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通作家朱一卉:南通人过年的那些事儿

 连云港海之阔 2021-02-25

酒水长,田野黄,老树望,糕点香,年关里飘着浓浓的暖意。

年就像一个蹲在时间深处的老者,发如雪,须如弦,眼如泉,依偎在村口的老树下,久久守望。

年,只是一种文化符号,情感标记,是岁月长河浣洗后让我们回归传统的生命节点。

年,是穴居在我们生命深处的一个圣物,它是一种情感的召唤,文化的召唤,传统的召唤。顺着这声悠长的召唤,你会发现人世间最美丽恒久的爱恋,最温暖宽容的情怀花蕾一样,被年举在手中,在岁月的长河中,让你生命的原野芬芳遍地,美好丛生。

——选自马国福《年的召唤》

大家磨屑办年糕

腌肉风鸡置酒肴

大街小巷热气腾腾,年糕、馒头的米面香气到处弥漫;家家户户的屋前檐下挂满香肠、咸肉、风鸡、风鸭、咸鱼……每当这个时候,我们就知道的,新年的脚步近了。

民以食为天,即便大家现在都知道多吃腌制食品不好,但每到过年,腌咸肉、灌香肠,做风鸡、风鱼的热情不减。清代南通人黄金魁在《渔湾竹枝词》中就有“大家磨屑办年糕,腌肉风鸡置酒肴”的描写。腊月里天气干冷,腌制食品放的时间长。而且,由于目前食品安全形势严峻,自己动手灌的香肠,吃起来也放心。

南通市区和启海等地流行蒸“大糕”,一笼可以放20多千克糯米粉,讲究的还放去核切碎的红枣。蒸熟的糕起先是松软的,倒在宽幅的白布中,捏捏拍拍,掼掼抹抹,就变得结结实实有韧劲,趁热用细线切成条块,冷却后,就是硬梆梆的年糕。没冰箱的时候,浸到放了明矾的水中,不开裂,也不霉变,捞起来切片,或蒸或煮或炒,可以吃上好几个月。

海安、如皋、如东也蒸米糕,但形制小巧,三四厘米见方,有模子,蒸熟晒干,也能久存,吃法则没有“大糕”来得多样。

启海一带过年以蒸糕为主,蒸馒头的不多。而南通市区和北三县市,一家不做上几百个馒头,就好像这个年过得没气氛似的。馒头有实心馒头,兜心馒头(馅料有豆沙、荠菜肉丁、虾米萝卜丝等等),还有切成片晒成的馒头干儿(俗称“黄猫儿”)。

这些习俗反映了农业文明时代食物的重要性,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的丰富,不少人家过年不再大规模地腌肉风鸡蒸糕蒸馒头了。现在还传承着的习俗,更多的一种精神寄托。南通民俗研究专家王宇明说:“你想呀,糕的谐音是高,馒头象征满、发,步步高,节节高,年年高,高升发财哪个不想?再好没得啊!”

南通有首民歌是这样唱的:“没有蒲包卖什伲盐,没有馒头过什伲年!”可见,在南通人的心理上,馒头、糕是和过年紧密相连的。

有钱没钱剃个头

掸尘洗澡来过年

“有钱没钱,剃头过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些民谣都表明,在除旧迎新之际,从居住环境到个人身体,里里外外,上上下下,人们都要弄得干干净净,恨不能以一种脱胎虎骨、焕然一新的面貌,迎接新年的到来。

南通的习俗,大年初一前,一定得理个发,洗个澡,把自己从头到脚拾掇清清爽爽的。那段时间,发廊和浴室生意空前得好。以前浴室少,大多数人家里也没有卫生间热水器,大家都拥到浴室,每到年前,浴池里下饺子似的。现在浴室多了,家庭条件也好了,不管什么时候洗澡,都从容不迫。

