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匠人精神”

 思想者札记 2021-02-23

“匠人精神”在中国被炒得纷纷扬扬,央视在连续播放《大国工匠》纪录片,央视发现之旅也在播放《匠心智造》节目。我所在的胶黏剂行业有也许多企业参与了《匠心智造》节目的拍摄,到底什么是“匠人精神”呢?

我认为,“匠人精神”最重要的两点是专注和坚持。专注就是不贪婪,不贪求扩张和更多的财富,而是精益求精,把产品做到极致;坚持就是耐得住寂寞,静得心来,坐得下来,几十年如一日而不觉得乏味。“匠人精神”最看重的不是金钱回报,而是希望能够做出好的产品让顾客获得美好的体验。

统计表明,全球的百年企业中,日本有3万余家,居于榜首,其次是德国有1千余家。为什么长寿企业集中在这两个国家?重要原因之一是这两个国家的企业具有“匠人精神”。

日本人非常看重“匠人精神”内涵,甚至可以把它看作是国家强大的根基。“匠人精神”在日本人中可以说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心态,它是一种对工作认真负责、专注不移的态度,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兢兢业业、不懈不怠,既创造了价值,也给自己带来了富足生活。

位于日本东京吉祥寺商业街有一家叫小竹的点心店,只有3平米,年销售额居然高达3亿日元(约2000万人民币)。小店只出售羊羹和中饼两种点心。小店的羊羹每天限量150个,每人限购5个,为了买到这种梦幻羊羹,许多人早上四五点钟就来排队,要是赶上节假日,甚至有人半夜一点就来排队,这种情况居然持续了40余年。店主把制作羊羹当作毕生的事业,用心去做,严格要求每一个环节,做到极致,近乎于道。

百达翡丽是一家始于1839年的瑞士著名钟表品牌,位居世界十大名表之首,是瑞士仅存的真正独立的制表商之一,所有零件都是自己生产。它的超级复杂功能计时系列极受欢迎,售价高达50万美元。百达翡丽每年只生产5万块表。百达翡丽的工艺极其复杂,共有252个零件,工匠需要整整1年时间才能完工,而训练一名百达翡丽制表师则需要10年时间。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美感无处不在,即使在看不到的表壳之下,手工打磨的连接、边角、机芯上美丽的圆形纹理,这些都是细微之处,却也经过精雕细琢。

中国制造经历了30余年的发展,在全球获得了物美价廉的称号。中国的大多数企业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起来的,在以模仿为主的道路上快速成长,以成本优势积累了大量财富与技术,但中国制造在精致程度上与欧、美、日国家相差甚远。要想实现中国企业的转型升级,获得中国制造的新形象,中国企业需要培养“匠人精神”。

面对转型的压力,中国企业最需要的不是妄自菲薄,而是静下心来研究自己的产品,培养自己的员工,锤炼自己的管理,让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像匠人一样踏实严谨、追求卓越。那么,中国企业如何才能拥有“匠人精神”呢?

我认为,首先是要尊重“匠人”。这里的“匠人”可能是真正的手工业制作者,也可能是程序员、工程师或者是生产线上的工人。尊重不是空谈,而是能够切实体现在回报上,使严谨而努力工作的“匠人”得到最好的激励。

其次,“匠人精神””的培养需要严格的环境。只有严格的领导者、严格的生产检验环节才能够培育出这种精神。想想当年海尔因为冰箱质量不合格而在广场上将劣质品统统砸掉的张瑞敏,那是一种怎样的气魄,冰箱在那个年代是稀缺产品,生产的成本很高,但是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统统砸掉,而且是当着全体员工的面砸掉,这是表明一种态度,那就是企业不允许出现差的产品。看上去是付出了很大代价,却是真真切切地在每一位员工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这颗种子就是海尔将产品质量看得比任何金钱都重要。

最后,企业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决心,必须将“匠人精神”当作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把“匠人精神”根植于每位员工的灵魂之中。每个希望获得永续发展的企业都必须真正地静心坚持,向日本与德国的企业学习,去掉浮躁之心,将“匠人精神”和企业长久发展看成最重要的事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