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孩子,是天生的,坏孩子,才是教育出来的!!!(二)

 新用户6779qZBn 2021-02-23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家人、孩子能成功、健康、幸福,这是符合人类自然发展规律的,且符合心理学对人类天生都是积极向上的心理研究,没有哪一个人生下来就想要当差生、当罪犯,如果有,估计当时就没命了!所以,大家记住一句话:好孩子是天生的,坏孩子才是教育出来的。

                                                                                        ——周强

            从和谐到战争

男孩一家本来是和谐的一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大约从11岁开始,家庭中的环境已无法满足他天赋的进一步发挥了。

小男孩越来越让家里人头痛,甚至有时还会责备母亲智力不足!并且不断冲撞母亲!作为家长有意无意总想控制孩子的本能,结果却不断引发意志较量。妈妈对儿子总是有这样那样的期待,保持房间干净、不咬铅笔、按时睡觉等,这些忽然间就成为了双方摩擦的起源。

男孩的爸爸也认为,他不是一个乖巧的孩子。青春期的孩子们会发生巨大的转变,做事磨蹭,上学经常迟到,总是咬铅笔头,不叠被子等等让父母头疼的事情。12岁的任性男孩终于有一天,在吃饭时跟母亲吵了个天翻地覆。一旁的父亲忍无可忍,端起桌子上的水就泼到了孩子的脸上!孩子也不示弱,低吼着,咬牙切齿地说,感谢给我洗了个冷水澡

如果是自己的孩子,这要怎么办?

世界上最明智的决定,爸爸带着他和妈妈看了心理医生

这个男孩就是比尔-盖茨,他回忆当时的情况,我向心理医生痛诉想控制我的父母。

心理医生告诉老盖茨和玛丽,儿子最终也是必须赢得“独立战争”的胜利,少对他生活进行干涉。盲从了心理医生的话,小盖茨与父母的关系慢慢缓和起来。

在回顾儿子成长经历时,老盖茨自豪的说,我不得不为这个明智决定而庆幸,如果没有见心理医生,也许就没有如今的比尔-盖茨,更不会有微软。

在与心理医生见过之后,了解了盖茨独立的个性后,他意识到来自父辈的言听计从的教育方式已不适合用到小盖茨身上,他决定用一种更为平等与尊重的态度与儿子交流,并取得理想效果。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发展,大家也要向比尔-盖茨的父母学习,当我们在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先思考,到底是谁的问题?

从比尔-盖茨的这个案例来看,家庭教育是随时代变化而变化发展的,家长要学会根据孩子各个阶段的特质,心理对教育方式适时调整,只有这样才会帮助孩子找到通往成功的正确道路。

为了培养小盖茨的情商与自信,老盖茨发明了“家庭奥运会”比赛,与孩子在游戏中沟通和教导。这不但激发出小盖茨的好奇心与自我意识,更让盖茨懂得了互助、友爱的处事标准。结果,盖茨把在“家庭奥运会”中得到的启发,推出名为“微软游戏”的户外竞赛项目,并成为微软公司每年必不可少的重大活动之一。

           在家庭教育中,游戏是很重要的教育方式。

家长和孩子一起游戏,不仅可以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情商和智商。孩子们还可以在游戏中接触新事物,同时,感受到家人的关怀,最关键的是通过虚拟的竞争环境,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冒险和进取精神,赢了,孩子们的成就感会油然而生,并自我肯定,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竞争向上的意识,有利于他们成熟以后,执知识之戈纵横于人生的舞台。败了,很正常,大不了再来一次,培养孩子的意志力与平常心。

孩子在思想、心理上与我们成人有很多不同看法,现在看到街上骑着灯光闪亮,音乐震天的电动车的孩子,我会笑,我也是从这个年龄段过来的,我理解,了解这时的心理,感觉自己很炫。

遵从大自然法则,遵循人类生理、心理的发展和成长规律,孩子到了这个年龄 必然出现这些情况,因为他还不成熟,会做出很多我们看似可笑或者幼稚甚至荒唐的事情。

尊重孩子,与孩子之间能够平等、坦诚的交流,我们就不必担心我们的孩子,一旦真正达到平等原则,即便我们与孩子发生争论,也不是问题,因为这是一种有益的、增长见识的做法,同时我们与孩子之间也增进了对彼此的了解,即改善孩子对事物的看法和想法,也改善我们自己本身对新鲜事物的看法和想法。与孩子经常聚会讨论一些话题吧,一起开阔视野!  

