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政书之祖,史书之源”,这本书被搬上央视啦

 海曲上人 2021-02-23
“政书之祖,史书之源”,这本书被搬上央视啦

近日,央视大型文化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重磅开播,节目聚焦优秀中华文化典籍,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以“戏剧+影视化”的表现方法,讲述典籍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源起、流转及书中的闪亮故事,引发了关注和热议。

“政书之祖,史书之源”,这本书被搬上央视啦

节目第一期就选择了被称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尚书》,讲述了以秦朝博士伏生为代表的“护书人”传承、守护《尚书》的流转故事,演绎了以“大禹治水定九州”“牧野之战”为代表的书中故事,展现了《尚书》中华夏九州的家国概念以及“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

借着这个机会,今天,我们就来好好了解一下《尚书》这本书。

1.《尚书》是一本什么书?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典籍之一,《尚书》流传了两千多年,不论是尧舜禹、上古德政、鼎定九州,还是夏商周、民望兴替、礼德治邦都在讲述着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构建古老文明的知识体系,有着“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美称。

“政书之祖,史书之源”,这本书被搬上央视啦

《尚书》记载了虞、夏、商、周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传说和历史事件,比如尧舜禅让、鲧禹治水、商汤伐桀、盘庚迁殷、武王伐纣、营洛治洛、周公摄政、平王东迁等等,为《左传》《史记》等史书的写作提供了珍贵的原始资料。司马迁写作《史记》曾大量引用。《史记》的《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以及《鲁周公世家》和《宋微子世家》等篇目,就全文引用了《尚书》的《尧典》《皋陶谟》《西伯戡黎》《洪范》《金縢》《微子》等十一个篇目。可见,《尚书》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尚书》各篇内容丰富,涉及了虞、夏、商、周的天文、地理、官制、礼仪、教育、刑法、典章制度等范围广泛的领域,反映了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宗法思想、伦理道德、哲学观点逐步形成的历史过程

“政书之祖,史书之源”,这本书被搬上央视啦

我们学习和研究古代文化不可不阅读《尚书》。

2.节目中提到的《禹贡》与《牧誓》

分别讲了什么?

《典籍里的中国》选取《尚书》中《禹贡》和《牧誓》两篇为代表,用舞台剧的形式来演绎。我们不禁会疑问,“禹贡”和“牧誓”分别是什么意思?这两篇又都讲了些什么呢?

“政书之祖,史书之源”,这本书被搬上央视啦

《禹贡》记述的主要是大禹治理山河、划分九州的故事。禹,又称大禹,是舜的大臣,夏朝的开国君主。贡,功也。见《周礼·大宰》注和《广雅·释言》。《说文》说:“贡,献功也。”禹贡,就是禹的功绩。《史记·五帝本纪》说:“唯禹之功为大,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各以其职来贡,不失厥宜。”《史记·匈奴列传》说:“尧虽贤,兴事业不成,得禹而九州宁。”可见尧禹的时候,禹的功劳最大。洪水平定以后,万民安居乐业,深深怀念尧舜的德泽和大禹的功绩,史官写了这篇文章,表扬大禹的功勋,名叫《禹贡》。

《禹贡》是我国最早最有价值的地理著作,历来受到重视。后来的《汉书·地理志》和《水经注》等,都受了它的影响。

“政书之祖,史书之源”,这本书被搬上央视啦

译文:禹划分土地的疆界,顺着山势行走时砍削树木作为目标,以高山大河奠定界域。

牧,指牧野,商都郊区地名,在商都朝歌南七十里,今河南淇县南。誓,指誓师。公元前1066年2月,周武王带领兵车三百辆,勇士三千人,甲士四万多,还有诸侯的兵车四千辆,同纣王的军队进行决战。纣王也发兵七十万抵抗武王。战前,武王勉励诸侯和军士勇往直前,史官记录武王这次誓师的话,写成《牧誓》。这次大战,由于纣王失去了民心,纣王的军队背叛,倒戈迎接周王的军队,武王大胜,一举消灭了殷王朝。

“政书之祖,史书之源”,这本书被搬上央视啦

译文:举起你们的戈,排列好你们的盾,竖起你们的矛,(武王)我要宣誓了。

3.我们今天还要读《尚书》吗?