按照南通过去的风俗,一般人家在腊月二十四都要“送灶”。送灶就是祭送“灶神”,南通叫“灶家菩萨”,年终的时候,专门负责向玉皇大帝汇报人间的善恶。据说考核还很细,一旦哪家被告有恶行,大罪减去生命值300天,小罪100天。在祭灶的时间上,启海地区提前一天,腊月二十三就吃赤豆饭和青菜烧百叶或青菜烧豆腐,然后清扫灶间,用酒饭菜糖供奉灶家菩萨,恭送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流传到现在,赤豆饭、青菜豆腐照吃,但举行隆重仪式的不多了。

至于为什么启海人提前一天送灶,我市著名作家黄步千解释说,古时有“君三民四”的说法,老百姓二十四,皇帝老儿似乎高贵一点,就要提前到二十三。这样说来,启海人是不买账,想和“君”平起平坐,有点“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反抗精神。

送灶前后,家家户户要掸尘。人类爱美爱干净的天性决定了春节扫尘历史悠久,《吕氏春秋》载尧舜时代就有此风俗。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记载了人们开展轰轰烈烈的年终大扫除的情景:“士庶家不论大小户,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以祈新岁之安。”现在不论城乡,家家户户也要清洗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掸拂尘垢蛛网,洒扫屋内屋外。有的干脆请来家政清洁公司人员,把地板窗户,厨房洗手间,来个全面清理。

“尘”与“陈”谐音,掸尘有“除陈迎新”的涵义,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地出门,来年全家太平。民俗学家王宇明说,民间有“清清爽爽来过年,安安乐乐享太平”和“掸尘家神欢喜,来春人寿年丰”之说,寄托了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除夕团圆守岁筵

桃符已换贴春联

农历年的最后一天,叫除夕。段玉裁《说文》中说,“凡去旧更新皆曰除”。“夕”,傍晚。所以除夕也叫“岁除”,“大年夜”,俗称“年三十晚上”,南通人叫“三十夜子”。

这一天,驱邪求福的活动达到了高潮。

这一天,年货采办齐了,威武的门神换上新的,大红对联贴上大门两侧,喜笺飘扬在门楣和窗棂,漂亮的年画、挂历、招财、中国结、生肖画……把亮堂堂的家装缀得更加温馨和喜气。

农村一些人家堂屋内还张挂祖宗“神祇”,换上洒金团花大红对联,神柜或供桌上摆上香炉烛台,供奉馒头、糕、水果。

中午祭祖,南通人叫“烧经”。,“烧经”本是烧化由孝子去庙里“请”来的经文,据说这种经文烧化可以超度死者早日脱离地狱,转世投胎。后来,人们似乎觉得阴间社会与人世间一样,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便改为烧纸钱了。南通民风俭朴,祭祀的菜仅鱼、肉、蛋、豆腐四样,另加一大满碗米饭,呈馒头状——那又是在表达“发”的意思。放置碗筷,斟上美酒,磕头烧纸,代代相传、毕恭毕敬的仪式里,是人们对祖先和亲人的追思、缅怀、感恩。

傍晚,南通还有“打囤子”和“煨百虫”的风俗。民国时期海门人黄幼松诗曰:“新岁家家笃稻屯,阶前疑是雪霜痕。”启海一带把“打囤子”叫“笃稻屯”,就是在蒲包里装上石灰,在院前屋后的空地上磕打,形成一个个不圆不方的石灰印子,就像才下了雪和霜。也有人家用铁叉在地上画出古钱、弓箭、农具、梯子、凤凰等图样,再撒上石灰,叫“画天囤”,寓意“粮囤子处处满,囤子有天高”,预祝来年人畜平安、五谷丰登。

南通农村在吃年夜饭前还有一个风俗,“煨百虫”,沙地人叫“煨灰堆”,把家前屋后的杂草乱柴清扫在路边,点燃草堆,暮霭里火光熊熊,轻烟袅袅。小孩子还在兴高采烈玩火,忙碌了一天父母欢天喜地喊:吃年夜饭喽!