比尔.盖茨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后,他的孩子一出生就倍受人们的关注。甚至有竞争对手说,这下好了,盖茨一定会花更多的时间在孩子身上,我们可以趁机超越他。但事实并非如此,他跟太太说,除了给孩子喂奶,其余时间不必管她。为什么这样做,比尔.盖茨绝不是担心竞争对手超越自己,而是为了从小培养独立意识。他认为,若想让孩子成为优秀的人,关键是培养孩子的性格,而非培养学问。性格其实就是心理学强调的健全人格。

比尔.盖茨的想法与做法符合了爱因斯坦的说法,爱因斯坦说,想让孩子成为人,首先学会独立生存的能力。

孩子上学的第一天,比尔.盖茨亲自领孩子去学校报到。孩子送进教室后对孩子说:“今天,你已经认识到学校的路了,从明天起,爸爸、妈妈就不再接送你了,一是没有时间,二是没有必要。”从此,孩子每天早上独自穿过三条街去学校,放学后自己回去。有时回到家,看见家门紧锁,不会像其他小朋友害怕、哭,找父母,因为爸爸早就说过,你自己想办法到附近任何可以去的地方。

 比尔.盖茨说到做到,哪怕是顺路经过孩子学校的门口,哪怕是刮风下雨,他都坚持让孩子独自上学、回家。有一次放学的时候下雨,孩子光着脚快速跑到马路边的商店门前,然后,顺着门前的避雨地带走。比尔盖茨的太太坐在车里,看见孩子淋着雨深一脚浅一脚的样子,心疼不已。

而盖茨则说:“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不是让孩子仅仅具有独立的意识和态度就够了,必须让孩子自己去经历,让他自己扫除障碍,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学到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才能用各种有效的方式去自行解决问题。”

比尔.盖茨的做法,或许在我们看来有些残酷,或者我们根本不可能做到,但绝对是理智的。科威特的教育家穆尼尔.纳素夫曾说过:“独立能力是人生的基础。”如果一个人无法独立,那么她根本无法面对人生的变化无常。所以我们要克服了依赖性,经受艰苦环境的磨练和考验,才能走向成功。反观我们现在的家庭教育以吃好,喝好,学习好,不磕不碰,听话为主,其他的一概不予关注,为什么?

我们内心总有一个侥幸心理,等等,等什么,等孩子长大再说。真正等孩子长大了,也晚了。

犹太人享誉世界的原因不是智力与财富,而是倡导独立精神,世界闻名“石油大王”洛克非勒、“金融巨子”摩根、“新闻大王”普利策等等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们都有着巨额的财富,但是,他们的财富都还予了社会,而不是留给自己的子女。

这样做就是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让孩子自己为自己赢得一切,而不是成为“寄生虫”“巨婴”。

把主要目标放在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上才是父母该关注的,为孩子独立性的发展提供条件和机会,教给孩子独立做事的知识和技能,让孩子自己去做。

反观现在的家庭教育,有许多是与盖茨做父亲的原则大相径庭的。许多父母,对孩子视为掌上明珠、口中宝贝,惟恐生活上吃着了苦,受着了累;或者自己当年确实含辛茹苦历经了磨难,如今想在孩子身上寻求补偿,于是在孩子面前出手无比大方,孩子对金钱的要求是有求必应,新年压岁钱一给就是几百上千元,而且有时会说一句话:“这些财富将来还不都是你的!”这种说法无意识给孩子了一种观念:反正自己无须努力照样可以过得很好。于是一幕幕悲剧由此上演!如此的父爱、母爱,是爱之愈切,害之愈深。

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让孩子明白,这是我自己的事,我自己 可以,一旦孩子养成了这个好习惯,自己以后的发展就可以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了。

调动孩子的思维能力,无论孩子做什么事,第一次或者第二次甚至三次都不会成功,真正聪明的父母这时的做法是引导鼓励孩子共同开动脑筋,就像比尔盖茨的姥姥一样,寻找不同的方式方法重新开始。千万千万不要成为孩子的代言人和代行者,父母要用启发、帮助的方法使她自己想办法去做,强调一定要允许孩子犯错误

学会让孩子独立,是父母首先要学会的一门课程。现在的父母亟待改变的是像老盖茨说的自己头脑中的陈旧教育观,放手,就是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放权,既不满足孩子过分的要求,也不过分干涉孩子的自主活动,让孩子有自己的独立判断和见解

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我们只需引导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积极动脑筋,引导她自己动手解决,提高孩子的自我判断能力。要知道,孩子回答时笨嘴拙舌,动手时笨手笨脚,记住,这是孩子自己动脑想出来的和动手做出来的,是不含水分的真本事

这种来自孩子原汁原味的创造,比父母包办代替的更有价值。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实际问题,带来的那种愉悦会让孩子变得更加自信,而孩子历经曲折克服困难的过程又会使孩子de意志变得坚强。

父母不需要怀疑孩子的能力,担心她能不能做好,会不会发生意外,你越是信任孩子,越是放手锻炼,孩子得到的锻炼机会越多,实现父母期望的时间就越短。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培养孩子勇敢的个性,让他们成为自立自强的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孩子自己去闯世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