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雕塑头条』孙振华专栏 | 什么是中国当代雕塑的新变化

 雕塑头条武主编 2021-02-23


雕塑头条

编者按:随着时代的变迁,雕塑创作也不断的千变万化。随着科技的发展,雕塑也运用了先进的科技……                  

2000年以来,中国当代雕塑所发生的变化有目共睹。

这些变化的基础是什么呢?

2000年以来,除去政治和经济的原因,更直接影响雕塑发展的关键因素有两个,媒介和图像,它们构成了一种新的视觉文化格局。

著名媒介问题专家麦克卢汉曾说:“文化中的一切变化都是媒介的结果”。意思是,文化的千变万化,无非是不同媒介的作用。

雕塑何尝不是如此!

电子媒介出现以后,电影、电视、计算机、互联网、物联网、三D打印、人工智能、交感技术……不仅深深地左右着当代文化,也影响着当代雕塑。雕塑的思维方式、技术手段开始全面地由过去传统的“手工艺”型,向着多元化、复合型的方向发展,雕塑不可避免地要在与当代思想、当代科技、当代文化的相遇中,寻求新的可能。

与媒介有关,中国在2000年之后真正进入到了一个图像的时代。各种图标、图示、图解、广告、海报、电视图像、计算机图像,成为人们了解和接触世界的主要方式。

图像时代带来了整个世界的视觉化、图像化;同时,它可能带来的问题是,图像的泛滥;图像与真实世界的距离;——图像作为一个独立的世界,无法真实地反映人和对象的现实关系。

在这个日益图像化的世界,过去那些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生活因素,那些为雕塑所垂青的,具有体积感和重量感的世界,似乎变得无足轻重,可有可无;反而是那些说不清出处,讲不出来源,从形形色色的纸上和屏幕上蹦出来的“虚拟”的图像,占据了视觉的中心位置。这些图像,不仅“虚”、“实”不分;而且“真”、“假”难辨。 

面对这种新的视觉文化情景,2000年以后,中国当代雕塑产生了显著变化:

一、当代雕塑的代际交替和变化。

2000年以前已经成名的雕塑家此时出现分化, 一部分人继续前行,不断有新的突破,依旧引领着当代雕塑的发展;另一部分人则依然停留在2000以前所形成的语言风格、材料方式中,在个人所关注的领域中。

2000年左右,一代新人崛起,此后,他们逐渐成为当代雕塑创作的主力军;2010年左右,又有一批更年轻的新锐雕塑家进入人们的视野。

其后,在一系列的展览中,特别在关于青年雕塑的展览中,这种代际交替和变化的特点十分明显,新一代青年的雕塑家成为最有代表性,最能体现雕塑变化和发展的一代人。

二、图像化、娱乐化的雕塑大量出现

与新媒介、图像化相关,2000年以后的青年雕塑创作,出现了大量“虚拟化”的雕塑形象和“嬉戏化”、“卡通化”、“动漫化”的雕塑作品;色彩在雕塑中广泛运用,使得许多当代雕塑外观效果变得光洁艳丽,色彩斑斓。

三、重新思考、呈现空间   

  当代雕塑家对空间的重新思考和呈现体现在:重新思考人和雕塑的空间关系:人的活动与雕塑场景之间的关系;物理空间、生活空间、艺术空间之间的关系;以及雕塑空间存在方式的多样性。2000年以后,当代雕塑更多地突破雕塑的边界,成功地融合、借鉴其它当代艺术的方式,开始与装置、影像、行为等进行“无缝对接”。

四、重新思考、呈现时间

对传统雕塑、现代主义雕塑而言,时间就是过去;对于当代雕塑而言,时间就是此刻。当代雕塑在时间上的变化最集中地表现在2000年以后,当代雕塑完成了一个转变,由历时性的时间,变成了当下性的时间,即此时此刻。

这是因为,从时间角度看,雕塑在当代之前,无非是雕塑家用受制于特定文化、传统的方式,对时间的回应。这种回应大致分为两种:通过概括、选择、加工,把有限的人和事(纪念性、标志性、个别性)浓缩在一个特定的空间,放进了无限的时间序列里;或者是反过来,让无限的事物(神祇、理想、普遍性)通过具体、有限的形体、空间和材料,放置在特定的时间中。

  当代雕塑在时间上的变化使现场变得很重要,体验变得很重要,感受变得很重要,它们注重当下,而永恒的,纪念性的时间属于过去。

2000年以后,当代雕塑对时间的思考还表现在,“运动”在当代雕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展现,雕塑更多地开始动起来。当然,时间在当代雕塑中的引入和雕塑的空间移动是相关的,和雕塑的变化的过程也是相关的。

