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辛弃疾的这首词,三问三答,互相呼应,感怆雄壮,意境高远

 acerbookstore 2021-02-23

公元1204年,辛弃疾被调任到镇江做知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建功立业的地方,而在当时已经成为宋金对峙的第二道防线。一天,辛弃疾来到京口(即镇江)北固亭,触景生情,不胜感慨,因此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词作。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宋代〕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这首词以一个问句开始,“何处望神州”,“神州”指的是中原大地,当时已经被金国占领,所以辛弃疾才有此一问,在哪里才能眺望中原故土呢?接着词人自问自答,“满眼风光北固楼”,词人登上北固亭以望神州,但眼前能看到的只有北固楼的优美风光。

词人接着提出了第二个问题,“千古兴亡多少事?”从古到今,到底有多少影响国家兴亡大事呢?面对滚滚东流的江水,面对悠悠往事,辛弃疾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愁思和感慨。“不尽长江滚滚流”,既是把问题的答案融进了江水中,也是借江水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将历史的浓厚感展现了出来。

词的下片主要是赞美孙权,“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意思是孙权在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坐镇江南,统领千军万马,面对强敌却从来不曾低头。

在将孙权塑造曾不可一世的英雄后,辛弃疾再次发问,天下的英雄谁才有资格当他的对手呢?然后再一次自问自答,“曹刘”,只有曹操和刘备两人而已。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曹操曾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刘备)与操耳。”辛弃疾也是借用这个典故,将曹操和刘备拉过来给孙权当配角。

其实从辛弃疾的《美芹十论》来看,他对孙权的评价并不太高,而在这首词中却将孙权作为三国第一英雄来颂扬,这是为什么呢?结合历史来看,孙权当年“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极似,辛弃疾这里赞颂孙权不畏强敌,其实是对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南宋朝廷的鞭挞。

这首词主要是通过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能像古代英雄那样金戈铁马,建功立业的情怀,同时也流露出他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全词通过三问三答,层次分明,互相呼应;即景抒情,借古讽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