启海一带年夜饭一般都吃馄饨,南通其他地方对吃的内容没有特别的讲究。年夜饭,团圆饭,全家老小,欢聚一堂,温馨和美,让人在其乐融融的氛围里沉醉。

年夜饭后,是“守岁”。晋周处《风土记》说:“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孩子睡了,女人睡了,明天穿的新衣服新鞋袜都放在床边了,打牌或者看电视的男人还得打起精神熬着。等到十点钟左右,烧香点烛送菩萨神仙上天,叫“送天地”,然后,静待新年的钟声悠然敲响。

爆竹声中一岁除

走亲访友敬财神

零点的钟声即将响起前,男人还得重新点烛烧香,迎接菩萨神仙下界,叫“迎天地”,迎接的菩萨里头,包括腊月二十四那天上天述职的灶家菩萨。在铺天盖地、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旧岁除去,新年到来。

大年初一大清早,小孩子醒来的时候,大了一岁,摸摸枕头下,红包里压岁钱一年更比一年厚。

早餐的内容有讲究,南通人一般吃汤圆、馒头,沙地人则吃酒酿米糕红枣汤,如皋海安人还要吃点芋头,寓意全年都会圆圆满满、甜甜蜜蜜、遇到好人好运。南通还有初一吃荠菜和豆腐的习俗,谐音“聚财”、“兜富”。

作家黄步千介绍说,旧时代大年初一有很多禁忌,什么女人不出门,不得回娘家;小孩不许哭,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能打碎东西,不能请医看病;不能动刀、针、剪,不能扫地;不可喝稀饭,吃不了的,不说剩,叫“存仓”……禁忌中有歧视女性的成分,有期盼吉祥美好、健康平安,但更多地也是让辛劳了一年的妇女在年初一得到休息、解放。黄步千说:年初一可称传统上的“母亲节”。

拜年是春节的重要内容。也叫见节、拜节、贺正、贺年、贺岁,有了几千年的历史。流传到现在,不但家里人、亲戚之间要拜年,老百姓相互拜年,各级政府也要举行团拜会,领导都的分成好几路,去向节日加班的职工、烈军属、边防战士、驻军、贫困职工、孤寡老人等等拜年,对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建设和谐社会有积极意义。拜年的时候,现在不管辈分级别,不要跪拜磕头了,简化成双手作揖或者握手,或者干脆就是嘴上说点“恭喜发财”“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早生贵子”等等吉祥话。

在民间,一般过了初一开始走动。初二拜舅舅舅母,初三拜姑父姑母,初四是姨父姨妈;初六拜岳父岳母。稍微远一点亲朋好友,可以一直拜到正月十六,叫“拜晚年”。

至于初五,那是财神日,不出门拜年,人们不是在家守财,就是到庙里拜财神菩萨。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人们对财富的渴求焕发了前所未有的热情,每到财神日,办厂开店的大放爆竹,在噼里啪啦的旋律中,整个社会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

不爱观灯喜观烧

村村遥指走红云

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等许多少数民族都有火把节,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而汉族中有类似习俗的地方,唯有南通。

正月十五元宵节,南通人也观灯,但独具特色的是“放烧火”。“放烧火”俗称“照毛虫”、“炸麻虫”,也称“照田财”,是希望除尽害虫,盼望来年丰收。

元宵节夜幕降临的时候,人们点燃用芦苇、茅草和稻草扎成的碗口粗细、长达数尺的大草把在田野间奔跑,有的干脆用把扫秃了的高粱穗笤帚,蘸足柴油,点燃,扔向高空,落下,再扔……边扔边喊:“放烧火噢……我家的菜上了街,你家的菜才在栽;我家的豆上了闸,你家的豆才在拔;我家的萝卜碾砣大,你家的萝卜麻雀大……”

这时,江海平原上到处是火堆,茫茫夜空中,火把此起彼伏,呐喊声不绝于耳:“正月半,二月半,家家人家放烧火;我家的菜盘篮大,人家的菜铜钱大;人家的棉花收到一笸篮,我家的棉花收了一堆栈……”

至今还流传着《火把红》的童谣:“灯笼亮,火把红,正月十五炸毛虫。场头田边都炸到,炸得害虫影无踪。”

