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看待失去“狼性”的“佛系”一族?

 思想者札记 2021-02-23

思想者札记——关于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期望与大家思想碰撞、心灵互动。周一、三、五 晚上20点发布三篇原创文章。欢迎投稿敬请阅读、分享、评论!

不知什么时候,佛系作为人群标签开始在互联网流行。佛与世无争,有人给“佛系人群画像,说他们三不想:不想工作、不想结婚、更不想生孩子。

 “佛系人群,普遍认为以90后居多,95后尤甚。这与我国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市场化改革,时间上出奇的吻合。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他们“ I Don’t Care”,对一切都不关心呢?

社会的“内卷”化,让越来越多的人厌恶竞争    

内卷作为又一个网络热词,正在被人们关注。用物理学解释,内卷就是系统的熵增。而社会内卷,则是社会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竞争个体的空间越来越小。

我国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逐步走向市场化改革的,市场化改革初期,主要表现为城市要素市场的开放。那时的竞争仅限于某一领域内,随着市场化的深入,全民参与市场,全民竞争的时代来临。一方面是大量劳动力进入市场,带来的人口红利;另一方面是进入市场的新增要素越来越少。

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开始在日趋饱和且有限的市场内竞争,社会便开始出现了内卷。90后正是在我国市场化改革中成长起来的,他们看到了父母辈们的艰辛,而且又是在父母努力,以后孩子就不用那么辛苦了的教育理念中长大。

90后大多数家庭不再像以前那样有弟兄姊妹,大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他们在物资充足的环境中长大,父母不算太老,为他们创造了良好的生活条件,甚至结婚的房子都给准备好了,他们没有太大的生活压力,于是就成了“佛系”人群的社会主体。


随着市场化的深入,一代人的价值观正在悄悄改变     

2014年的春晚,一则小品把老人倒了,扶不扶的社会现象,推向了社会舆论的巅峰。甚至在更早之前,以为本的传统价值观正在悄悄发生变化。

城镇化加速时代,唯是图也深深影响着每一个进城的人。看病是贵的,教育费用是高的,房价也是高的,生存压力像一座大山,压得很多家庭透不过气来。这是造成许多人不想结婚、不想生孩子的原因之一。

人们一直奉行的修德,受外部文化的冲击,特别是市场化影响,正在被个人自由、“享乐主义”所代替,一部分人的价值观开始扭曲,物化的价值追求,逐渐成为普遍的人性

当一个人、一个社会被金钱和物质占有时,伪善的价值观便荡然无存。这也让我们从另一个方面看到资本的力量。记得2019年,央视制作了一部纪录片《资本的力量》,主要反映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巨大变化。其实,变化的不仅仅是城市面貌,也有人的价值观。


佛系人群,悄然消失的社会活力      


人们安于现状,原本是有利于社会稳定的。作为一个社会来说,处于中间阶层的人越多,他们社会越稳定。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社会,大多数人都满足现状,无欲无求,那岂不是阴阳不交,万物不生的社会病态吗?

陈继儒《小窗幽记》中这样写道: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还有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生态度,都极其符合佛系人群的心理。如果一个人这样,固然是品高德厚;如果一个社会是这样,那就是大问题了。

佛系社会不亚于被驯化了的宠物,如何在丛林中虎口夺食呢?特别是西方强国资本的狼性会时刻吞噬每一个利益空间,资本一旦转化为国家的意志,就意味着国家之间的战争。

当前,我国正走在崛起之路上,全民族都背负着一个伟大的复兴梦。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狼性,拿什么和渔利世界的西方强国对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