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丨一日一诗

 诗书海海 2022-01-10

诗词回顾: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释     疑    


①北固亭在镇江北固山头,下临长江,形势险峻。作者晚年任镇江知府时,登北固山,感慨历史的兴衰,因写此词。

②神州,即中原。

③兜鍪:战士的头盔,词中指代战士。

④休:停止。

    译     文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生下的儿子就应当如孙权一般。

  海 海 赏 析  


      这首词和前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同一年在镇江任上写的怀古之作。
      
      全篇即景抒情,借古讽今。作者之所以称赞孙权为天下英雄,无疑使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鞭挞。风格明快,气魄阔大,情调乐观昂扬,与前首的低沉和抑郁有所不同。

      词中把登临怀古和感慨国事交融在一起,借古喻今,表现作者对中原的怀念和南宋当朝的轻蔑与指责。写得感情激越,笔法活泼,用典自然、贴切,境界开阔,弦外有音,讽咏有味。

      词的上片写作者在这里登楼远眺,他所日夜想要恢复的中原之地,却全然望而不见。见到的只是北固楼前的满眼风光。南北的交争,列朝的兴亡,这种永无休止的变化,正如奔腾东流的长江之水一般。这是作者囊括了时间和空间的全局,从宏观上发出的一种感慨。

      京口是三国孙吴一度建都之地,吴主孙权年轻时便已做了统帅,他并不满足占有东南半壁江山,而还在不停地出战争雄。与他对阵的尽管是曹操、刘备那样的一世之雄,他也满不在乎。终令曹操也不能不赞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作者的言外之意是:如今南宋也占有东南半壁江山,而在掌握军政大权的人物中,可曾有一个能与孙权相比的呢?

      本篇写景与抒情密切结合,大处落笔,视野开阔,气势宏伟。三问三答,自相呼应。用典自如,贴切无痕。



作 者 简 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