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雕塑头条』刘炳南雕塑艺术空间

 雕塑头条武主编 2021-02-23

  ▲

  《雕塑头条》编辑部经过努力总算邀请到一位中国雕塑界并不陌生的特殊的雕塑家—刘炳南。他的特殊并不是他年过六旬、有不间断的四十多年的从艺履历、有三头六臂,奇怪的是他比青年人更前卫的艺术追求和执着的艺术创新、创意、创造,不仅玩起了新材料和新手法,还潜伏二十多年自学运用电脑做起了数字雕塑,这是中国雕塑界少有的探索型雕塑家,由于他有扎实的雕塑专业基本功底,在新材料的应用和数字雕塑方面得心应手,创作出了一批倍受圈内外读者和观众喜爱的雕塑作品,不仅应邀参加相关大展,还受邀在各大雕塑专集、刊物相继发表。

  刘炳南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家,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资深环境艺术师,广东省美协会员,广州职业雕塑家。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雕塑专业,先后深造于广州美术学院城市雕塑进修班和雕塑专业课程研究生,90年代就创立了自己的雕塑专业实体门户,在国内三十多个城市建有自创的雕塑作品,三十多次参加国内相关专业美展,二十多次荣获各类将项。

  本期《雕塑头条》主要录选了刘炳南的新材料新工艺的“金属焊接雕塑”和“电脑数字雕塑”等方面雕塑,他的每一件作品不仅展现了雕塑的艺术修养,其创意还体现在对社会、对环保、对人文等方面的正能量的情怀,不论是人物、动物、器物、或具象、抽象的作品,其背后都传递着一篇动人的故事情节,给人是很接地气的读物,这就是刘炳南以及作品的特殊所在。

雕塑家简介

刘炳南

1954年生于湖北孝感市,

1977年考入湖北美术学院雕塑专业,

1984年进修广州美院城市雕塑专业,

1991年攻读广州美院雕塑课程研究生,

1993年在广州创立雕塑专业机构。

雕塑作品相继建立在国内30多个城市。

雕塑作品30多次入选全国和省级大美展并多次获奖。

1982年湖北美术作品展银奖,

2000年中国西部城市雕塑邀请展优秀奖,

2009年第11届全国美展暨首届中国美术奖铜奖,

2009年广东省国庆60周年美展铜奖,

2009年中国环境艺术第二届雕塑类最佳奖,

2010年广东省美术家协会荣誉奖,

2011年中国雕塑专业委员会20周年贡献奖,

2011年中国环境艺术第三届雕塑类最佳范例奖、优秀论文奖,

2015年第五届中国园博会景观雕塑金奖。 

作品欣赏—金属焊接雕塑

《入学路上》 金属焊接  2009年

走近刘炳南的心灵艺术空间

文/张  俊

   无声的雕塑,被称作凝固的音符,但走近一尊有生命力的雕塑,却又分明能感受到雕塑家谱写那音符时的脉博跳动。我看刘炳南的雕塑作品,常常就有在于无声处听天籁之音的感觉,观赏时的遐想常常让我走近他的艺术心灵空间,仿佛看着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博士》金属焊接  2009年

   艺术的基本功能就是要以情感动大众,雕塑家对于情感表达的追求似乎有自己独特的路径,因为那是要在冰冷中求温度、在坚硬里求柔软、在板块上求曲线,所以他的眼光总是会及人所不及,善于发现人心中最柔软的那一块,并通过艺术形象的瞬间再现,来引发观赏者的共鸣,如是他的创作才会有蓬勃的生命力。刘炳南显然是深谙此道的,从艺几十年来,他的艺术眼光总是盯在普通众人身上,从他们日常的生活中去发现感动的情节,展示人性美好的瞬间,为永恒的情感主题赋予新含义。从他早期的《阳光下》、《我错了》、《苗苗》,到现今的《夜幕下的环卫工》、《返乡》、《金婚情歌》、《天地情缘》,等等,这些无不一以贯之地歌颂着普通人的平凡生活与动人情怀。也正是因为如此,他的雕塑作品才接地气,深受到人们的喜爱,从而在城市的时空中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留守族》金属焊接  2008年

