沌大学一直专注在商业创新上,所以,两个大学的课程,几乎无缝衔接。

但在来上混沌大学之前,我是带着审视的眼光的,因为之前看混沌研习社的课程,总有一种话不好好说的感受。

比如说,你可能听过这些知识:

第一曲线、第二曲线、分形创新、组合创新、单一要素最大化。

我第一次看到这些专业术语的时候,十脸懵逼,即便线上课的时候听李善友讲了一遍,但也还是很混沌。

混沌大学有一句黑话,叫“用第一性原理跨越非连续性实现第二曲线的增长”。

几乎大部分人看到这句话的第一反应都是“得,更不说人话了”。

我就是带着这样的认知偏见来到了混沌大学。

结果没想到,开课的最开始,领教老师讲到的三点学习的目标,竟然果真成为了我这两天学习的很重要的收获。两个月的课程,从此充满期待。

这三点目标是:

1、找到非共识(清零心态+批判性思考);
2、反脆弱(彼此引发,找到可能性,不要过度保护,开放自己);
3、找到同构性迁移的点。


所有知识都有边界,只有动态互学持续更新,才能避免教条化的学习。所以,接下来我就用自己的理解,在第一时间详细复盘一下两天所学如何应用在战场上。

从创业者的角度来说,平时我们一定会面对我们该做什么,我们该如何做的问题,那么,混沌的“第一曲线、第二曲线、分形创新、组合创新、单一要素最大化”这五大思维模型或许就能给你启发。

如何概述这五大模型的关系和逻辑呢?(下面这几个步骤你乍一看可能会看不懂,不要紧,可以在看完全篇文章之后再回来看)

1、企业先要找到公司的第一曲线,并看清楚企业在第一曲线中所处的位置,是欺骗性失望区?是破局点?是上升期?是拐点?是极限点?

2、如果已经到了拐点,那就要尽快为公司的发展寻求新的破局点,也就是找到公司发展的第二曲线。

3、如何找到公司的第二曲线呢?最稳妥的方式就是在第一曲线里面做分形创新。

4、如何做分形创新呢?按照五大拆分方式,把公司的各个要素拆分,去做要素的组合,或者将单一要素最大化。

5、如果其中的一个分形创新跑出来了,那这个分形创新就有可能发展成公司的第二曲线。

(图片来自网络)

你一定很蒙圈,没关系,我们就一个一个概念去梳理,单一概念是怎么回事?他们之间又是什么关系。

1
第一曲线

1、模型溯源——S曲线

  • 横轴:成本或时间

  • 纵轴:收益/用户

2、S曲线的发展路径:

起步发展平缓(甚至有下滑)——破局点——迅速增长——增长的拐点——前往极限点——下坡路

3、S曲线的三个阶段:

1)欺骗性失望区;

2)第一曲线;
3)极限点到衰退。

4、什么叫欺骗性失望区?

这个阶段内心的OS是:付出这么多了,什么时候是头啊?

eg:2007年,安卓系统刚出来的时候,系统全是bug,最开始只有HTC和AT&T两家公司合作,直到2010年12月,2.3版本出来,才真正被广泛认可。

be or not to be,that‘s a problem。


5、S曲线的目的:

判断自己企业的生命周期所处的阶段。

6、如何判断极限点是否到来?

  • 用户:用户还有增长的可能吗?

  • 区域:地理区域端还有复制和扩张的可能性吗?

  • 产品:产品还可以继续优化吗?

  • 管理:判断是行业极限点到了还是内部管理出了问题?

7、是什么导致了极限点?

对内:组织能力极限(僵化/熵增),创始人不敢改(规模太大)
对外:市场容量极限,供给能力极限,竞争加剧,替代性产品出现
政策/经济/社会/技术 变迁
现象:企业连续2-3个运营周期的环比下降,行业新旧技术更替(高铁VS长途速运)

eg:2014年中国移动遭遇增长拐点
要素一:替代性产品:微信
要素二:市场的饱和,新用户增长率腰斩

8、判断极限点的目的是什么?


要从用户、区域、产品、管理四个方面不断夯实第一曲线。前提是要做夯实的动作!

2
第二曲线


第一曲线开始放缓的时候,就应该开始第二曲线。

1、什么时候是启动第二曲线的正确时机?


以下三点一个都不能少:

1)第一曲线到达增长拐点之后与极限点之前,有足够的能力和资源开展第二曲线。
2)决策者是否愿意承认增长拐点的到来(正确意识到是结构性变化VS临时性变化)。
3)是否出现了或预测到会出现有利于第二曲线发展的十倍速要素/趋势/红利。


eg:字节跳动和抖音
2017年8月,头条用户增速放缓
2016年,短视频红利出现
2016年,头条积极孵化分形创新(抖音、西瓜、火山)
2017年,抖音大规模推广(第二曲线)

综上,在夯实第一曲线的过程中,发现可能10倍速增长的单一要素,在合适的时机分化为第二曲线。在团队行有余力的时候。且第一曲线有着很完善的引擎的时候。

2、如何判断你的创新是连续性创新还是非连续性创新(第二曲线)?

