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仅三个交易日,股市大跌、有色化工大涨、黑色冲高回落,走势截然不同。为何同样的宏|观背景下,商品股市却分化?又为何有色能源表现远超黑色?解析背后原因,启迪认为—— ①国|债收益率上行,利多商品但压制股市 ◆直观的看,国|债收益上行会导致流动性预期发生转变,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股市的估值提升。 ◆但深挖国|债收益率大涨的本质原因,则是疫|情好转、全球经|济复苏的强劲|预期导致。这对大宗商品来讲,是直接的利多。(图1) ②但同为商品,为何原油有色大涨,黑色却冲高回落? ◆疫情以来,国内和海外经|济复苏节奏存在差异,导致了黑色与 #铜# 油等大宗商品的阶段节奏存在差异。国内需求的恢复早于全球,因此黑色上涨领先铜油,这在四季度表现则更为明显。 ◆但2021年1月以来,全球经|济复苏预期抬升,使得对海外需求更为敏|感的 #有色金属# 和能源,上涨幅度明显大于黑色。(图2) ◆另外,在基本面方面,#原油# 还叠加了超|预期的减产,也就使得化工板块表现更为强劲。 ◆铜则受益于低库存与新能源需求预期,表现也比其他有色金属更胜一筹。 ◆至于国内需求主导的黑色系,正处于春节前后的淡季之中,累库及后续需求仍存不确定性。因此,虽被大宗上涨的情|绪带动冲高,却难以稳定上涨,相对疲|弱。 ③“放水”并不能意味着“随意|做多” 总结节后市场走势,可以发现,尽管宏|观背景相似,但逻辑不同、表现各异。因此,既要深入理解宏|观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对不同资|产造成不同影响(如①中股市商品的分化),还要对产业基本面有充分了解(如②中黑色与铜油走势的不同),才能客观评估,从而识别并把握机会。(图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