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年初,有一个从未谋面的网友发信息问我:「我很少读书,能不能介绍一个好方法给我?」当时我就整理了三个比较容易做到的读书方法发给了她,她如获至宝一般千恩万谢地读书去了。 前两天她又问我有什么好书推荐,我就问她近两个月读了哪些书。让我惊讶的是她没有读完一本书,说我教她的方法没用上,就自己随便读一读,还是读不下去才来找我荐书的。她的意思是想找一本读得下去的书,就不会一个月都读不完一本书了,并担心读书兴趣慢慢减弱。其实我身边有许多人像这位网友一样,心里一直想着多读几本书,可是却发现买来的书根本读不下去。这倒不是因为书太难的原因,而是不知道怎么读,读了之后有什么用,想得太多以至于没有办法往下读了,严重打击了阅读的乐趣。不过方法还是有的。比如你打开一本书,从第一页第一个行第一个字读起,就是最简单最笨的方法,因为读一本书最好的方法是开始读第一行字。如果你总是想着找到好方法再读,那么你一年到头也读不了几本书,这也是为什么有人空喊口号却读不完一本书的原因。当你把想做的事情想得过于完美了,就容易产生行为瘫痪,根本下不了手去做,久而久之就丧失了基本的动手能力。读书也一样,一旦你把一本书看得高高在上,就在翻开书本时犹豫了:我不知道怎么读?读不下去怎么办?读了没有收获怎么办?实际上你无需仰视一本书,在读书时也不需要多好的方法才能开始,正如朱熹说的:「读书别无法,只管看,便是法。正如呆人相似,崖来崖去,自己却未先要立意见,且虚心,只管看。看来看去,自然晓得。」只管看,便是法,够简单的,可是不少人在这里卡住了。解决这个问题不难,你可以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比如一天读十页书。假如你读不了那么多,就以读完一页书为目标,这时你就发现心理负担顿时减小了几倍。因为读完一页书对你而言一点也不难。当你读完一页书之后,就接着读第二页,第三页,于是就容易读下去了。我打这个比方的目的,是想告诉你做任何事情都懂得给自己制定一个最小的目标,或把大目标分解为一个个的最小单元,从而减少行动的负担,否则就做不下去。读书也是如此,如果以读完一本书为目标,可能对于没有阅读习惯的人来说有点难度,而以读完一本书的第一页为目标,便容易做到。在第一个小目标完成之后,你已尝到了一点甜头,因为你真的做到把书读进去了,这是一个从零到一的过程,远比你读完十本书之后再读第十一本难得多,不然柏拉图怎么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呢?最后做个小结:书读不下去时不要想太多,从第一页第一行第一个字开始读起,先读下去再说;你还得懂得制定最小目标(比如一页书),先完成它再说。不管是读书时读下去,还是做事时迟迟无法开始,道理都是一样的,即动手去做,做了才有做成的可能,不然永远止步不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