“放烧火”的起源在南通有一个传说:明嘉靖年间,一批倭寇入侵,沿海官府通告百姓、官兵夜间点燃火把,轮流放哨。元宵节晚上,月黑风高,倭寇偷偷从长江边狼山附近登陆。官兵切断了倭寇退路,百姓点起哨火,围攻倭寇,打了个胜仗。同年二月十五傍晚,不甘心的倭寇又大举进犯,百姓和官兵纷纷点起草把,拿起武器,口喊“噢噢噢”奋勇杀敌,倭寇惊恐万状,落荒而逃。从此,每年正月十五和二月十五傍晚,南通人都要“放烧火”。慢慢地,“放烧火”从起初的纪念抗倭胜利演变为预祝农业丰收的“火把节”,但是那“放烧火噢……”的呐喊声,依然保留着当年围剿倭寇时的威武雄壮和豪迈气势。所以,乡间把“烧火”又称作“哨火”。

南通出现过抗倭英雄曹顶,至今在城山路上还有他的坟墓和横刀跃马的雕像,接受着后世子孙的敬意和膜拜。所以,即便这仅仅是一个传说,但也有着真实的历史基础。当然,“放烧火”习俗的形成,更可靠的是“放烧火、煨百虫”和“放烧火、剿虫窝”的说法。

《诗经 小雅 大田》云:“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螟、螣、蟊、贼分别是吃稻心、稻叶、稻草根和稻草茎的四大害虫。此诗说的就是在三千年前的农夫执持火把驱除害虫的情景。正是源于先民对火和火神的崇拜,南通民间才流传着元宵节“放烧火”的习俗,家家户户把田间地头堆积的的稻草根和杂草燃煨,称为“煨百虫”(沙地人送灶、除夕也都煨百虫);将田埂、路边、沟岸、荒地的枯草烧掉,谓之“剿虫窝”。清道光初南通诗人李琪的《崇川竹枝词》中,描述当年崇川(南通的旧称)“放烧火”的情景:“山村好是晚风初,烧火连天锦不如,但祝麻虫能照尽,归来沽酒脍池鱼。”他在诗后还附有一原注:“元夕放烧火,谓之照麻虫。”道光年间的南通诗人曾葆淳在《渔湾竹枝词》中写道:“元宵月夜约同群,高立东山笑语纷;不爱观灯喜观烧,村村遥指走红云。”

据民俗学家王宇明回忆,2003年央视做了一档“正大综艺”南通专集,就播出了一段“放烧火”的盛况。在狼山江边的一块空地上,编导把各家各户的个体行动进行了集合和再现,上千群众,几千草把,火龙游动,喊声震天,场面宏大,气势雄浑。

这种源远流长的以火治虫技术早已被大量使用化学农药所代替,秸杆焚烧也因为污染环境而遭到禁止。现在元宵节的“放烧火”早就没有了实用功能,我们在田野里燃起一堆小小的柴火,将火把抛上高空的时候,心中存留的,只有对自然的敬畏,对历史的追忆,对童年的怀念。

按照国务院假日办的规定,工薪族过完7天的春节长假,初七上班,这个年就算过完了。而在南通民间的习俗中,闹完元宵节,正月十八落了灯,过年的氛围才算远去。在忙忙碌碌中,人们开始为下一个新年的到来积蓄思念、财富、快乐和梦想。(江海晚报 朱一卉 文)

南通过年习俗一览表

腊月二十前后:腌咸肉灌香肠

腊月二十前后:蒸馒头蒸年糕

腊月二十四前后:掸尘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送灶

腊月二十五前后:买年货

腊月二十九前后:剃头洗澡

除夕:贴门神、春联、喜笺、年画等,祭祖,打囤子,煨百虫,吃年夜饭,守岁

初一:放鞭炮;给压岁钱,拜年

初二至初四:拜年

初五:财神日

正月十三:上灯

正月十五:元宵节,观灯,放烧火

正月十八:落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