   艺术家的艺术眼光也是有社会属性的,他们总是巧妙地用作品来表达对社会生活的关注,来诠释对社会问题的态度,以及提出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等。艺术作品越能反映社会问题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就越能尖锐地揭示社会的深层矛盾,也就越能引起人们对这类问题的群体反思,从而在艺术的良知中感悟生活的真谛。刘炳南近些年的创作是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感的,他总在自觉追随时代的步伐,敏锐地发现着改革开放后所带来的思想、情感和人际关系的新变化,尤善于高举起艺术之鞭,去鞭鞑那些愚昧落后的现象。他的《入学路上》、《留守族》、《博士》等,是那么生动地提出了生活中不容回避的问题,响亮地敲响着道德危机的警钟。在他看来,雕塑的形象再现不单是一个空间环境艺术问题,更多的应是艺术良知对真善美的深切呼唤,这样才能使美好的人性回归,也才能使身边的生活更美好。这或许就是一个雕塑家与他的作品,在一座城市空间中应有的艺术功用,刘炳南显然是努力在做到这一点。

《天地情缘》 金属焊接  2010年

   在雕塑创作中,艺术风格的变化是很快的,因为人人都想特立独行,个个都要与众不同,然而在艺术创作材料使用上的变化却不是那么快,变来化去也无非是石、铁、铜、钢、木一类。其实新材料的使用不仅代表着一种新艺术理念,更代表着一种新表现手法,以及一种新艺术品种的诞生。可以说谁在这方面勇于探索,善于发现,巧于使用,大胆表现,谁就能标新立异二月花,从而走在行业的前例。几十年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刘炳南,自然也是想在新材料使用上玩出新花样的,近些年他用金属焊接创作的《妈妈的翅膀》、《故乡的传说》、《戴脚镣的鸸鹋》、《我也要参赛》等作品,就是利用了金属材料,特别是被人看来是废弃的钢片、铜丝、铁棒等材料,抓住金属可塑性强的特点,创造了不少独特的艺术造型,张扬了作品个性魅力,给人以视觉一新的感觉。他的金属焊接作品《博士》能获得首届中国美术奖铜奖,应当说与他善于创新试验是有着一定的关系的。艺术的奖牌从来只属于勇于冲刺的领跑者。

     

《我也要参赛》 金属焊接  2010年

  刘炳南在中国雕塑界闯荡几十年,是一个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求艺者,可如今已六十有四的他,依旧还保持着年轻时的那种进取姿态,在广阔的雕塑艺术空间里辛勤耕耘着!

《金婚情歌》 金属焊接

《回归》 金属焊接  2015年

《夜幕下的环卫工》 金属焊接  2010年

《妈妈的翅膀》 金属焊接

《故乡的传说》 金属焊接

《最后的晚餐》 金属焊接

《言传身教》 金属焊接

作品欣赏—电脑数字雕塑

《力的构成》

《春天》

《凤栖丹阳》

《小鸟天堂》

《新苗茁壮》

《老城的记忆》

《时光隧道》

《高速时代》

《同心协力》

《再接再励》

《长江拖船埠》

《楚庄王》

作品欣赏—室外雕塑

《在那红棉盛开的地方》 彩色雕塑  2011年

《人民战士》 彩色雕塑  2008年

《周建屏》 铸铜  2011年   立于江西抚州名人园

《黄火星》 铸铜  2011年   立于江西抚州名人园

《罗汝芳》  铸铜   2011年   立于江西抚州名人园

《李 》 铸铜  2011年   立于江西抚州名人园

《临川四才子》 铸铜  2011年   立于江西抚州名人园

《饶漱石》  铸铜   2011年  立于江西抚州名人园

《赵醒侬》 石   2011年   立于江西抚州名人园

《傅烈》  石   2011年   立于江西抚州名人园

《吴澄》 花岗岩  2011年   立于江西抚州名人园

《达芬奇》花岗岩   2014年

《三下五去二》 铸铜  广州沙面广场

《广东凉茶》 铸铜  广州上下九路步行街

《伴》 铸铜   高220cm

《拓展》 不锈钢   高2100cm  2001年  京珠高速湖北段

《丰硕》 不锈钢  高1100cm   1995年  顺德

《起点》 不锈钢  高1100cm   1995年  顺德

《旋》 不锈钢  高480cm  1995年  深圳观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