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中原六国五次“合纵”攻秦,也阻止不了被秦所亡的命运?

 谈秦说汉 2021-02-23

谈秦说汉(八十五)

            

战国末期,秦国一家独大,各诸侯国经常被秦军打得被打得满地找牙,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割地求和。于是产生了以苏秦、张仪、公孙衍为代表的纵横家,游说各国“合纵连横”,或组成联盟统一对抗秦国,或分化联盟形成内讧。中原六国之间相互猜忌,不团结,经常为各自利益而瞻前顾后,虽有公孙衍、孟尝君、信陵君、春申君等凝聚力极强的灵魂人物领导“合纵”,但被张仪、苏秦等口舌之士以“连横”之策破之,或被秦国强大军事破之。

  • 前言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嬴渠梁继位了。当时中原之齐、楚、魏、燕、韩、赵国六国四处征伐,那些实力比较小的国家基本上被他们蚕食完了。秦与楚、魏二国接界,都是强国;而周天子势力微弱,对诸侯也形成不了影响力了;秦国在偏僻的雍州,很少参加中原的会盟,所以中原六国把秦国也当狄夷一样。秦孝公一看不对劲,弱国无外交,落后迟早会挨打,于是大量招纳人才,任用贤能,不遗余力地支持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果然很快让秦国强大起来了,秦国国库充盈,强兵马壮,民风尚武,于是自然就启动了战争机器。秦军东出函谷关,吊打魏国,很快收复了河西之地,震惊天下。这时,六国的领导们也不得不想办法来对付这个沉睡了300多年的醒狮了。于是,就有了诸侯国“合纵”攻秦,与秦国“连横”破“合纵”的故事了。各诸侯国“合纵”攻秦,也就是中原六个诸侯国协同作战,阻止秦国统一中原的最高合作形式了。

             

  • 公孙衍主导第一次合纵失败

公元前318年,与张仪不睦的公孙衍离开秦国,去到了魏国并做了相国,乐池来到秦国担任秦相。魏国联合韩、赵、魏、燕、齐,及匈奴的军队兵临函谷关。魏相公孙衍佩五国相印协调各国军队与秦军作战,并推楚王为纵长。但联军组织不严密,各自心怀鬼胎,很快被秦国强大的军队击退。次年,张仪“连横”齐国、楚国,两国故而退兵,接着派庶长樗里疾在修鱼大败联军的韩、赵、魏3国军队,俘虏其将申差,打败赵公子渴、韩太子奂,斩首八万二千。这次"合纵"攻秦的战争失败。

《史记·十二本纪·秦本纪》七年,乐池相秦。韩、赵、魏、燕、齐帅匈奴共攻秦。秦使庶长疾与战修鱼,虏其将申差,败赵公子渴、韩太子奂,斩首八万二千。

             

  • 孟尝君主导第二次合纵小胜

公元前298年,齐国人孟尝君田文入秦为相国,被人诬陷险些被秦昭襄王斩杀,孟尝君以价值连城的白裘大衣贿赂秦昭襄王宠妾,只身逃回齐国捡回一命。公元前296年,由齐国牵头联合齐、韩、魏、赵、宋、中山五国共同出兵,孟尝君协调各诸侯国与秦军讨伐秦国,并推选齐闵王为“纵长”,声势浩荡的诸侯军队到了盐氏。秦国只得服软,秦昭襄王把武遂归还韩国,把封陵归还魏国,各诸国退兵,第二次“合纵”取得了胜利。

《史记·十二本纪·秦本纪》十一年,齐、韩、魏、赵、宋、中山五国共攻秦,至盐氏而还。秦与韩、魏河北及封陵以和。

             

  • 李兑主导第三次合纵不了了之

公元前288年,周天子仍在,秦昭襄王自封“西帝”。魏、赵两国商量,派李兑联络各国共同反秦。于是,以李兑为倡导者,齐闵王为“纵长”。齐、燕、赵、韩、魏、五国联合攻秦,结果秦国“连横”魏、赵,并归还侵占的部分土地,攻秦联军瓦解。苏秦趁机游说各国由“合纵”攻秦改为“合纵”对齐,结果五国伐齐,燕、赵联军首领乐毅率军占齐国七十二城,齐国仅剩即墨和莒,差点灭国。“合纵”攻秦一事,自然也就不了了之了。

《史记·十二本纪·秦本纪》十九年,王为西帝,齐为东帝,皆复去之。

             

  • 信陵君主导第四次合纵胜利

公元247年,秦昭襄王派蒙骜之师伐魏,拿下了高都、汲。魏国屡败,不得已,魏安釐王想再次起用信陵君,拜为上将军。同时,信陵君派人向各诸侯求救,各诸侯闻舍命救赵的信陵君复为魏将,皆派兵救魏。信陵君合纵魏、赵、韩、楚、燕五国之兵出击,在黄河外与秦军交战,蒙骜败走,信陵君率军乘胜追至函谷关后才回兵。这是秦国最后一场被五国合纵出击之败仗。自公孙衍之后,屡次“合纵”攻秦皆因诸侯人心不齐难以成事,最终以信陵君得以成功。

《史记·十二本纪·秦本纪》魏将无忌率五国兵击秦,秦却于河外。蒙骜败,解而去。

             

  • 春申君主导第五次合纵

公元前246年,嬴政继秦王位,吕不韦掌权,依旧采用远交近攻方针,五年之内攻魏四次,攻韩三次,攻赵一次。占领韩上党郡,并重建太原郡,切断了燕、赵与魏、韩间联系,并在战略上造成对赵、魏、韩三国侧翼包围态势。公元前241年,楚国春申君为主导,联合楚、赵、魏、韩、卫五国攻秦,以楚王为“纵长”,进攻寿陵,兵指函谷关。秦国集中优势兵力阻击,五国联军再次败走。自此,六国再无力联合组织力量进攻秦国,最终被秦国各个击破。

《史记·十二本纪·秦始皇本纪》六年,韩、魏、赵、卫、楚共击秦,取寿陵。秦出兵,五国兵罢。

             

  • 结尾

早期纵横家苏秦西行至秦,未得重用。转而游说、赵、魏、齐、韩、楚、燕,身系中原六国相印,并任“合纵”联盟的盟长,并将六国“合纵”之盟约拿取秦昭襄王看,吓得秦国不敢窥伺函谷关以外的国家长达十五年之久。后来,时为秦国效力的公孙衍欺骗齐国和魏国,并和它们联合起来攻打赵国,破坏合纵联盟。赵王就责备苏秦,苏秦害怕离开赵国以后,合纵盟约便瓦解了。这次“合纵”,虽只是结为联盟,并未出兵,但也算是中原六国最早的结盟了吧。

战国末的秦国之所以强大,是商鞅变法之后,废井田,开仟佰,使国家税收大增;军功爵位制,使寒门子弟可以通过战功获取爵位;因此国库充盈,军队战斗力大增。国家政治体制产生了根本的转变,在集权制的影响下,军队的凝集力也很强。反观中原六国,墨守望成规,只顾眼前利益,虽有多次结为联盟对付秦国,但彼此不信任,打仗不敢上前,生怕先伤了自己的有生力量,畏手畏脚,只要秦国势扔出小利,“合纵”之势马上会被瓦解。所以,中原六国最终被秦军所灭,也是合理的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