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起摆地摊的日子

 桥妈hegt3ib2lo 2021-02-25

     午后,又回我的乡下小院走走,看看我的花儿果儿。瞧着她们一星期一变化的可爱模样,只感叹简单的日子幸福如花儿开!

     我从小院的各个角度拍了美图发了微。配上文字:等收获了,摆地摊去啦!微里的小伙伴点赞很给力,开玩笑说我的花果自然生长,肯定供不应求。哈哈哈,逗乐的打开方式。

     乐归乐,但背后更多的是辛酸。这个2020年,因疫情注定不寻常。我们的大玉环更是开启了“直播带货”模式!就连书记、市长都纷纷上线“争当网红”。前两天忽然又被摆地摊刷屏,“地摊经济”一夜之间登上热搜。

转自网络

      其实我也曾是帮着摆过地摊的人,记忆中,那时候我跟着外婆在小镇上摆地摊。外婆和外公的辛勤劳作,在那个贫穷的年代,我们家总能够丰衣足食。于是外婆就把田里种的瓜果蔬菜挑到集市去卖。

因为住在偏远的乡下,到镇上去要先用扁担挑担步行一、两个小时,然后再转车乘拖拉机到镇上赶集。为了躲开城管的上班时间,我的外婆常常凌晨3点从乡下家里挑担步行,一转折到镇上5、6点,赶个早集市,摆个地摊。一小凳、一秤、几袋、一老人。有时生意不太好,上午卖到下午还得挑回家。有时外婆会遇上城管的训斥。后来,我跟父母搬家到小镇上住。放假时,我会陪着外婆一起看摊,帮她算帐。卖完了,外婆总会捎点小零食给我吃。

    因为父母是供销社人,从小我就熟悉摆摊的生活。以前年年镇上有物资交流的节日,供销社人也会随着"市日"去乡镇赶集摆摊。记得读小学五年级,我家二姨的布店赶集到镇上热闹的南兴街摆摊。她一个人忙不过来,周未,我也帮忙给她看个店。没想到被班上的同学看到了,第二天上学时,同学们就拿我"管摊"开玩笑,给我起个绰号"老板娘",让我好几天不开心。现在想来也真是好笑,只是辜负了那位给我起外号的同学,多年以后我却成了"老师"。

    此时,想起管老师的微文《我们每个人都是小摊小贩》,强烈共鸣。是啊,摆地摊不容易,至少很不浪漫。在那时常会被城管盯着,也会被人瞧不起。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摊贩,只不过有的摊摆在服务台,有的摊摆在手术台⋯⋯如今我是老师,我的摊摆在讲台上。

     生活对于每个人都是不容易的。我想每个摆摊的人背后是一个需要养活的家庭。如陶行知说: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要有勇往直前的勇气和魄力。

     地摊回归,在人间烟火中流连,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