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肝药、抗纤维化药物服用时存在疑惑?你期待的十大问题解答又来啦!

 新用户8825scGG 2021-02-2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情期间

急慢性肝炎与肝硬化专题


近期,肝胆相照-肝胆病在线公共服务平台陆续收到多名专家和患者的来信、来电,就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怎样管理好原有肝胆疾病,努力做到“三不(不复发、不加重、不感染),提出数十个问题。为此,肝胆相照平台于3月10日,特别邀请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及传染病学专家段钟平教授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王融冰教授,就相关问题进行直播答疑。直播现场十分火爆,有超一万人次观看了现场直播。为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肝胆相照整理了现场问题,现分享给大家!

Q

1. 保肝药是不是越多越好?

患者

A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保肝药。保肝药顾名思义,是保护肝脏功能的药物,而肝脏的功能包括代谢功能(如合成代谢、分解代谢、能量代谢)、分泌功能(分泌胆汁,进食时胆囊会自动收缩,帮助消化食物)、转化功能(如药物转化)、解毒功能(如把肠道吸收的血氨转化成其它形式排出体外)、免疫功能再生功能等。在习惯上,我们常常把转氨酶看做肝功能的指标。

因此,就有促进肝脏合成的、帮助肝脏解毒的、促进胆红素排泄的、帮助转氨酶复常的保肝药,等等。有中药也有西药,有单一成分的保肝药也有复合成分的保肝药。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保肝药种类超过370种,可谓琳琅满目。

保肝药应用并非越多越好,因为任何药物,包括保肝药,都可能产生不良反应、药物与药物之间相互作用、药物过多对进食及营养影响等。所以,保肝药应该有明确作用、明确适应症、明确疗程、明确评价指标。

段钟平教授

Q

2. 疫情期间没有保肝药,是不是可以停了?

患者

A

一般保肝药多是辅助用药,没有特别情况可以暂时停用1-2个月。待肺炎疫情过后复查一下,看是否需要继续吃药。有的保肝药是在化疗期间、抗痨期间、降脂药应用期间,用来防止肝损伤,因此需要谨慎停药,除此之外,患者更应注意复查肝功能和转氨酶。

段钟平教授

Q

3. 对于治疗肝纤维化的药物该如何选择?

患者

A

肝纤维化是一个专业术语,其实就是肝脏炎症、损伤后形成的肝内疤痕或纤维结缔组织过多沉积。

治疗肝纤维化注意:

(1)首先弄清楚病因,尽可能给予病因治疗

(2)因为纤维化多来自于慢性炎症,控制炎症是防止纤维化形成及发展的基本措施;

(3)因为肝纤维化形成及发展多比较缓慢,用药疗程一般比较长

(4)目前西药重点多在病因治疗上,而基于活血化瘀为基础的中药(包括中成药)应用较多;

(5)不宜用药过多;

(6)应定期评价治疗效果,包括肝穿病理检查、肝脏瞬时弹性测量等。

段钟平教授

Q

4. 对于急慢性肝炎与肝硬化的治疗,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有什么样的优势?

患者

A

无论是急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因为受累的是肝这样一个重要器官,所以常常会有多种表现,例如较重的急性黄疸性肝炎,可能有黄疸、乏力、纳差、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甚至还有皮肤瘙痒、便秘等。这时给1-2种药物,无论西药还是中药可能都不够,中西医结合治疗既可对因又可对症(标本兼治)。对慢性肝炎、肝硬化治疗更是如此。

归纳起来,中西医结合有以下优点:

(1)标本兼治;

(2)治疗靶位多;

(3)符合国人用药习惯;

(4)疗效可能更高。

段钟平教授

Q

5. 肝纤维化可以逆转吗?

患者

A

近年大量研究证明,肝纤维化甚至早期肝硬化都是可以逆转的。随着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减轻,肝脏功能也会有不同程度改善。

段钟平教授

Q

6. 肝纤维化严重吗?会致命吗?

患者

A

肝纤维化是肝病的一个病理生理过程,是指由各种致病因子所致的肝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任何肝脏损伤在肝脏修复愈合的过程中都有肝纤维化的过程,如果损伤因素长期不能去除,纤维化的过程长期持续,就会发展成肝硬化

肝硬化轻者影响生活质量,严重时肝衰竭是可致命的。

王融冰教授

Q

7.肝纤维化患者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患者

A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体分泌器官,代谢解毒器官,分泌胆汁到小肠,把食物、药物代谢吸收、废物毒物降解、排泄。肝细胞也很容易受到伤害。

需要以预防为主,治疗患肝病的原因;防微杜渐,阻止发展。生活中要营养均衡、吃新鲜食品控制或不进食可能增加肝脏负担或对肝脏有损伤的饮食。

1、。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代谢产物是乙醛。乙醛可与多种蛋白发生共价结合,改变了蛋白质的结构,而且造成了蛋白质功能异常、线粒体损伤和胶原蛋白合成增加。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及促进纤维化。所以要不喝或很少喝。健康男性每天最多不能超过40g。女性减半,慢性肝病患者最好戒酒。WHO研究发现饮酒对人无任何好处。

2、高脂肪饮食引起脂肪在肝内堆积形成脂肪肝,影响肝脏正常功能。有慢性肝病的肝脏功能已经减退,更容易出现脂肪肝,形成不良循环。严重的脂肪肝、酒精性肝病都会引起肝衰竭、肝癌

3、腌制品含亚硝酸盐,若人体长期大量摄取,可使血管扩张,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铁被氧化而不能与氧结台,血红蛋白血液病,输氧能力降低,血球破坏,血色素使肾小管堵塞。


亚硝酸盐能与腌肉中蛋白质分解形成亚硝胺,是一种强致癌物,据动物试验,一次多量或长期摄入都可引起癌症。人类的鼻咽癌、食道癌、胃癌、肝癌等都与亚硝胺有关。


王融冰教授

Q

8、疫情期间,肝纤维化患者出现什么样的症状后该去医院检查?

