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瑞军 | 作家马峰的汾阳乡情

 天下孝义人 2021-02-24


往期回顾 

·  公安局长孟根生

·  南下干部魏华亭 | 从晋绥边区南下入川

作者:武瑞军

      猴年元霄节临近,春日祥和而融暖,并州大地结彩张灯,喜气洋洋。人民作家马烽,就是择了这样一个吉兆日,面带笑容地离开了我们。

      消息传来,汾阳象中国文坛一样,大地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马烽,在汾阳家喻户晓的名字,半个多世纪以来,这位从东大王村姥姥家走向革命的英雄儿子,多次回返第二故乡深入生活,用众多的优秀作品,不断回报着这块深情的土地和勤劳的人民。他的离去,带走了音容笑貌和殷殷教诲,在汾阳人民心目中造成无可弥补的痛惜和遗憾。但却给世人留下弥足珍贵的作品,光可鉴人的品格和风范……


东大王:浸满童年酸辛的故园

马烽生前在《杏花村里酒如泉》一书序言的开头这样写道:“我的老家是孝义县。我的童年是在汾阳度过的。汾阳可以说是我的第二故乡。”马烽出生于孝义居义村,父亲早年曾供职政界,当过家教,也做过乡医,去世时马烽年仅七岁。为生活所逼,35岁的母亲将家中仅有的十二亩土地卖了还债,然后带着他们姐弟三人,举家搬往汾阳东大王村舅舅家寄住。一家人典了七亩耕地,租了一间半偏院小屋,过起了独立谋生的清贫日子。母亲除了种地,给人做过针线,糊过仁丹口袋,也拾过秋夏;马烽小小年纪,开始上学读书,空闲时,给有钱人家割过青草,间过苗子,拾过麦穗,也刨过茬子。读书之外,他还爱看“灯影“,爱听说书,为偷看“闲书”,还挨过先生的板子。挨打后,他就把双手贴在水缸上“冰镇”,回到家中却不向母亲流露。


稍长,他从闫军的宣传品中,知道了有钱人害怕红军,想象着红军一定是些杀富济贫的绿林好汉。当有一天红军真从东大王村路过,在禹王庙墙上留下标语,也在他心中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他16岁参加革命,之前在东大王村度过了七、八年童年生活。离家时,他在庙旁的大树前诗意般地比着身子,用小刀在树干上刻了个记号,想日后回来比比自己长高了多少……后来,日本鬼子把那棵树砍去盖了碉堡,而他却在革命的风雨中,挺拔成了一棵文化的参天大树。

童年的苦难,是人生难忘的厉炼。童年的记忆,却成为作家马烽的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成了他后来从事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的财富。

1982年春,马烽曾委托我等向东大王小学赠送了一批他自己创作的文学书籍;十年之后,又为学校捐资并题写了校牌。他在随书寄给全校师生的信中写道:“我把这几本书赠送给你们,算是向母校的汇报。”

唐兴庄:谱写《吕梁英雄传》的续篇

读小学时,我就看过马烽和西戎合著的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那时,俩人都在晋绥边区工作,当作品在《晋绥大众报》连载时,他们才刚满24岁。这部长篇,在我国抗战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1946年秋末,已经离家8年的马烽,从边区首府兴县出发,到东大王老家探母。路过汾阳唐兴庄在大门洞里避雨时,听到该村老乡讲述抗日英雄蒋三儿,许多故事极富传奇色彩,十分感人,令他久久难以忘怀。1953年初,马烽西戎都调到了中央文学所工作。那年春天,西戎要回山西深入生活,临走之前,马烽跟战友讲到了蒋三儿的事迹,并说,《吕梁英雄传》写的是山上的民兵,咱们再续写一部反映平川民兵斗争的作品怎样?西戎听后十分赞赏,回山西后挂职汾阳县委副书记体验生活中到唐兴庄村里小住了一些时日,专门收集蒋三儿一家抗日斗争中的英雄事迹。这年中秋,马烽也匆匆离京赶到汾阳,跟西戎再次到唐兴庄,深入了解一些对敌斗争情况和相关生活细节,并到蒋三儿生前活动过的仁岩、城子一带进行采访,春节前夕才回到北京。此时,山西籍作家孙谦听了此事,力主将素材搞成电影文学剧本。于是,两位作家反复研究,便分头动手,最后拿出了《扑不灭的火焰》电影剧本修改稿。经文化部电影局局长陈荒煤审阅,直接推荐给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地定在了汾阳,上映后引起全国轰动。汾阳县委对此事十分重视,积极协助配合,后来,还在唐兴庄建起了蒋三烈士陵园;蒋妈妈的晚年生活,也给安排了专人料理。

