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 就是讲道理的地方

 九州君子好人 2021-02-24

人们总说“家不是讲道理的地方”“要把好情绪留给家人”,他们要么觉得家里的事日常琐碎,没必要费精力争是非对错。要么觉得都是一家人,把道理摊开讲反显生分,不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生活,便会发现,有些争吵并不见得一定是谁做了过分的事、说了过分的话,而是夫妻之间曾经的不满,从开始就没有被认真对待过。长年累月的积怨下,也许对方一句很普通的话或无意识的行为,都可能被理解为质疑、贬低、伤害,进而爆发争吵。心理学家认为,几乎所有的夫妻在眼下的争吵,都源于过去长久的对抗。

而今天的积怨,正是因为过去面对矛盾选择回避、伪装情绪造成的结局。我们对于一件事的情绪并不在于眼前所发生的事实,而在于这件事所调动出的记忆。

所以,“家不是讲道理的地方”,听起来似乎有道理,实际是在教我们隐藏矛盾,掩耳盗铃。如果一家人总是不能把话说开,就会给人一种严重的隔离感,看起来相处融洽,实则把亲密关系中的另一方推得更远。矛盾在那儿,失衡依然,有一天,一旦接收到外界的一个信息,就如炮遇到了引信,积压内心的不平衡全面爆发。

没有夫妻不会吵架,但是吵架并不一定带来消极的后果,有些争吵能够让夫妻变得更加理解对方的心意。

真正意义上的好家庭就是要讲道理,心平气和地把道理讲好,把话说开。因为彼此是最在意的人,更要毫无保留地坦诚讲道理,要用对的方式,不要忽视个人的情感体验。如果只强调主观意识层面,目的是要分出输赢对错,那就是错的方式。真正的讲道理,强调在感情层面的共情和理解。

如果双方能够坦承自己的委屈、不满、担心,也看到对方的委屈、不满和担心,就更容易体谅对方,而不是相互怨恨。理解和体谅是达成彼此心意相通的关键。也许最终一方在这次事情中“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但是另一方能够体会到Ta的不易。

家是一个特殊的地方,有冲突,也有张力,这很正常。一旦没有了冲突和张力,彼此也就不再需要和被需要。

争吵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吵都懒得吵了”,根本就不愿沟通。产生矛盾,化解矛盾,我们才能更了解对方,了解自己,才有了家庭存在的意义感。如果夫妻能够通过吵架看到对方想要什么,或者自己能给什么,彼此能够体谅到双方真实的心意,争吵就有了“意义”。

来源:中国妇女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