患者

A

如果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时建议去就医:

发热、纳差、厌油、恶心、呕血,严重失眠、精神异常,乏力、尿黄加深、黑色大便、腹胀、腹痛等,特别是原先没有,新出现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诊治。

及时发现新感疾病、肝病活动进展、并发病等情况。

王融冰教授

Q

9. 肝硬化该怎么治疗?

患者

A

针对病因治疗,如乙、丙型慢性肝炎、慢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都是肝硬化的病因,要进行相应治疗,使病情缓解、逆转。目前已经有防治肝纤维化、肝硬化的中成药,可以与抗病因治疗同时进行,试用一段根据疗效调整用药。

疗效评价现在用无创肝脏弹性值检测(FibroScan),每半年测一次,前后对照。

王融冰教授

Q

10. 面对疫情,肝硬化患者可否服用提高免疫的药物?

患者

A

疫情期间很多人会提到免疫力话题,中医更是讲究“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一千年古训,正气即抗病能力。但是专家们又说,这是一个此前未有的新的病原体感染致病,人群普遍易感。上面两种说法都对。

现在的传播情况说明了人体不具备抗这种病毒的能力,即正气,这就是研发疫苗的必要性,使人类具有这种正气、免疫力。面对疫情,没有特异性免疫增强药物和保健品,不要盲目服药,中西医都没有推荐预防药,只要做好防控,均衡营养、劳逸适度,就可以少得病。体质好、身体状态好,得病也较少向重型发展。

增强体质,从平时做起。

王融冰教授


患者现场提问

Q

肝硬化或肝纤维化合并贫血该如何治疗?

患者

A

理论上说,肝纤维化还未进展到肝硬化时,多数患者不会进展到发生贫血的程度。因此,建议患者查看其他原因,如是否因饮食方面导致的营养不良,进而出现贫血。

慢性肝病的病人,包括慢性肝炎的病人,有时经常会出现肝病面容、皮肤干燥,甚至血常规出现异常,多数情况下会伴发贫血。但是随着疾病的发展,特别是进展到明显肝硬化的阶段,可能营养不良会进一步加重,因此可导致贫血;患者可能会有消化道出血,特别是上消化道出血,如胃底静脉曲张,有时可导致贫血;脾功能亢进的患者,白细胞、血小板可能会明显减少;还存在其他原因的出血,如溶血痔疮腹水等情况。

很多患者把“白细胞、血小板下降”等脾功能亢进的表现,误认为贫血。而贫血的真正定义是:血红蛋白下降、红细胞减少。所以在明白贫血的定义后,才能真正清楚哪些是真正的贫血,哪些是因为脾功能亢进、肝硬化引起症状。

段钟平教授

Q

肝硬化在早期有哪些特别明显的症状,提示患者需要重视?

患者

A

肝硬化的早期,即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几乎没有出现特别的不适症状。因此当检查时,才会发现患者已经肝硬化。有些患者前来就诊时留有疑问:“前几日还可以进行体力劳动,为何今日身体就不太好了?”实际上,其实前几日疾病已经发展至一定程度了,而今天身体已经承受不住了。肝硬化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慢性疾病过程。患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判断自己是否患病以及患病时间,如通过B超查看脾是否增大;血常规检查时,血小板、白细胞是否减少。

肝硬化可分为早中晚,早期肝硬化临床上很难发现,患者通常也无法感觉出来。因此建议患者定期检查,如果患者有慢性病,如乙肝、丙肝、脂肪肝、自免肝等,一定要按照医生要求,定期检查,查看脾脏大小,这有助于及时发现肝硬化。除此之外,还应该检测肝脏的弹性值。如果存在异常情况,需要每半年去医院进行复查。

王融冰教授

专家简介


段钟平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疑难肝病及人工肝中心首席专家、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现任佑安肝病感染病专科医疗联盟执行理事长 

首都医科大学肝病转化医学研究所所长 

首都医科大学传染病学系常务副主任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肝病医学部主任

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攻关协作组组长

第一至十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主席

肝胆相照®-肝胆病在线公共服务平台首席科学家

专家简介


王融冰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

中西医结合学术带头人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5、6批师承导师

第三批首都国医名师

国家卫计委国家卫生标准委员会委员

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医药分会专家委员

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

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世中联肝病专业副会长、世中联艾滋病专业副会长

中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副主委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联防联控专家组专家

从事中西医结合传染病临床、教学、科研一线工作40余年。临床肝胆病杂志副主编,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主编、参与编著学术专著11部

主持或参与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数十项,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一等、二等奖,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首都中医药防治甲流科技攻关贡献奖、中西医结合学会特别贡献奖、中华中医药学会肝病分会特别贡献奖等

扫描上方二维码

观看视频回放

有很多朋友留言说不知道在哪看直播预告?秘密都在下面这个视频里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