此后多年,马老每次路经汾阳,或到汾阳下乡,总要抽出时间去看看老人家的生活,尽管“文革”期间,这部电影也给马老带来过不少麻烦,但他仍旧初衷不改。

1981年10月,吕梁地区文联创作会议请马烽同志参加。会后,马老要到汾阳小住几日,将我拉上他的小车。车到汾阳,听了蒋妈妈与世长辞的噩耗,他立刻掉转车头,直奔唐兴庄而去。在蒋母的遗像前,马烽以自己与西戎的名义敬献了花圈,鞠躬默哀后,我见他的眼角潮湿,分明是动了感情。回太原不久,马老便在山西日报发表了《悼念蒋妈妈》的散文。

贾家庄:坚信“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马烽第一次去贾家庄是1952年春。他听说那里成立了初级社,出于对建国初农业发展方向的关注,马烽千里迢迢从京城来到汾阳。当时村里下湿,吃饭时农家脚底积满了泥水,一进门就得踩上 半砖上炕。第二次去时是1953年的秋天,当时西戎挂职汾阳县委副书记,两位作家再次住了下来,和社员一块劳动,参加会议,有时会上发生争吵,他们还劝架调解,跟这里的干群相处十分融洽。打这以后,贾家庄成了马烽的主要生活基地,差不多隔一年半载总要来这里走走,有时也住上一段时间。许多农民见了总要问:“老马甚时回来?”听到回来二字,马烽心中比什么都高兴。正因为他熟悉这里的农村生活,并结交了不少无话不说的朋友,象老社长贾焕星、老支书宋树勋、邢宝山、妇女队长赵玉芳等,所以才写出了象《饲养员赵大叔》、《韩梅梅》、《青春的光彩》、《老社员》、《三年早知道》等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还有一些作品,也是从这里得到启示而构思创作的,铸成了建国之后马烽文学创作生涯的第一个辉煌时期。有些作品中的人物,群众至今能讲出它的生活原型,象《三年早知道》中的赵满囤。更有趣的是,一个生活原型,在马烽和西戎笔下,竟塑造出两个不同凡响的人物形象。如《饲养员赵大叔》中的赵大叔,和《宋老大进城》中的宋老大,就是一个生活原型的两个翻版。马老曾经说过,我不相信什么“灵感”,我坚信“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贾家庄的实践,就是此话最好的佐证。

1991年,我任县委宣传部长,曾跟原县委副书记王淑棣一起,组织当地作者,创作编写了一本反映新时期贾家庄干部群众精神面貌的报告文学集。当我们请求马老为此书作序时他欣然答应了。当时,马烽正在中国作协党组书记任上,他怀着对贾家庄的特殊感情,利用回并养病的间隙,对几十万言原稿一一过目,并亲临汾阳与作者见面,传授写作技巧,认真提出具体修改意见。集子付梓之后,老人又亲自审阅排版清样,那一丝不苟的态度和平易近人的谈吐,至今历历在目。

八卷本的《马烽文集》,共选用了三幅马老在贾家庄的生活照。一幅摄于1992年,反映马烽同玛拉沁夫两位著名作家在贾家庄访问时的情形。另两幅则是马老编书期间,托爱人段杏绵给我写信收集的。粉碎“四人帮”不久,马老重返贾家庄体验生活,樊成琏同志不失时机地拍摄了这组珍贵照片。

汾阳:攀登第二创作高峰的台阶

1958年前后,马烽同志也挂职担任汾阳县委副书记。用他的话讲是个“客串”书记,他却没把自己看成是匆匆过客,不少事情和问题摆到了面前,他都管。两年来,干部、群众常能看到,马烽骑一辆自行车,带一副铺盖卷,走到哪里就吃住到哪里,而水利工地是他关注的焦点。当时,县上为落实毛主席“应当使每人有一亩水浇地”的指示,在峪道河铺开了引水上山工程,马烽和民工们一块住破庙、滚草铺,一块勘察规划、劈山引水,胳膊脸上被晒得黑红黑红,一看就像个憨厚朴实的山民。这年4月,马烽完成了《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上集)电影文学剧本;6月,写出了短篇小说《停止办出》;第二年4月,拿出了《我的第一个上级》;11月,又推出了《太阳刚刚出山》……而这些作品的问世,几乎都成了中国文坛那个时期的代表作品。马烽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在汾阳土地上再次开创了自己文学生活的第二个辉煌时期。马烽创作的几部电影文学剧本,拍摄外景地均选在了汾阳。象《太阳刚刚出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续集)、《泪痕》……一个小小县城,竟有五部电影奉献于世人,实在不可思议。

我在汾中念高中时,曾学过《我的第一个上级》这篇课文。当语文老师为我们分析作品中的人物个性及艺术特色时,主人公老田的生活原型——我们的田校长,正低垂着脑袋,倒背着双手,在校园的林荫道上徘徊。他绝没有想到,我国文坛泰斗茅盾,会对作品中的田副局长这一人物形象,竟那样语出惊人:“老田这个人物,写得龙拿虎跳,在马烽的人物画廊中,无疑是数一数二的。”

中国文坛的一位现实主义文学大师离开了我们,但马烽宗师的光辉形象,和他文学作品中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一起,将永远活在我国广大读者的心中,活在汾阳人民的心中!

更多人在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