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走水,快走沙,这些越野常识你都掌握了吗?

 TMAX越野 2021-02-24
玩越野不像竞速,没有电光火石的速度感,但很多时候都要和路况斗智斗勇,走的路越多,自己的经验阅历也就越丰富。因此越野考验的不仅是越野车的性能,更考验驾驶员的技巧体能


一辆合格的越野车不只看外观,这也是为什么长得高大的SUV不适合越野的原因,想要在野外撒的欢,非承载结构、差速锁、四驱等配置必不可少,若是还想尝试深度越野,改装也是非进不可的大坑。


对越野萌新来说,打气泵、拖车带等救援设备在刚越野时必不可少,但除了装备,还要掌握最基本的理论知识,例如老炮们常说的“慢走水,快走沙”等越野常识,你都掌握了吗?

一、过坎

无论是过炮坑还是上台阶,车身经常遇到各种奇怪的姿势,在车外看起来并不骇人,但车内的第一视角可能令驾驶者花容失色,这时候最考验的就是车子的底盘了,说白了就是看车到底硬不硬。


例如遇到交叉轴情况,部分车轮失去了附着力,这时候四驱和差速锁的功能就体现出来了,低速四驱能将各个车轮的最大扭矩放大,利用好动力分配功能,防止动力流失,就能使车辆轻松脱困。

二、沙地

带坑的沙地或许是越野小白最能尽情放肆的路况,无论是雨后还是晴天,都是驱车狂奔的理想场所,不用担心越野车各种复杂的操作模式,只需要留意路面是否有尖锐石头等威胁即可。


如果是在乱石嶙峋的破碎路面上,就需要适当降低车速,尽管越野车的车身强度和抗颠簸能力都远远胜过了其他车型,但除了适合越野的AT胎或泥地胎,越野车的原厂车胎都会偏公路驾驶性一些。

三、涉水

在多雨季节,涉水这个项目最为惊险刺激,但如果你是从未升高的原厂车,还是千万别去尝试了。涉水对车辆的离地间隙有不小的要求,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加装个涉水喉,提升颜值的同时大大提升涉水性能。

“慢走水,快走沙”的老话听得耳朵都快起茧了,但是涉水前还是要先探清路况,利用长条物件判断大致水深,如果是淤泥底,还要算上水底的结实程度,如果粗略计算后已经超过了轮胎上沿,就要考虑是否放弃了。

四、泥路

闯泥相对于前面的沙地和涉水,难度系数会高上不上,即使是驾驶经验丰富的老炮,也可能深陷其中难以自拔。首先玩泥轮胎十分重要,最好选择胎纹较深,有较好附着力的泥地胎,这样可以在泥地里发挥出车子的最佳越野性能。


除了轮胎的选择,驾驶员还要在路况难判的湿滑泥地里选好路线,尽管硬派越野车的低速四驱能力十分强悍,但万一四个轮子都失去了附着力,车辆便很难靠性能自救,只能使用脱困板、绞盘,或其他车辆的拖动了。

五、爬坡

爬坡对越野人来说,是最容易收获征服欲的方式。越野车的爬坡能力,由车辆的接近角、离去角还有通过角决定,很多情况下只需要经过简单的目测,就能判断出道路起伏是否会伤到底盘前后高,当然升高和底盘装甲也是不错的改装选择。


在爬坡时,我们的视野最好能保持在前方,找出最合适的路径。对于短距离的坡道,高速四驱档冲上最为简单直白,如果坡度和距离都较长,就要换成截然不同的低速四驱,增大扭矩和附着力,慢慢登顶。

开越野车有一种很奇妙的感受,想必很多人在第一次接触时便有体会,尽管这个铁疙瘩看起来又大又笨,但在野外,它能带给你满满的安全感和可玩性。


最后,越野在外的突发状况还有很多,如上所述的只是一些常见情况,最宝贵的经验并不是来自别人的口述,而是自己去经历实践。

坐在越野车里,你能感受到车子和地心引力的抗争,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它都能载着你一点一点的往前行驶,道路如此,人生亦如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