如果创新产品依然面对主要客户群体的主要需求,是连续性创新(夯实第一曲线);


如果创新产品主要面对新的用户群体和新的需求,是非连续性创新(发展第二曲线)。


eg:华为
2008年推出4G网络解决方案:面向供应商的连续性创新(第一曲线)
2012年推出智能手机:面向个人市场的非连续性创新(第二曲线)

3、初创企业刚成立,怎么成立第二曲线模型?(更好、不同、新生)


初创企业的第一曲线有可能成为所在行业的第二曲线,所以可以选择与行业主流企业的错位竞争。

eg:51talk(线上)和英孚教育(线下)

4、发展第二曲线最有效的方式是?


第一曲线孵化式,在第一曲线里做分形创新。

那么,什么是分形创新?

3
分形创新

分形创新是长出第二曲线的方法论。

1、什么是分形创新?

第一曲线本身也是由很多小的S曲线构成的,其中一条S曲线,可能会迭代成新的第二曲线。

eg:

生物界:原物种中小尺度的变异+选择=新物种

商业中:第一曲线中小尺度的创新+选择=第二曲线

2、如何发展第一曲线中的分形创新?

  • 隔离:要在一定的隔离环境中培养,包含对内隔离和对外隔离

  • 文化营造:鼓励小创新/新尝试,宽容失败

eg:映客,10万的创新基金,一旦看到有10倍速的可能性,就会投入大量资源

  • 一定在增长拐点之后,再开始分形创新

3、分形创新(次级S)都有哪几种形式?

1)是第一曲线的一个子系统;

2)是第一曲线里面的一个边缘需求;

eg:美团,在第一曲线里找到了边缘需求外卖,发展成了第二曲线

3)是第一曲线的变异尝试;

eg:头条,在第一曲线里进行了变异的尝试,抖音、火山、西瓜

那么,如何做分形创新呢?

4
找到能发展分形创新的要素

找到能发展分形创新的要素,或者把这些要素做重新的排列组合,然后去比对组合后的模型是否符合能成为第二曲线的条件。

那么,如何找到这些要素呢?

答案是:拆解企业各个要素的目标。

拆解维度越多,可发现的要素点越多,未被覆盖的要素点皆是可以跃迁的价值网。

1、拆解要素的原则

1)目标导向:为了实现什么目标而拆解?

2)MECE原则:无重复、无遗漏

2、拆解方式

1)从商业模式的角度拆解:

熊彼特式拆解法(技术、产品、市场、资源、组织);

需求满足拆解法(供给-需求-链接)。

eg:教育行业
需求侧:听说读写
供给侧:
教材:自有教材 VS 授权教材
教师:教室集中 VS 分散
教学方式:1对1 VS 1对N
价格:高价格 VS 低价格
场景:线上 VS 线下

2)从产品角度拆解:功能、模块、场景、体验

3)舱流程角度拆解:如用户生命周期、如端到端服务过程(SOP标准操作流程)

4)从产业链角度拆解:上中下游

上游:教材、教师、场地、设备(硬件、软件)

中游:销售渠道、推广渠道(自有流量、赢得流量(SEO、裂变、免费)、购买流量(SEM、广点通、头条广告、DSP、电视广告)、品牌PR(明星代言)德国)

总之,拆解到无重复、不遗漏的颗粒度。

3、拆解的目的是什么?

1)不稳定要素去除,尽可能按住不稳定性因素。

2)将要素做重新的组合创新;

3)找到有十倍速增长的可能性的单一要素(如短视频风口、5G网络),做最大化。

最后,我们就说说单一要素最大化。

5
单一要素最大化

借个大浪,乘势而起。

1、什么叫单一要素最大化?

一个同学举了一个很恰当的例子,比如,一个气球,如果你拿两只手去挤这个气球,气球不一定会爆炸,但是,如果拿一根针扎一下气球,气球一定就会爆炸,这就是单一要素最大化的威力。

2、为什么要做单一要素最大化?

因为有时候困局往往是一个闭环,总是不知道从哪入手,而破局点往往是一个关键要素,只要这个要素突破了,就能击穿阈值,闭环就能迅速构建起增长飞轮。

eg:滴滴早期的地推,涉及到一个逻辑闭环,这时候,团队找到的一个单一要素就是司机,只要能获得更多的司机,就能破局。所以地推团队就在火车站、汽车站这种司机会大量聚集的地方,一个一个游说。这就是属于滴滴早期的供给端的单一要素的发力。

10点下课,11点才到家,只能写这么多了,还会再有继续复盘的文章。

End


作者:申鹤

国士无双影视工场创始人&CEO

个人公众号“不在圈子里”

每天更新和创业、影视、体育、知识系统相关的原创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