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军身高之谜,被兵马俑揭开:难怪秦始皇能一扫六国!

 百家杂评 2021-02-23

从史料上看,秦军是当时强大的铁军,横扫六国,一统江山,北击匈奴,南攻百越,所到之处几乎可谓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秦军之强大,除了传统广为人知的认识之外,还有什么原因呢?

一直以来,关于秦军为何强悍有很多专业分析,武器装备先进、军事战术成熟、军功制度刺激、军纪严明等等,但兵马俑的出土,却给出了一个最直观的答案,揭开了秦军强大的一个秘密。

在兵器使用上,有“一寸长一寸强”的说法,而在战士身上,也有类似的意思。一般身材高大的士兵,战斗力也往往更强。那么,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身高究竟如何?

关于兵马俑,如今考古界有一个基本共识,就是兵马俑是依据当时秦军真人比例制作,因此兵马俑的身高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秦军的身高。

专家统计了305个袍俑和427个甲俑,得出兵马俑的平均身高在178.5厘米。需要说明的是,在这一些统计中,兵马俑最低身高只有166厘米,并非故意挑选高大魁梧的兵马俑测量。

由于兵马俑是守卫秦始皇陵的部队,所以应该是以一支精锐部队里面的士兵为原型,比普通部队个子可能要高一些。从史料上看,兵马俑原型的这一支部队,应该就是秦锐士。

《荀子.议兵》曰:“齐之技击,不可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敌秦之锐士。遇之者, 若焦熬投石焉。”

魏武卒是吴起变法后的产物,让魏国成为战国第一霸,曾在阴晋之战中,以5万新兵击败50万秦军。此后秦军痛定思痛,建立了一支超强军队秦锐士。由于这是一支特别选拔的部队,身高上要求也必然很高,所以普通秦军应该没有178.5厘米,估计减去5厘米,约在173厘米上下。

然而,推测出秦军真实的身高,并不能证明这就是秦军一个优势,因为关东六国也可以挑选身材高大之人参军呀!由于缺乏史料,所以无法知道关东六国军队的真实身高,但史书上却另有一些说明。

史记·七十列传·张仪列传:山东之士被甲蒙胄以会战,秦人捐(弃)甲徒裼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夫秦卒与山东之卒,犹孟贲(勇猛的力士)之与怯夫;以重力相压,犹乌获之与婴儿。

张仪的这一段描述固然有夸张之处,但也一定程度上描述了当时情况,其中有一句很关键,即“左挈人头,右挟生虏”,左手提着人头,右胳膊下夹着俘虏。仅靠右胳膊就能夹住俘虏,说明秦军相比六国之军更显高大魁梧,不然没办法做到这一点。

其实,关于秦军身材比六国要高,还有一个理由,即秦国不单纯是农耕国家,还有很多畜牧产业,这和秦国占据河西之地有关,可以大量放牧。而且,因为秦人祖先养马有功,所以被周天子封在秦地,秦国本身就有畜牧的基因。所以,秦人能大量摄取肉类蛋白,身材会比较高大。

在咸阳宫遗址考古中,专家就在一个作坊里,发现过上千斤的黄牛骨头,虽说主要是用来制作骨器,但有这么多黄牛骨头,说明了秦国至少没有过于保护耕牛,由此也可以推断秦朝不缺肉类。而且,这一作坊是长期制作骨器,说明之前用掉的黄牛可能数不胜数。

相反,关东六国主要以农耕为主,肉类蛋白摄入量自然不如秦国。由此可见,秦军身材应该普遍高于六国士兵。

由于秦军普遍比六国士兵高大魁梧,所以战斗力也就更胜一筹,秦军所向无敌就有了天然的身材基础,最终秦始皇一统六国就不奇怪了。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为什么没有出现长江以南的武装集团一统全国,为什么北方平定南方时往往相对容易?或许,就和士兵身高密切相关,所谓一寸高一寸强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