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的户口本上只剩下了爸妈

 齐鲁海风 2021-02-25
作者:徐俊霞

公众号:齐鲁海风



小弟打来电话说,他把一家人的户口从爸妈家里迁出来了,现在,他是户主了。

为他高兴的同时,我不免有些心酸,家里原本十多口人的户口本上只剩下了爸妈两个人。
 
我们家的户口本上曾经很拥挤,最多的时候有十一口人,老爸是当仁不让的户主。

从我大学毕业那年起,两个弟弟相继结婚生子,家里开始添丁进口,热闹非凡。
 
我是姐弟三个中间第一个把户口迁走的,那年,我在市里的新房交钥匙,我向父母提出把户口迁到市里。
 
父亲想不通,说:“你还没结婚成家,就要把户口迁走。”
 
老妈也舍不得,说:女儿只有结婚的时候才把户口从娘家迁到婆家。
 
父母有父母的顾虑,儿女有儿女的想法,对于年轻人来说,户口在自己的工作所在地,办二代身份证、护照、社保方便,不用在老家和工作的城市两地来回跑。
 
大弟弟从结婚那天起一直和父母住在一起,一家人的户口自然也和父母捆绑在一起。小弟弟结婚后,小两口的户口自然也落在了父母的户口本上。
 
两个弟弟年龄相近,从小就合不来,长大了也不共事,两个人争着抢着用户口本,这个今天迁老婆的户口,那个明天办娃娃证,时间久了,难免有意见。兄弟俩互相嫌弃,抱怨对方不肯自立门户。
 
大弟弟走出校门后干个体做生意,头脑虽然很灵活,但为人处事谨小慎微,恋着跟父母住在一起,吃穿用度都不需要花钱,孩子还有父母给照看,当然不愿意脱离大家庭,分家另起炉灶。
 
那年秋天,小弟弟举行了婚礼,三家人住在同一座屋檐下,吃同一锅饭,矛盾日渐增多。大弟弟这才生出买房的心思,父亲也四处留意。
 
恰好,镇上的粮库在县国土局拍卖,父亲和两位乡邻参与了竞标,帮衬大弟弟买下了九亩地,其中有门面房、住宅、仓库。
 
大弟弟第一次自立自强,自己借钱,自己还债,从此,他有了自己独立的房产。
 
大弟弟的第二个小孩出生的时候,在给孩子落户口的时候,他拿着房产证办理了一家四口的新户口,从父母家里迁了出来。依赖父母多年的他终于自立门户!
 
一时间,家里的户口本轻松了许多,走了两拨人,还剩下父母和小弟一家。
 
原本小弟一家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相安无事,小弟去北京工作后,弟媳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在家,大事小事也少不了麻烦父母。
 
弟媳到镇工厂上班,接送孩子上学放学就成了父母的工作,可是弟媳属驴的,脾气把不住,三天两头闹幺蛾子,父母处处照应她,还不落好。
 
镇上的自来水要换黄河水,家家户户都要安装水表,弟媳非要安装在她住的偏院,不让父亲安装在正院。
 
父亲非常生气,母亲也伤心不已,他们结婚成家这七八年,用的一直是父母的电表,父母一直供应他们用电,他们家的电器多,洗衣机、电视机、冰箱一应俱全,一年四季用电饭锅做饭,用电磁炉烧菜。
 
父母平时连电饭锅都舍不得用,晚上只开一个房间的节能灯,家里除了一台电视机,几乎没有其他电器。
 
弟媳和父母为这事闹得很不愉快,在北京工作的弟弟只好打道回府,回老家处理老婆和父母之间的纠纷。
 
结果是水表各装各的,电表也各装各的,安装电表需要有独立的房产证和户口本,小弟无奈之下,到镇上开证明跑手续,几经周折才把一家人的户口从父母的户口本上分离出来。
 
当一家人四分五裂,突如其来的一场意外又将我们姐弟三个聚到了父母身边。
 
父亲晚上散步的时候被一辆摩托车撞伤,大弟弟送他住进了市里一家医院,我第一时间赶到了医院,小弟弟也请假从北京赶了回来。
 
虽然肇事车主没有逃逸,但大部分的医疗费是大弟弟先行垫付的,小弟弟更是不分昼夜地陪护在父亲床前。两个弟媳纷纷跑来送钱、探望,一家人前所未有的融洽!
 
成长素来是个痛苦的过程,依稀记得,小弟办完户口,给我打电话那天,我看了一眼日历,那天正好是小弟30周岁生日。
 
老话说“三十而立”,难过之余,父母应该欣慰,他们生养的三个儿女都成年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