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吉贝尔今日科创板上市!首日暴涨超90%,市值高达85亿元

 医药魔方 2021-02-24

5月18日,江苏吉贝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贝尔)正式在科创板挂牌上市,发行股份数量为4673.54万股,发行价格为23.69元/股,拟募集资金6.9亿元。今日开盘价为49.5元,盘中一度摸高至49.88元,收盘价报45.70元(+92.91%),总市值达85.43亿人民币。

吉贝尔此次选择以科创板第一套标准「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 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 万元,或者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 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1 亿元」上市。据招股书披露,吉贝尔在2018年、2019年营业收入分别达4.85亿元和5.43亿元。同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9188.56 万元和10920.84万元,对应市盈率为40.55倍,预计市值不低于10亿元,符合上市标准。

利可君片贡献7成以上营收

吉贝尔成立于2001年,前身为镇江二药厂。经近20年的发展,吉贝尔形成了丰富的产品管线,其中包括以口服升白药物利可君片、一类复方抗高血压新药尼群洛尔片、玉屏风胶囊、醋氯芬酸肠溶片和盐酸洛美沙星滴眼液为代表的115款上市产品,以及7款用于治疗抑郁症、肿瘤、胃病等疾病的在研创新药物。

其中,利可君片是吉贝尔独家生产的核心产品,也是公司营业收入的主营来源。

利可君片是一款具有升白功效的口服化学制剂,对白细胞有促进增生作用,广泛适用于预防、治疗白血球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及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等疾病。2017年至2019年1~9月,利可君片的销售收入分别为3.14亿元、3.49亿元和3.00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69.44%、72.05%和74.33%,同期毛利率均超过90%。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升白药分为化学制剂和生物制剂,其中生物制剂主要包括激素类升白药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化学制剂则品种比较多,利可君片为其主要品种之一。

随着公司的发展,吉贝尔构建了以复方制剂研发技术、氘代药物研发技术和脂质体药物研发技术为支撑的研发技术平台,开启了一系列创新性药物的研发工作。其中,尼群洛尔片是吉贝尔唯一一款上市的创新药,也是一款国家1类复方抗高血压新药,用于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该药物由吉贝尔和第二军医大学联合研制,于2009年1月获批上市。据招股书披露,2016年至2019年前3季度,尼群洛尔片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169 万元、1494万元、1848万元和1789.28万元,同期毛利率均超89%。

此外,抗抑郁药沃替西汀衍生物(JJH201501)、抗肿瘤药多西他赛衍生物(JJH201601)、抗胃酸药沃诺拉赞衍生物(JJH201701)、治疗胆囊炎胆结石药物牛磺熊去氧胆酸衍生物(JJH201801)、治疗干眼症药物Lifitegrast 衍生物以及降糖药桑酮碱胶囊等创新药物目前仍处于在研状态。

其中,研发进度最快的是吉贝尔的氚代药物——沃替西汀衍生物(JJH201501),这是一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抑郁化药1类新药,已获得国内和美国的发明专利授权,目前处于II期临床试验阶段。

据悉,吉贝尔计划将此次IPO募集资金的4.43亿(约64%)用于生产基地建设项目,1.68亿元(约24%)用于新药研发项目以及0.79亿元(约12%)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研发实力有待加强

随着近年来国家对创新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研发能力成为了评估一家医药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看点。作为一家在科创板上市的医药企业,吉贝尔的研发能力和投入备受市场关注。

据招股书披露,2017年至2019年前三季度,吉贝尔的研发投入费用分别为0.17亿元、0.19亿元和0.23亿元,占同期营收比例分别为3.77%、3.79%和4.04%。但同期该公司的销售费用为2.32亿元、2.49亿元和2.16亿元,分别是同期研发投入费用的13.6倍、13.1倍和9.39倍,占比同期营收比例分别为51.31%、51.35%以及52.50%。

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相比,吉贝尔的研发费用支出略低于行业平均值,而且与目前已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相比,其研发投入水平处于尾部。从以上IPO资金用途来看,此次吉贝尔用于创新药物研发项目的资金投入仍低于主营业务的维持项目。

此外,吉贝尔在研发人才储备上也略显不足。截至2019年9月,吉贝尔公司共有员工919人,其中研发人员100人,约占公司总人数的11%,其中包括6名核心技术人员。销售人员达452人,约占公司总人数的50%,是研发人员的4.5倍。从员工受教育程度来看,吉贝尔公司本科以上学历员工达202人,约占公司总人数22%,其中23人为硕士及以上学历。

前3大客户采购份额约占45%

吉贝尔在上市前夕,上交所共提出三轮问询,其中大客户集中度上升成为关键性问题之一。客户集中度反映着企业未来经营的抗风险能力,一旦大客户发生风险或变化,可能会对公司销售产生较大影响。

据招股书披露,2016年~2019年9月,吉贝尔前5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公司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56.94%、56.14%和58.24%和64.24%。其中上海医药、国药控股以及华润医药为吉贝尔稳定的前3大客户,其采购份额常年维持在45%左右,采购金额维持在2.00亿元左右。

对于证监会要求说明“报告期内客户集中度逐年提高的原因、是否符合行业惯例、未来是否存在进一步提高的可能、是否存在对主要客户的重大依赖”等问题,吉贝尔回复称:客户集中度的提升主要是受医药流通行业发展规划及“两票制”等相关政策的影响,两票制促进行业兼并重组,进一步提升行业集中度。同时,公司加强与行业及区域龙头配送商的合作,能够通过更优质的配送服务将药品配送至终端医院,符合行业惯例,客户集中度未来存在进一步提升的可能。公司表示与其存在交易的前五大集团客户下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客户数量较多,且分部区域广泛,不存在向单个客户的销售比例超过总额50%或严重依赖于少数客户的情形。

点亮“在看”,好文相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