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由巴奴的品控管理得到的启示

 申鹤 2021-02-23

很怀念小时候,那时报纸、杂志、电视和广播是我们的灯塔,图书馆是我们的星辰大海。那时我们的记忆力好于体力,没有云存储,只有脑回路。


这是申鹤公众号第627天的第627篇原创文章

今天学习到了一个著名餐饮企业的供应链课程,虽然餐饮和视频制作分属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但是在供应链管理和品控方面却有异曲同工之处。

这篇文章我就想谈谈,由餐饮业的品控管理,能给我们视频制作行业哪些借鉴。

这家知名餐饮连锁机构是巴奴,我们先来看一下巴奴是怎么做品控管理的。

巴奴的理念是,把控品质,要遵循两条线,底线与金线。

一、底线

1、设立品控部门

为什么要专门成立一个部门来干品控呢?让每个部门自己管理不行吗?专门成立品控部,不仅增加了环节,而且“钦差大臣”也不好当,凭什么你就能插手别人的专业工作呢?

之所以要设立品控部门,是因为巴奴甚至不要违抗人性的道理。

为了避免屁股决定脑袋,巴奴让品控部门来充当独立的“内部第三方”,直接向最高层汇报,严格地坚守标准。巴奴全体员工有5000多人,品控部门就8个人。创始人杜中兵有个经验:“品控部门就得招原则性强的人。老板说话也没用,他就认原则。”

2、品控的三方面工作

品控部门如何开展工作?品控什么呢?

巴奴的品恐部门有一套专业的体系,它用了三个层面的手段来撬动品控这件事,分别是品控标准、品控管理和稽核。

我们一个个来说:

首先,品控部门要参与所有流程、环节的标准建立、审核。大到每一条生产线上,工人怎么工作?小到后厨蓝色、红色和黄色的抹布,分别擦什么地方?每一个细节的标准,都需要品控部门参与制定。

其次,品控管理。跟建立标准的思路类似,管理也有标准。领导每天检查哪些环节、检查几次、几点查,都要有表单来记录。当然,这些不是品控部门直接去干,品控只管你的管理流程设计得好不好,问题有没有覆盖到。并且,检查结果要和绩效挂钩。

第三,标准有了,管理制度也建立好了,就能完全放心了吗?还不能,管理也会有疏漏的时候。这就需要第三部分,稽核——稽查和复核,你可以理解成突击抽查,这是品控部门特别重要的监督职能。除了按一定周期,随机去抽查各环节的工作,他们还必须参与验厂、抽样检查这些关键环节。比如:每当要合作一个新的供应商,巴奴的品控部门必须去对方的工厂车间检查,看是不是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品控审核通过了,才能合作。验货环节,品控也会强势介入,这事不对人,它有否决权。

以上,底线是一家餐饮企业的生命线,再大的连锁餐厅,只要食品卫生安全出了问题,哪怕是小问题,整个品牌也都会面临巨大的信任危机。因此,底线是第一位的。

对于别的行业来说,是不是也存在餐饮行业这样的生命线呢?生命线是不能破的底线,巴奴的这套由品控部门制定标准、品控管理制度、稽核三部分组成的品控体系,同样适用于别的行业。

二、金线

品控在巴奴是用来管底线的,巴奴还有一条金线,那就是对出品的高要求。

也就是如何能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这是企业做品控的第二个维度。

那谁来做这件事呢?品控部门的人干不了,为什么?因为更高标准的这件事,肯定要由比品控拥有高格局和视野洞察力的人来干,否则品控自己是有天花板的,千万不要变成将挫挫一窝的局面。

更高品质、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这件事情,要由产品管理部发起的,就类似是一个平台的产品部门一样,他们负责研究的问题是:企业怎么追求更好的品质/更好的用户粘性/更高的客户评价等等。

产品管理部跑在前面,把标准定得高高的,然后再由品控部来把标准落地、管理制度、做稽核。

这就是产品管理部和品控部之间的逻辑关系。

这一条金线的品控体系,就更具有普适性了。

所以你看,巴奴关于底线和金线的品控,能够给我们什么启发?

底线靠的是专业的品控体系,需要品控部门做标准、做管理、做稽核,去保证安全问题;而金线,是怎么样产品更好,让用户体验更好,它需要以来产品管理部门,发起对品质的不断追求和迭代,再把高标准,也变成可以操作的执行标准,贯彻下去。

作者:申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