该如何阅读?

有人说这都是几千年前的书了,都是老古董了,今天我们阅读《尚书》还有什么意义吗?读《尚书》究竟有什么好处呢?节目中借孔子之口告诉我们读《尚书》有“三知”:

知先贤治政之本

知朝代兴废之由

知个人修身之要

“政书之祖,史书之源”,这本书被搬上央视啦

《尚书》的字句中透露着先人们的治国理念和处世之道,篇目里记录着祖先们的深邃思想和无穷智慧,它所提倡的明德、修身、团结、进取、勤劳、节俭、爱民养民,这些思想和智慧对于我们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些宝贵的文化密码也告诉着每一个中国人,我们从何而生,为何而来,而又该去向何方。

《尚书》是中国人必读的经典,以上,我们只是大致概括了《尚书》和其中两篇的内容,以及阅读《尚书》的益处,想要深入了解《尚书》,非仔细阅读书籍不可。

而对于今天的大部分读者而言,有译文、注释、导读、疑难字注音的《尚书》读本无疑是比较合适的,岳麓君也把岳麓书社经典版本的“古典名著普及文库”《尚书》强烈推荐给你!

“政书之祖,史书之源”,这本书被搬上央视啦

“古典名著普及文库”《尚书》,岳麓书社出版

本书的译注者周秉钧先生在《尚书》学研究领域享有盛名,他所注释、翻译的这一《尚书》版本行销三十余年,多被称引。央视《典籍里的中国》嘉宾钱宗武先生正是受教于周秉钧先生研读《尚书》,岳麓君推荐的这一版本《尚书》也经过了钱宗武先生的重新严格审校,专业方面值得信赖。

“政书之祖,史书之源”,这本书被搬上央视啦

国际《尚书》学会会长,钱宗武

全文精心注译,注释简明,译文流畅,无需古文基础,即可畅读全书。

采用原文、译文双栏对照排版,注释紧跟其后,无需频繁翻页即可一览原文、译文与注释。

“政书之祖,史书之源”,这本书被搬上央视啦

内文选用特制环保轻型纸,轻便易携,便于翻阅,随时随地享受阅读。

锁线精装,封面选用进口特种纸,设计典雅,开本适宜。

“政书之祖,史书之源”,这本书被搬上央视啦

这样一本好书,朋友,来本不?

“政书之祖,史书之源”,这本书被搬上央视啦

《尚书》

作 者:周秉钧 导读、注译

定 价:¥29.00

《尚书》最早只叫《书》,西汉始被称为《尚书》,是儒家传统中的核心典籍之一,为历代学者所重。它记载了自上古尧舜时期直至西周初年的古史资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在内容上,《尚书》典、诰、誓、命等四种体式记载了虞、夏、商、周君王的文告和君臣的谈话记录,反映了上古华夏文化的各个侧面,是学习和研究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文献。但因其成书年代久远,文字古奥,后世常称为难读,现代的传统文化爱好者更是望而生畏。

周秉钧先生是现代训诂学大家,在《尚书》学研究领域享有盛名,这本译注本《尚书》于今古文各篇皆有收录,针对原文有详尽精当的注释及文意准确的白话译文,浅显易懂,较好地反映了《尚书》的思想内涵,有助于一般读者更好地认识并理解这部古代国学经典。

“政书之祖,史书之源”,这本书被搬上央视啦
“政书之祖,史书之源”,这本书被搬上央视啦
“政书之祖,史书之源”,这本书被搬上央视啦
“政书之祖,史书之源”,这本书被搬上央视啦
“政书之祖,史书之源”,这本书被搬上央视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