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点色生香 ——张荣牡丹绘画欣赏

 新用户0965JotQ 2021-08-05

张荣,一级美术师,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会员,连云港市黄海书画院执行院长。

点 色 生 香

——张荣牡丹绘画欣赏

阿 迪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姿百态破朝霞。”这是大唐诗人徐凝赞美洛阳牡丹拟比艳压群芳的绝色女性之美,可谓浓艳至极。千年之后,这个美丽的故事在黄海明珠的港城再度重现,疑是洛神的美女画家张荣凭借彩笔一管,点色生香,绘尽人间春色。
张荣笔下的牡丹,娇艳多姿,气质华贵,又富丽堂皇,是春天的代表。并借花以立言,赋予牡丹意象以深厚的文化意蕴。她运用娴熟的写意技法,生动描绘牡丹的情态,花有心,叶有姿,瓣有香,传丹青,寄朝云,将物之外相与质之内在结合在一起,由感官向心灵开拓,使牡丹人格化,以期追求人花合一的华美境界。
张荣牡丹绘画师法徐渭、吴昌硕、齐白石、王雪涛等名家,以浓墨重彩,阳刚之笔,崇高之境而面向生活,面向大众,与人生切近,和自然相拥,用美好的向往,果敢的力度,浓艳的色彩……表达着画家内在的美学愿望。特别是近期她钟情于任伯年绘画,注重“兼工带写”的绘画品格,既兼顾形、色、态的写实性与笔、墨、彩的写意性,又兼顾了文人意趣、平民情怀与个性才学。既洒脱而不粗率,既精谨而不匠气,以笔墨的丰富性表现牡丹的鲜活与明丽,以构图的简约性表现单纯与静穆的美学特色。
张荣牡丹花头多以没骨画法而为,花瓣舒展,用笔凝练,色泽腴润,取吴俊卿之厚重与恽南田之娇秀,表现牡丹花开之灿烂,展示春天生意之盎然,她的画作总是洋溢着蓬勃的生机与美好的祝愿。张荣所画牡丹枝叶,以书法笔意入画,放笔濡染与细心勾画相结合,湿笔点厾与干笔皴擦相融合,浓淡有致,清新隽永。
张荣牡丹绘画的特色之处在于善用偏侧之锋,以偏锋取势,侧险取神。加之勤于临写汉魏刻石,作画用笔亦趋于浑厚。既痛快淋漓,又笔尽气贯。虽时有乱头粗服,却也能骤增其美。于画理,讲究物性自然之成理;于画情,寄托意象联觉之情思;于画趣,关照传统审美与现代意趣之交融。在造型上求似与不似,总以明快的色调图画盛开的花朵,刻画对象旺盛的活力,讴歌饱满的自然生命,画作充满着自然的情趣和生命的律动。姹紫嫣红,枝叶扶疏,朴实、浓郁、淳雅,处处散发着喜庆、青春的气息;红花墨叶,墨色流韵,中国风、中国味、中国情,时时寄予了画家对生活深刻的感悟和对中国画传统语言的理解与体悟。张荣牡丹既有奔放粗犷的大笔触,又有劲挺有力的细线条,笔法多变,丰富灵动。在整体视觉冲击力的大框架下,局部细节却润含着女性画家所特有的细腻与柔软。“画到神情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张荣牡丹不拘泥于色相而在于花魂,其可贵之处不在外相,而是令人似嗅浓香。张荣牡丹宛如云鬓高髻的华贵妇人,在春风吹拂下显得格外娇美。“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香兮沁人心脾,美兮牵动时尚。“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花即是人,人即是花,人面花光浑溶一片,笔笔浓艳,点点流葩,国色与天香齐美。
牡丹作为传统绘画的吉祥题材被世人广泛认可,提到牡丹总是与富贵、华丽联想在一起,但在张荣笔下更多地呈现为一种“审美意象”,她以炽烈明快的色彩,沉着痛快的笔触,摇曳生姿的韵致,在成簇的“国色天香”中突显生命的礼赞和花格化人的颂扬。感动时以情摄万物,理思时以意合乾坤。画家搁置外在欲念与文化规约对内心的影响,以“澄怀”的状态去体认自然,在虚实流转中营构出一个理思与情思并举的灿烂空间,在对比互补中将刻意的构图关系隐于一派朴实无华的表达中,藏巧于拙,自然而然的艺术追求,是画家质朴、纯真心态的艺术表达。
张荣的笔墨是传统的,画面意象是当代的,情境打造又是面向生活本身的。这种立足文化,同时又面向生活的创作观,促使自我的反思与既定感受的突破,发于笔端,生于心性,在传统的笔墨关系里主观而含蓄地赋予了对象形式上的美感,并以画家的心境构筑了更纯粹、更优雅的心灵世界。画如此,生活也是如此。

       (作者系连云港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