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字的守望者

 桥妈hegt3ib2lo 2021-02-25


秋日午后,初心咖啡,有幸参加县作协文学沙龙——方贵川老师的《家山巍峨》创作分享会。方老师是我一直仰慕的文学前辈,也是我老家人的骄傲。大前年他的《家山巍峨》一书出版就特地签名嘱前辈捎给我。去年又赐我一副别有特色的妙联。作为小字辈今日能静距离的聆听方老师的创作分享,实是这个长假最最美好的。

方老师是个有故事的,生活在文字里的人。这些年他一直坚守自己的心灵净土,以一颗平常心感激生活的每一份温润,用他的文字他的墨迹幸福的与阳光对望。他那金灿灿的笑语让行走在喧嚣中的我们,此刻静谧美好。

又想起,那日在小雅的微里读到《生活在文字里的人们》。她说:身边很多人如邻家大叔大嫂,普通的无法把文字与她(他)们相连,但她(他)们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精心编织着,成就着属于她们的唯美人生。

深深的共鸣,莫名的感动。生活在文字里的人,就是活在自己精神世界的人们。回想自己身边的事身边的人,几多感概,几多幸运!

想起了二十多年前的师专生活,当年,青春年少,诗意满怀,一群人一起玩诗社,我们的“露路诗社”。今年8月二十年大学姐妹聚会,大伙嬉笑说起我那时静夜独坐烛下码字的情境。姐妹都在梦中酣睡,惟我独坐烛下与老鼠窸窣声相伴。文字相伴的日子,虽寂寞,却也生香。那时常有小文成铅字,拿到稿费不忘姐妹相邀去校门口美食街搓一顿,温一壶鸡蛋黄酒,点一份爆炒螺丝。那日子别样幸福!

        时光的流逝,走着走着,很多人都走散了。但是那份与文字相依的心情在走走停停中坚持着。我想我是幸运的!走出校园,结缘小镇刊物《曲桥》。这是一本散发着柚子香味的家乡刊物,这里有一群与文字相伴的家乡人。远离校园后,我曾想我的文学梦会走的很孤独,谁知《曲桥》这片风景美妙如斯,让我找到一个文学的伊甸园,可以随意放逐文字任意飞翔。

就这样,忙碌的日子里,我和《曲桥》这份情缘近近远远,远远近近。平平淡淡的日子,行色匆匆地走过。我会时时感动曲桥人的执著,耄耋高龄的陈老师是《曲桥》的执行主编,每期的选稿、改稿、排搞到校对都是他亲手完成。悠悠《曲桥》,时时仰望那位耄耋老人忙碌的身影,时时感动着曲桥人给我的温暖。感动万象皆春老师的诗意人生,这些年他一直坚持自己的梦想,一直与文字相伴,并不时有书出版。闲暇时又忙于诗韵玉环的前世今生,做着本地文化的传承。还有我们的老农老师,接手《曲桥》执编,勤耕勤作为小镇的文字爱好者修篱种菊。还有梦青老师,被方老师笑称“玉环的徐霞客”,送货穿邨走户,谁能知他可是“货郎”队伍中散文写的最好的一位。还有史姑娘,一位在诗行中坚守东沙渔村的恬淡女子。还有好多好多......

我想我真的是幸运的!感谢生活对我的厚爱,让我遇见这些生活在文字中的文友。虽然行走不惑,但这样的日子里,我依然可以时时想起远方,想起那个梦想。那是一件何等快意的事!

与文字结缘,是我之幸;无缘真正走进文字的行列,却又是我之大不幸。幸或不幸,在于心也!浮躁尘世,文字相依,的确是幸福和快乐的。只想不忘初心,一直一直行走在文字中,做文字的守望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