五、身体成为当代雕塑的本体论和方法论

在雕塑的历史中,身体是一个不断被发现的过程。这涉及到对身体的理解。在很长的时期内,身体只是雕塑的题材,或者说表现对象。反过来说,雕塑只是身体(人)这种题材的载体,它承载信仰、理想、历史、故事。

在当代雕塑中,身体逐渐演化为本体。为什么是本体?因为身体开始成为雕塑的源头,或者说雕塑创作的出发点,成为雕塑之所以是雕塑的根本理由。显然,雕塑的身体本体和过去的形体本体在理解上完全不一样了。

身体一方面可以是雕塑的本体,另一方面,身体也是一种方法论。从身体出发,它可以成为思想的中介和工具,成为一种观察的角度和途径;从身体出发,可以重新阐释与雕塑相关的许多问题。

对身体的关注还延伸到对雕塑的感受方式、感觉通道的关注。尽管触觉与雕塑的关系以前也有所提及,但真正开展深入的研究和实验还是在2000年以后,特别是2010年以来,它在当代雕塑界几乎成为一门显学。究其原因,恐怕仍与当下的视觉文化格局有关,人们越是强调视觉化、图像化,雕塑家们就越不甘心于此,他们越是要另辟蹊径,通过触觉和身体,建立雕塑的主体性。   

六、以新的态度,重新关注物性、材料、实体

   出于对虚拟现实和图像生存的反拨,物性、物质材料、物质实体重新得到了当代雕塑家的关注。近几年,对物、物性、雕塑材料的研究在当代雕塑家中间,特别在青年雕塑家那里极为重视。当代雕塑家正是借助这些具体、可感、可触的物质材料所构筑的实体世界,来彰显自身独有的价值存在。

  需要指出的是,当代青年雕塑家对材料的重视与现代主义雕塑家对材料的重视并不能等价齐观。其区别在于:首先,当代青年雕塑家是在公共性和私密性的相互关系中表现个人性的;现代主义雕塑的材料运用侧重私密性,它们是晦涩的,内心化的,不考虑观众是否理解;当代雕塑家在重视材料实验的时候,兼顾了公共性,不仅强调作品材料与个人的关系,还同时考虑和观众形成交流、对话、互动、沟通的可能。其次,现代主义的雕塑的材料的使用是建立在精英主义、纯粹性基础上的,有为材料而材料的倾向,而当代青年雕塑家更多使用日常生活化的材料,生态的材料,废弃的材料,从而显出区别。

七、高新科技手段在当代雕塑中的引入和运用

  近十多年来,当代雕塑创作中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手段已经蔚然成风。在每年毕业季,雕塑专业毕业生作品展已经成为观察当代雕塑新进展的一个重要窗口,其中引入入胜的部份就包括大量对新的科学技术手段的运用:3D打印雕塑、影像作品、动画作品、动态雕塑、声光电技术的运用、交互感应技术的运用等比比皆是。对新技术的敏感和兴趣,成为青年学子们得天独厚的优势。

八、以新的姿态介入社会,介入公共领域

2000年以后,当代雕塑不再像过去那样,拒绝进入公共空间,拒绝成为城市雕塑。相反,当代雕塑开始转向对公共领域和公共空间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过去曾经被打压的当代雕塑作品,也随着公共文化的市民化和大众化,越来越多地进入到公共空间;城市公园、广场、街头以展览、竞赛形式出现的当代雕塑作品也越来越多,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当代雕塑向社会和公共领域的扩展。

当代雕塑追求社会化、公共性的另一种努力则是2010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当代雕塑家开始深入乡村,与农民互动,将当代艺术、公共艺术引入乡村,例如,四川美院雕塑系的“羊蹬艺术合作社”项目;中央美院雕塑系的贵州“雨布鲁”的乡村公共艺术实践;西安美院石节子村的艺术实践……目前,这类实验方兴未艾,为当代雕塑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领地和可能。

 以上所列举的,仅仅是从雕塑家和雕塑作品的角度所看到的自2000年以来,中国当代雕塑所产生的变化。当然,说到这里远远还不够。如果从艺术制度和艺术生态系统的角度,应该梳理和研究的问题还有很多。例如:当代雕塑的生产和消费机制;当代雕塑的市场;当代雕塑的展览和活动;当代雕塑的媒体、宣传和推广;当代雕塑的批评和理论……只有把当代雕塑放在这个大的制度系统和生态链条中,我们才可望真正全面、细致地把握2000年当代雕塑产生的变化。

作者简介

孙振华 

博士、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中国雕塑》主编

中国美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四川美术学院特聘教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